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及道德经


李耳(约前五七一年~前四七一年)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后人尊称为老子。

  老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主,亦称太上老君。

  据《史记正义》载,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八十一年的胎,老子出生那天,理氏来到一棵李树下,割开左腋,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不得而知。他自幼一定是聪慧好学的人,知识及道德修为也一定是出类拔萃的饱学之士。否则当时的周朝也不会任命他为守藏室之吏,用现代的话来讲,老子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收藏图书,保管图书的一位官员。对于一位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求的学者来说,这样的一个环境,他的知识和智慧一定会得到极大满足和提高。因为他所能看到的东西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他所接触的人也都是高层次的文化人和学者,在这些人中,就应该有慧眼识大德之士、并引导老子走进修炼之门的高人。再加之老子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又有一位密而不宣的觉者师父,使老子能够成就中国伟大的先哲、道家的始祖,并能够彻悟天地万物之玄妙,也就属于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我们翻开《史记》,那里面对老子的记载,真是字也寥寥,事儿也寥寥。通篇五百余字,事儿就两件,一是孔子适周就是孔子问礼于老子;另一件就是,老子见周之衰乃出关而去。

  我们先看看第一件事,孔子到周朝都城去拜访老子。问礼求教后,十分感慨,他激动的对他的弟子说:今天我看见老子了,他大概就是龙啊!

  让我们看一看孔子观龙的情景。西元前五二三年的一天,孔子由弟子南宫敬叔陪同前往周都去向老子求教。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

  二人来到黄河之滨,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傚法水德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我们再了解一下老子的第二件事儿。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要远走高飞了,老子要出关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就得经过函谷关。函谷关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潇洒飘逸、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出关后就不会再回来了,就远走高飞了。于是缠着他,要老子写一点东西,然后恭送他老人家出关,老子欣然颔首。

  老子答应为尹喜写作,是有原因的。《史记集解》中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就为他着书了。

  老子胸有成竹,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玄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官了,我要跟您一起走。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不知过了多少年,后世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仙游呢!

  我们再看看老子享誉世界的大作《道德经》。也称为《老子》。

  《道德经》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寻其根。章章玄妙,字字珠玑。着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之为《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则称之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开篇讲道。道是老子理论体系的核心,他认为道先于世界万物存在并且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说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一个浑然一体的物质存在。在老子看来,道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感知的精神性实体,并且由道可以生出万物世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说由道化生出元气,由元气产生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和合而产生天地万物。

  以道为基础,老子认为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之中,并在这运动变化之中产生出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范畴,如有无;祸福;善恶等。每一矛盾范畴的两个对立面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就是说,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丑的含义了。在承认矛盾双方互为存在条件的前提下,老子还认为对立面双方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无不向其反方面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除了将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外,还将道作为是万物的归宿。万物从道而生,最后又复归于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覆命。

  老子主张无为的政治,反对有为的政治,大力推崇以德化民,他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是说,国家的政治是宽容的,它的人民就是淳厚的;国家的政治是严峻的,它的人民就是狡诈的。是以对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于人治和严刑酷法,他抱着否定的态度。

  老子的心目中理想社会的蓝图是:小国寡民,使有甚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对人们理想生活乐园的最早描绘,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使人人向善的修炼环境,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生存环境。

  老子否定人的知识来自于感觉经验。他认为,体验和认知道,完全不需感性认识,只需要虚静、玄鉴的认识方法,即可达到闻道的目的。虚静、玄鉴即要求人们内心虚静,不存任何杂念,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就能达到心灵虚静的状态。这个理论已成为指导道家修炼的主要方式之一。

  老子道的学说,是一个囊括寰宇的能够指导和规范全人类社会实践的完美的体系。道无结构无组合,他以差异、递归、德育产生出万物。道是真正的纯粹的科学,他的行为科学也完全依存于关于道的理论,因而他是中华古国提出行为与思想完美结合的先驱。老子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他的学说在中国政治、军事、宗教、哲学、医学、养生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学说,到后来基本上发展为两个方向:一是庄子将老子的世界观发展成无为而治的理想架构;另一就是将道解释为现实社会的规律,以道为礼法的思想依据,形成了法家学派。

  老子的好友秦佚曾这样评价老子:老聃大圣,替天行道,神游大同,千古流芳。

  秦先生的这句替天行道,道出了老子入世的真谛。老子来到我们中间,犹如天使降临,他给我们带来了天或者说是神的嘱托,给我们架起了一条可以回天的天梯。这就是那本《道德经》的本意和初衷。拨开湮在老子身上厚厚的尘垢,毋庸讳言,老子的五千言不仅仅是教导你治国治家和生存的哲理,更主要的是给人们指引了一条明确、具体且操作性极强的修炼之路。

  老子及他的《道德经》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为全人类本次神传文明的发展监定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坚实的基础。

  老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让老子的思想走出书本和课堂,融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之中,实践老祖宗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好在这一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评论问答

公元前576年夏六月, 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鱼石率桓氏宗..

公元前576年夏六月,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鱼石率桓氏宗..

王家有十个儿子。老两口忙这忙那,一个个惯得像头生子,疼得似断肠儿。一个萝卜一个坑,好轻易才把十房媳妇娶了回来。老妈妈在世,铜钱银子串着用,天长日久,还积了些私房。十个儿对老两口还算好,也孝顺。可她一死,私房用光,十个儿子都听妻子话了。人说:一个老子能养十个儿子,十个儿子不能养一个..

相传,老子在周朝做过几任小官后,潜心学道,辞官归故乡商丘。回家路上,他瞥见道旁有一堆嶙嶙白骨,他慧眼一观,似有灵魂在飘荡,顿起怜悯之心,便施展道术,用聚形符将白骨点化成人。这即是年青英竣为老子牵牛的徐甲。函谷关令尹喜迎老子到楼观台讲学时,他已为老子牧牛二百年了。老子原先许诺过他:..

李老聃西行路经函谷关,有一天关令尹喜把他请到自己家里作客。喜有两个不到三岁的孩子。一个叫老大,一个叫老二。老二长得聪明伶俐,老大呢,看着不但不伶俐,还一脸老实相。喜手里拿个元宝,一边摆弄,一边问老聃:“先生,你看,这两个孩子,我以后能拿到哪个孩子的福?”老聃一时没回答上来。坐在旁..

从前,有个叫王老三的老头子,两个儿子都成了家,这两个儿子对老子狠呢!要老子每日拾五十斤柴,拾不到柴就没有饭吃。一眨眼到了冬季,天落着大雪,老大还要逼着老子出门拾柴,王老三没有措施,只好背着菜篮出门。他到了山脚下,满眼洁白,只好用手扒着雪找柴。这时,别的有一对兄弟俩正好经过。便问:..

老子简介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末期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国苦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

老子简介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末期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国苦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

太上老君与老子是什么关系太上老君与老子的关系是: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并不是太上老君本身。因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教就是以老庄的学术为基础创立的宗教。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扩展资料:道教的创始人是被称为张天师的张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并..

太上老君与老子是什么关系太上老君与老子的关系是: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并不是太上老君本身。因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教就是以老庄的学术为基础创立的宗教。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扩展资料:道教的创始人是被称为张天师的张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并..

本内容由李嗣源发布在春秋战国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老子及道德经是一篇由李嗣源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春秋战国内容历史,支持李嗣源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6421.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