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名人故事:马寅初在课堂上


  马寅初,初名元善,浙江嵊县人。21岁入北洋大学读矿冶,4年后赴美国留学,改读经济。28岁毕业于耶鲁大学,32岁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1915回国,曾就职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历任教授、经济系主任、商学院院长等;讲授过银行学、货币学、财政学、保险学、交易所学等。自20年代起,不断有经济学论著问世。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他身兼立法院财政、经济两个委员会的委员长,主持制订经济法律,如票据法、交易所法、公司法、土地法、商标法、营业税法、银行法、商业登记法、保险法等。其间,他“发表多篇论文,阐明各种立法的意义、原则、程序等,在我国经济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949年9月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召开,马寅初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旋由周恩来推荐,以党外人士出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陈云)。又兼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后调北京大学任校长。1951年9月,北大12位教授响应中共号召,“发起北大教员政治学习运动,由此开始,首先在北京、天津各高等学校教师中开展了一个比较集中的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注7〕其初,马校长曾致信周总理,“敦请”毛刘周朱等领导人来北大做政治学习的“教师”。谢泳认为,此举“有损他个人名节”,因为“以北大校长的身份,请政界显要来做北大的教师,这不是书生本色”;同时指出,那场为时一年的政治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对知识分子的第一次清理,为随后到来的1952年的院系调整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从此以后,知识分子就开始变得谨小慎微了”。〔注8〕海外史家也认为:此运动的实质,是“缓和”了“把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按照苏联模式进行改造的措施产生的紧张状态”;并联系到“斯大林控制俄国知识分子的前例”,以及此前中共“在延安和哈尔滨的经验”。〔注9〕
  但毕竟,马寅初更关注的是经济建设。为适应建立俄式计划经济的要求,他以古稀之年苦学俄语。1953年,新中国首次人口普查完成不久,他就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人口计划问题。出于政治上考虑,直到毛泽东、周恩来1957年初相继在正式场合作过类似表述后,马著《新人口论》于“百家争鸣”期间由《人民日报》发表。不料,此文却跟其时正准备打成右派的费孝通、吴景超等人观点“汇成一股潮流”。〔注10〕在随即开始的反右中,《人民日报》根据陈伯达指示,率先对《新人口论》发难;继而毛、周及刘少奇重新表态,康生更是层层加码。马寅初则“匹马应战”,据理力争,“顽抗到底”,直至文革结束。〔注1〕这期间,他跟若干年前一样,再次显示了忧国忧民、忠于真理、不畏权贵的气节。虽然,这场“辩论”跟当时所有大批判一样,算不上学术之争。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控制人口的学术、政策主张,在中国已有上百年历史。论者除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之外,还有陈达(1892~1975)以及上面提到和没提到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注5〕也在1957年,美籍学者何炳棣在介绍“中国的马尔萨斯”洪亮吉(1746-1809)的思想后指出:“6亿人口的存在--这既是中国的力量,也是弱点--已经使讲求实效的共产党国家,开始采取限制人口进一步增加的政策。”〔注11〕对此,《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讲的更具体:1955年,“一位敏锐的观察家曾预言:‘(新中国)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官方把计划生育作为强制性措施的政权,可以肯定,这些规定将会被普遍接受’”;还提及当时已经出现了包括“吃活蝌蚪”在内的控制生育技术的所谓“发明”,却没涉及马寅初《新人口论》。〔注9〕由此可知,马氏人口思想既非首创,而所具有的独特性,或许更在于他是以著名经济学家兼党外高层参政者身份,断言“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人口问题”的。

评论问答

一个将碎片写成经典的小说家名人故事“我们只认识四个没劲的人。其他的朋友我们都觉得非常有趣。不过,大多数我们觉得有趣的朋友都觉得我们没劲,越有趣的朋友越觉得我们没劲。有几个位于中间,彼此都觉得有趣的,我们又不信任。我们总会觉得,要么是他们有趣过头了,要么就是我们有趣过头了。”——《..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人前去观看。一天清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那朵玫瑰花,把它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于是,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你能告..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时期,他就酷爱读书,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18岁时,为了谋生,他在做医生还是当塾师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都教书”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自己还要去拜先生学本领,因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给学生”。徐特立读书..

卡耐基小时候是个大家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维吉尼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

徐特立当校长时,常常在师生行经处挂一块小黑板,用温柔敦厚的诗教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长沙女子师范,他经常要女训育员陪同,一起巡视学生晚上就寝的情况。有一次,他发现学生脚步重,踩得地板“咚咚”响,还一边走路一边谈笑。徐特立当时并没有正言厉色地批评她们,而是在第二天,用那块小黑板写道..

1901—1903年间,徐锡麟在绍兴府中学堂教书并担任学堂副监督。一次,有一个一向衣冠华丽的学生偷了同学的东西。徐副监督把那位学生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不知道!”那位学生满不在乎。“告诉你,我抓到了一个小偷!”徐副监督突然说。他注意到,那位学生的脸色陡..

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学生的教育,采取了一种给学生讲民间童话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根据故事对号入座,从类比中受到启发。那是暑假后的一天,苏霍姆林斯基所带的三年级甲班准备去野营训练。因为所带东西较多,学生们每两个人结成一对,有的东西可以合用,这样可以减轻旅途负担。孩子们自由组合,呈现出..

1938年,陶行知应邀在武汉大学演讲。那天,大礼堂里挤得满满当当的,不仅本校师生蜂拥而至,就连附近学校的师生和各界人士都闻讯赶来,欲睹他的风采。在众人的热烈掌声中,只见陶行知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目光先向全场扫视了一遍,只见大家屏息凝神等他开口说话。台下,有的人还打开速记..

伊索克拉底(公元前436前338)是古希腊修辞学家。他出身于雅典富裕奴隶主的家庭,是智者派高尔吉和普罗塔哥拉的学生,有时跟苏格拉底学习,以撰写法庭诉讼的演说词为职业。公元前392年,他在雅典吕克系附近创设第一所修辞学校,这是古代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学生来自希腊世界的各个部分。在他的教导下,..

王华考中状元的第二年,派人迎接父亲王伦去北京供养。十一岁的王阳明也跟着爷爷一起去京城。他们从余姚出发,一路北上,这天来到镇江。当地的学士名流听说来了新科状元的父亲和儿子,便在金山寺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酒过三巡,便要吟诗。出于礼貌,众人要状元的父亲先赋诗。可是王伦由于高兴,多喝了..

本内容由司马颙发布在企业家名人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经济学家名人故事:马寅初在课堂上是一篇由司马颙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企业家名人故事内容历史,支持司马颙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6700.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