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可敬”的太监,冒死修改圣旨上1个字,挽救了数千人
他生于唐末乱世,因家境贫寒净身后入宫做了太监。
唐末阉人当道,混乱程度不亚于汉末的“十常侍”作乱。他委身于夹缝中左右逢源,不与其他太监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他虽太监出身,却有着极高的治军天赋,在唐末军阀混乱时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有所建树。
他为人和善,情商智商举世无双,与各大军阀头子交好,并时时将其奉为上宾。
他见证了唐末的混乱历史,在后唐李存勖时期,曾故意修改了圣旨上的一个字,挽救了大蜀数千人性命,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他就是,唐末太监张居翰。
出身贫寒,无奈入宫
张居翰,字德卿,最早登场于唐懿宗时期。
史书记载,当时他因实在家贫,无奈净身入宫。其时唐朝内部已十分混乱,太监权倾朝野。
历史上太监当政的例子不在少数。秦二世时期的赵高,汉末时期的“十常侍”,都是宦官政权一手遮天。唐末亦是如此。
可以说,从唐懿宗开始,到唐僖宗、唐昭宗,这些皇帝的继位都是由太监们决定的。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可在这些太监们面前也不得不唯唯诺诺。
张居翰入得宫后,混在庞大的太监团中,他不知道如何左右时局,能做的只是本本分分、勤勤勉勉、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偶尔说点俏皮的话,哄众人开心。
很快,他得到了大太监张从玫的注意,张从玫看他长得英俊,做事也踏实靠谱,有意将其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不久,张从玫就收张居翰为养子。
在张从玫的引荐下,张居翰很快就得到了侍奉唐昭宗的机会。他聪明伶俐,办事麻利,唐昭宗对他十分看好,关爱有加,甚至还允许他一人穿红色的衣服。
张居翰身居高位,作为皇帝身边大红大紫的人物,他依然行事谨慎,与其他太监不同,没有一点端着的架子和姿态。
知己之交,逃过劫难
作为唐昭宗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唐昭宗非常认可张居翰的能力。不久后,唐昭宗委任张居翰去监督幽州(今北京市西南)军事。
张居翰虽为监督,却没有居高在上,咄咄逼人。与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相处的十分融洽。
甚至唐昭宗下旨召张居翰回朝时,刘仁恭都不忍让其离开。特意向唐昭宗上书恳求张居翰留下来一起守卫幽州。唐昭宗顾全大局,最终答应了刘仁恭的请求。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宰相崔胤看到太监弄权太过跋扈,于是请求军阀朱温入朝平乱。
那时一个叫刘季述的太监实在胆大妄为,竟然幽禁了唐昭宗,想立太子李裕为帝,以便把持朝政。
紧要关头,崔胤伪造了一份圣旨给朱温,朱温收到后带兵入京。其实军阀朱温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怀恨于先前有太监作为监督,与他有一些过节。
他利用这个机会,命令唐昭宗下诏将全国所有在外地的监督太监都召回来,全部斩杀。
当时张居翰也收到了圣旨。刘仁恭不忍见好友死于非命。于是在牢中处死了一名死刑犯,替代了张居翰。向朝廷上表说,张居翰已经被处死。
崔胤召朱温平乱,可谓是引狼入室。朱温斩杀了朝中及在外的大部分太监后,独揽朝政。后来更是不仁义地杀了太子李裕和唐昭宗。
至此,唐朝走向了灭亡。一时间天下大乱。朱温自立为梁国皇帝,开始向全国各地展开进攻。
临危受命,崭露头角
朱温向外扩张,第一站进攻的是幽州刘仁恭。
面对声势浩大的梁国军队,刘仁恭自感无力抵抗,于是派人向并州的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决定不与梁国正面交锋硬碰硬,采取了战国时期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率兵进攻梁军大本营潞州。
在此情况下,刘仁恭给最要好的兄弟张居翰也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让他带领3万兵马协助李克用攻打潞州。
在潞州战役中,张居翰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运筹帷幄,整合兵马,让李克用佩服不已。
李克用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太监出身的人竟然有着这样的能力。由此,潞州大捷后,李克用专门向刘仁恭请求,想要留下张居翰。
刘仁恭虽然爱不释手,但李克用的帮其解了幽州之危的大恩他无以为报,最后只能妥协以成人之美。
从此,张居翰留在了李克用身边,逐渐成为他的心腹。李克用也将其打下的潞州,让张居翰去管理。给他拨了几千兵马,张居翰领命而去。
不久后,朱温重整兵马,率10万大军继续攻打潞州。当时潞州只有几千兵马,城中百姓一片惊慌,张居翰一边率军防守,一边安抚城中百姓。
朱温到得城下,先派人带了书信去劝降张居翰。毕竟生逢乱世,没有人不为自己的性命和前程考虑的。面对高官厚禄,和无数金钱的诱惑,张居翰不为所动。
张居翰率军固守潞城,一直等着李克用救援。可一直等了几个月都没有等到援军。以致于最后城中百姓甚至连完整的衣服都穿不上。
修改一字,挽救千人
张居翰之所以没有等到李克用的援军,只因那时李克用已经病重,不久便病逝了。
李克用死后,养子李存勖继位。李存勖得知潞州被围,立刻率兵从并州过来驰援。最后在李存勖和张居翰的夹击之下,梁军大败。自此,朱温大势已去。
公元923年,李存勖偷袭开封成功,大梁灭亡。李存勖称帝自立,史称后唐。
3年后,李存勖准备发兵灭蜀。时有大臣劝谏,可先修书一封安抚蜀国皇帝王衍,这样更容易击败蜀国。
李存勖同意了。王衍收到修书,看到大唐愿与大蜀永远修好,信以为真。不再每天担惊受怕,开始放浪形骸,纵酒玩乐。
不久李存勖大兵攻到,王衍如梦初醒,仓皇点兵迎敌。不料守城士兵都毫无战心,王衍眼看大势已去。只好率众臣子出门投降。
李存勖得知王衍一行投降后,为了顺利接收蜀国的领土和民众,许诺一定要善待王衍家族。
同时还写了一道圣旨,信誓旦旦地说道:“日月星辰在上,朕绝不负卿”。
唐军接收蜀国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因没有战事发生,只用了7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领土和民众的交接。
交接完成后,王衍等人被押往洛阳。包含一众大臣,及家眷老小,共有数千人之多。
也就在这时候,李存勖忽然接到了李嗣源反叛的消息。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
李存勖紧急升帐议事,这时候有人建议说,“这次叛军声势浩大,我们必须率全国之力才能与其抗衡。而王衍这些人,在蜀国有着很强的根基,留着注定是祸患。不如在路上将其全部斩杀,以绝后患”。
当时李存勖已经焦头烂额,闻之,也顾不上那么多。于是下令“王衍一行,并宣杀戮”。(见《旧五代史·后唐·列传二十四》)。
张居翰看到诏书后,心生不忍。想起当初李存勖曾答应要善待王衍一众人,这时出尔反尔,太不仁义。心地善良的他,思索良久后,心一横打起了修改圣旨的想法。
《旧五代史·后唐·列传二十四》中记载,“时居翰在密地,覆视其诏,即就殿柱揩云“行”字,改 书“家”字”。
这样一来,除了王衍一家人外,曾经他的属下、臣子、侍从等上千人的性命都得以幸免。
要知道,古时候擅改诏书是要杀头的。张居翰为了挽救数千人性命,早已经自身安危置之度外。
幸运的是,还没等李存勖处罚他,李存勖就在对战李嗣源的战役中牺牲了。
李嗣源称帝后,因张居翰有劝进之功,要重用他,并给他委以要职。但那时的张居翰,面对军阀混战的五代十国,早已心灰意冷,没有应允李嗣源。
后来他远离朝堂,回归故里。71岁时病逝,得以善终。
读者们,关于“最可敬的太监张居翰”,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