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战国七雄兼并战争

  由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进入七雄并立的战国时代(公元前 475至前 221年)是战争促进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春秋末年呈现晋、楚、齐、越对峙局面,各国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兼并斗争空前激烈。晋在变革中解体,最后形成三家分晋,魏、赵、韩变成三个独立的封建政权。齐国被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田氏所代。处于边远地区的楚、秦、燕最终也转化为封建政权。越国因发展缓慢,被楚所灭。在淮河、泗水之间还有十多个弱小的诸侯国。魏、赵、韩、齐、楚、秦、燕所处条件较好,加之不断改革,都具雄厚实力,史称战国七雄。这七个强国为争夺人口、土地,兼并战争连年不断。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五个阶段。

  前期主要是大国之间为控制、兼并小柄或攻取战略要地而发生的战争,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还未全面展开。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魏国称雄阶段。魏、赵、韩三家分晋后,魏国占据山西西南部富饶、险要地区,又经改革,迅速强大起来,文侯、武侯两代联合韩、赵两国四面扩张:向西夺取了秦的河西地 (今陕西北洛河南段与黄河之间地区) ;向北越过赵国边境灭了中山国;向东攻齐,进入齐的长城;向南攻取楚地直至方城以北。魏国一时声威显赫,称雄中原。

  魏、齐争雄阶段。韩、赵助魏称雄后,没有得到好处,遂自求发展,致使联盟关系破裂,打了起来。这时,魏国东面的齐国,西边的秦国,逐渐崛起。齐桓公为摆脱魏的控制,征服了泗水上游附近的诸侯国,与魏争雄。秦国为夺回被魏国占领的河西地,两次大败魏军,震动中原。魏惠王时,为了打破齐、秦东西夹攻的态势,又拉拢韩、赵,使三国矛盾暂时得以缓解。但不久,赵国又与齐、宋、燕联合抗魏。齐威王利用赵、魏矛盾,图霸中原。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 354年),为争夺卫国,魏发兵攻赵。赵向齐求救。齐军在田忌、孙腹率领下在桂陵之战中大败魏军,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齐、秦也趁机抢占魏地。魏惠王因为韩国抵制其会盟,又于周显王二十七年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军在马陵之战中以减灶之计诱敌, 设伏全歼魏军 10万之众。齐国从此称霸中原。在齐、魏相争的同时,秦国重用商鞅改革,国势日盛,不断向东扩展,两次大败魏军,迫使魏又想附齐抗秦。周显王三十五年以后,兼并战争更为复杂、激烈。 简略

  秦灭六国

  长平之战后,六国皆弱,已无抗秦之力。各国又只图自保,甚至相互攻伐,难于形成合纵抗秦的力量。秦则坚持远交近攻的战略,攻占了韩、魏、赵大片土地。至秦王政五年(公元前 242年),齐、秦领土已接壤,阻断了赵、楚联系,对韩、魏成三面包围。秦灭六国条件已经成熟。秦王政采纳大臣建议,以破坏六国合纵为指导思想,重点打击赵、楚两国。秦王政十一至十五年,秦国四次出兵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秦军先胜,后被赵将李牧击败。秦遂转向弱小的韩国,于十七年灭韩。这时赵国遭灾,秦国趁机实施反间计,除掉了李牧,于十七年灭了赵国。赵公子嘉奔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自立为代王。接着,秦军又重创燕军主力,燕王喜与代王嘉退往辽东郡。二十二年,秦以一部兵力灭魏,进而由北南下, 先以 30万大军攻楚,不料大败而归。后派老将王翦率 60万大军再次攻楚, 终将楚国灭亡。二十五年,秦军又扫清了燕、赵残余势力,仅剩下一个齐国。二十六年,秦军避开齐国正面防御,自燕地南下,一举攻占齐都。至此六国皆平,终成统一大业。

  战国七雄争霸过程中的战役:

  晋阳之战(公元前 455)

  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

  马陵之战(公元前445)

  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

  破齐之战 (公元前314年)

  即墨之战(公元前284年)

  鄢郢之战(公元前 279年)

  阏与之战(公元前269年)

  长平之战(周赧王四十六年)

  邯郸之战(公元前260年)

评论问答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起源: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 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都城: 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 :今山东北部建国时间:约前11世纪灭亡时间:前379年(为田齐所灭)(田齐)前221年(为秦所灭)历史: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五个君王,战国七雄却是七个国家。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齐、楚、燕、韩、赵、魏、秦,称战国七雄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关于春秋五霸,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齐桓公、宋襄公、..

战国七雄是什么楚在湖北一带,在战国末期疆域包括江苏大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陕西等地.燕在河北,内蒙古一部,辽宁西南部,韩国在河南北部.魏国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秦在陕西,四川、青海东部.其实韩魏赵差不多就是山西大部,三家分晋,山西就是晋魏国大梁(现在的开封)楚国郢(现在江..

春秋战国国地图和现代中国地图相比较春秋战国地图如下:总面积大概在200万平方公里左右。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现代中国地图如下: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

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

上一文我们着重讲了春秋五霸,对于春秋的历史脉络相信大家也有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春秋末期,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早已丧失殆尽。各诸侯国之间大大加快了以强并弱的步伐。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先后称王,意图兼并天下。各诸侯相互称霸的格局向七雄决一雌雄的局面发展转变,群雄..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到了战国时代,除周王外,主要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卫,鲁,宋,郑,吴,越等国都以先后被灭,晋国则分为韩,赵,魏三国,七国中秦国势最大,最后逐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孝公(前382-前338)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

赵国王室为赢姓,赵氏,为造父后代。与赵国王室一样的还有秦国王室,同样为赢姓,赵氏,同为造父后代。所以秦、赵王室为同宗同源。赵成子赵成子,嬴姓,赵氏,名衰。赵成子并非国君,乃是晋国中军佐。赵国是三家分晋的产物,此刻还未到那个时期,赵成子是晋国时赵家的家长。赵成子一向有贤名,与晋文公..

本内容由嫪毐发布在春秋战国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是一篇由嫪毐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春秋战国内容历史,支持嫪毐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3309.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