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在洪升的《长生殿》脱稿11年之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孔尚任酝酿已久的传奇历史剧《桃花扇》终于诞生了。继《长生殿》之后,《桃花扇》的问世再一次轰动文坛。一时间,京城内外文士们纷纷传看传抄。洪升与孔尚任得以并列驰名天下,被人称为南洪北孔。金埴的绝句两家乐府盛康熙,进御均叨天子知。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多唱洪孔词。说的就是两剧都被送入皇宫内廷以及它们被唱遍各地情况的忠实记录。
昆曲代表作《桃花扇》名列中国古典戏曲五大名著之一,作者孔尚任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明末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深刻描写南明王朝的兴亡与明朝的覆灭。
《桃花扇》有末世百象图之说,内容庞杂,人物众多,场景斑驳。经孔尚任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剧本写成后,王公显贵争相 传抄,金斗班首演于京中舞台,一时轰动。
在《1699桃花扇》的演出中,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破天荒以舞台布景的形式首度全景亮相 ,淋漓尽致地重现明朝永乐年间南京旧都繁华奢靡的景象。
故事梗概
在大明江山风雨飘摇的危急时刻,忧国忧民的风流名士侯方域和色艺双全的秦淮名妓李香君相遇了。他们的结合,是浪漫而倜傥的,又是多灾多难的。结婚的第一天,一个政治黑影就出现在他们中间:阉党余孽阮大铖为了讨好颇有政治声望的侯方域,竟然转经他人送来了奁资。新娘李香君比丈夫侯方域还要看重名节,馈赠被退回了,冤仇也结下了。阮大铖时刻准备报复。
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报复的机会是很多的。当时南方的军事政治集团在危难中加剧了矛盾和纷争,侯方域出面劝说左良玉部敛迹安定,阮大铖则向督抚马士英诬告侯方域勾结左良玉,这就使得侯方域不得不离开李香君,投奔史可法。后来,南明小朝廷建立,阮大铖利用权势逼迫李香君给漕抚田仰做妾。李香君一心思念远行的丈夫侯方域,当然不肯从命,当着抢婚人的面以头撞地,把斑斑血迹都溅在侯方域新婚之夜送给她的诗扇上。目睹此景的一位友人深受感动,把扇面上的血迹勾勒成朵朵桃花,成了一面桃花扇。李香君托正直的友人苏昆生带着这把包含无限情意的扇子去寻找侯方域。侯方域一回到南京,就被捕入狱,李香君也被迫做了宫中的歌妓。直到清军席卷江南,南明小朝廷覆亡,这对夫妻才分别从狱中和宫中逃出。他们后来在栖霞山白云庵不期而遇,感慨万千。但是国破家亡,他们也不再想重温旧梦了,便各自出家。
《却奁》是《桃花扇》的第七出,是《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关键一出。从这一出开始,才正式把爱情的纠葛和政治的斗争结合起来。对《却奁》这出戏,作者的原评指出:秀才之打也,公子之骂也,皆于此折结穴。侯郎之去也,香君之守也,皆于此折生隙。一官咸凑,百节不松,文章关键也。戏从第一出《听稗》到第三出《眠香》主要是分别写侯、李的结合以及复社文人与阮大铖的矛盾。到第七出《却奁》,由于阮大铖等人的插手,致使侯李的结合,并非单纯由男女主人公的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如同一般才子佳人戏所描写的那样,而是直接由一场政治斗争所促成。他们的结合,一开始就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由于李香君对政治的敏感,看出了阮大铖助妆的阴谋,所以才有她却奁的壮举,使得阮大铖的阴谋落空,因而怀恨在心,妄图报复。这出戏通过各个人物对待阮大铖助妆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和表现,展开人物对比,突出刻画李香君疾奸邪、重气节的形象。
作为一部传奇剧,《桃花扇》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明末,东林党与魏忠贤阉党的斗争十分激烈。在崇祯帝打击阉党的时候,东林党人曾进享入阁,后来东林党人失败了,继之而起的是复社的政治活动,他们以诗文方式讥讽议论朝政,在历史危亡之际表现出充分的政治热情和忧患意识。李自成打入北京,崇祯缢死,福王朱由崧逃到南京之后,阉党马士英、阮大铖不择手段地推举小福王为弘光皇帝,夺得了迎立之功,而史可法被排挤出南京,在扬州奋勇抗击清军。马、阮在南京搞打击报复,排斥异己,弄得朝政日非,人心惶惶。在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福王还在排演阮大铖的《燕子笺》传奇,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反对马、阮集团,主张清除二贼的复社文人侯方域、左良玉等遭到马、阮的搜捕,最后一同陷入了覆灭的境地。《桃花扇》就反映了这段史事。
作者孔尚任,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塘,又号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早年在师门山读书,1684年37岁的孔尚任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从优额外授为国子监,踏入仕途。从1687年到1690年他在江淮治水4年,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孔尚任很早就注意搜集南明五朝的遗事,在治水期间,他游历了扬州、南京的一些古迹,并结识了一些耿介之士和明末的遗民。1689年,《桃花扇》写成,上演之后引起了明朝故臣遗老的亡国之痛,康熙皇帝对此也很不满。不到半年之后,他就因一桩遗案罢职回家。他写诗道:我是白头著书郎,被谗不辩如聋哑,表达了自己解甲归田的难言之衷。除了《桃花扇》外,孔尚任还和顾采合写了《小忽雷》传奇,
这也是一个揭露权贵误国的戏。孔尚任的诗文有《湖海集》、《岸堂之集》、《长留集》等,近人编为《孔尚任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