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乔小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大小乔:扬州乔氏之二女,为孙策、周瑜之妻。 大小乔,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小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吴黄武二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明人曾有诗曰: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小乔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到1914年,岳阳小乔墓上还有墓庐。现在尚有刻着隶书小乔墓庐的石碑。
大乔(?-?),《三国演义》作大乔,庐江桥公之女,小乔之姊,孙策纳为妾。
生平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孙策次年春遭刺杀,从199年12月嫁给孙策算起,大乔实际四个月就丧夫。清人薛福成的《庸盒笔记》则称大桥在孙策死后,哭泣数月而卒。
文艺作品
杜牧著有《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江东争取与孙吴联盟时,将曹植《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篡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用以激怒周瑜。
小桥(?-?),《三国演义》作小乔,庐江桥公次女,大桥之妹,周瑜之妻妾。
生平事迹
199年12月,孙策周瑜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女。在周瑜纳桥公次女后,孙策调侃周瑜道:桥公二女虽经过战乱流离,能嫁给我们,不失为一种幸运。平定皖城后二桥被送回吴县。此后事迹不详。周瑜年寿不永,210年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36岁。
《三国演义》未明提二桥之父乔国老的身份,仅知其与曹操相识。此外太尉桥玄在第一回就已登场,但也未说明是否与后文登场的乔国老是同一人。
文艺作品
二桥之美
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在同窗好友周瑜之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后人称之为桥公故宅。桥公故宅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桥姐妹常在此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氾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于是,此井雅称胭脂井。有诗曰:桥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小桥之国色和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之青年才俊形象,激发了后世文人想象。二人结合常被后人视为天作之合。北宋苏东坡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对于二桥之美,《三国志》、杜牧及罗贯中皆没有写。上海博物馆藏清代吴之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王世襄《竹刻鉴赏》一书有照片及拓本,说刻的是两妇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几上书卷,似在对语。榻上陈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笼、箧、垆、砚、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笔筒背刻阳文七绝一首: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拜下风。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作为艳名倾动一时之美女,江东二桥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之对象。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历代笔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明代高启《过二乔宅》云: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桥家做佳婿。桥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大桥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小说演义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叙曹操平定辽东后,心情大畅,欲建铜雀台以娱晚年。曹植建议以铜雀台居中,于左右两边另建玉龙和金凤二台,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曹操遂留曹植和曹丕在邺郡建台,与二乔本无关系。至第四十二回及第四十三回,曹操得荆州后亲率大军压境,胁迫孙权投降。孙权遣鲁肃抵江夏邀刘备结盟,诸葛亮随鲁肃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县西南二十里)向孙权陈以利害,使孙权决心联刘抗曹。
到了《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周瑜和小乔才与铜雀台有了联系。原在鄱阳湖训练水师的周瑜,星夜赶回柴桑约见诸葛亮。周瑜对刘备存有戒心,见诸葛亮之初不肯透露抗曹本意。诸葛亮为激使周瑜表态,佯装不知二乔分别为孙策及周瑜之妇,称曹操建铜雀台以及率兵攻打江东,原因皆为夺得二乔以供取乐;为江东计,请周瑜重金访购二乔献给曹操,以退大军。诸葛亮在背诵曹操命曹植所作的《铜雀台赋》为证时,更故意改原赋中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用连接铜雀、玉龙与金凤的二桥指谓二乔,以示曹操誓取二乔之意。周瑜听罢果然大怒,自此就坚定孙刘联合抗曹之决心。
小说通过周瑜与诸葛亮就铜雀台的对话,极言小乔的国色天香,以及本人在周瑜和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赤壁之战竟为小乔而起。既说明了瑜、乔的爱情,又给后世民间增添了关于他俩之间姻缘佳话传流的内容。这实是后世小乔能有多幕添加的原因之一。
诗词
唐杜牧《s:赤壁》写曹操攻打东吴,企图置二桥于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宫锁二乔。
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