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送老卫士上大学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老警卫员们被毛泽东派去学习或到战斗部队

  1935年12月13日,毛泽东和警卫班冒着风雪严寒,来到了陕北最大的商镇——瓦窑堡。

  毛泽东和警卫班住在临近中山街的陕北边区银行的院子。院内有四孔窑洞。大家打扫了西南角的两孔窑洞,一孔作毛泽东的办公室,一孔作他和贺子珍的宿舍。

  这时侵华日军已经差不多占领了中国半壁河山。面对日本人在华北的疯狂侵略和战争叫嚣,蒋介石继续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为此,党中央在8月1日曾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由于日军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全国的政治形势处于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关头,为此,毛泽东及时提出:“这种转变是不容易的,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培养干部,成为主要的一环。”为了适应这个转变,党中央决定创办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有马列主义水平的干部。

  1936年春天,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傅钟来到毛泽东的窑洞,谈起了红军大学招收学员的事情。

  在谈话中,陈昌奉站在旁边。毛泽东看了他一眼,沉思了一会儿,对傅钟说:“我们总部有一些老兵,都是经过长征考验过的好同志,把他们送到你那里学习好不好?”

  傅钟连声说:“欢迎!欢迎!”

  陈昌奉以为毛泽东只是随意说的,并没在意。谁知几天后一个早晨,他给毛泽东打了洗脸水,正要出去时,毛泽东忽然叫住他说:“陈昌奉,送你到红军大学去学习,你高兴吗?”

  陈昌奉没马上回答,心却突突跳起来,自己从小就给地主放牛,没读过书,跟在毛泽东身边认了一些字,但没上过学,现在他要像父亲一样送自己上学,自然十分想去,可一想去学习就要离开他,又怎舍得离开呢?毛泽东见陈昌奉沉思不语,又问了一句:“想通了吧?”

  “我,我还是不去,主席!”陈昌奉断然地说。

  “为什么呢?”

  “没什么。就是不愿离开你!再说,跟着你还不是一样学习吗?”陈昌奉说。

  毛泽东走到他面前,把手轻轻搭在他的肩上说:“你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然后,他温和地说:“你看,我们的根据地一天天在扩大,各种工作都需要干部,需要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好干部。你跟我五六年了,没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现在应该到学校系统地进行学习。学习好了以后,出来为党更好地工作,我也很高兴。你说对吗?”

  说完,毛泽东看着陈昌奉,等他回答。

  “可是,我走了,你的生活怎么办?”

  毛泽东笑了,告诉他说:“那没有问题。你走了,组织上会派别人来接替你的工作。”

  就这样,陈昌奉去学习的事就算定下来了。

  毛泽东送给他两个本子和两支黄杆长城牌铅笔说:“这是给你学习用的。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休息的时候,就到我这里来玩。”

  陈昌奉没有说话,含着眼泪,拿着本子和铅笔就跑了。

  就这样,陈昌奉去了红军大学。

  不久,警卫班的黄亚堂、王七九、曾先基等人,组织上也做了安排,不是被派去红军大学学习,就是派去战斗部队,担任排长、指导员。

  随后,有关部门从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等部门选调了李久长、白海山、肖仲曾三人进入毛泽东的警卫班,其中李久长为班长。

  在此之前,政治保卫大队到达吴起镇后,吴烈等人随邓发、黄克诚等人去红15军团参观,随后留在该军团第78师工作。12月中旬,政治保卫大队在陕北张村驿改编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营,龙开富出任营长,下辖4个警卫连。

  毛泽东一行化装成生意人,要去做一桩秘密的“大生意”

  1936年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为促进抗日运动高涨,红军主力打到阎锡山缵治的山西去,进行东征。

  在东征出发前,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负责后方工作的周恩来把西北局保卫队选调过来,改编为警卫连,随毛泽东出征。为此,他与警卫连连长魏文建专门进行了一次谈话。

  周恩来说:“这次东征,山西境内有十几万大军拦阻我们的抗日去路,沿河一带的深沟高垒,日夜都有敌兵把守。这次主席一路,只有几百人,他的安全就交给你们警卫连了!”

  “我会想好如何保护主席的。”魏文建说。

  接着,周恩来明确地对魏文建提出要求说:“主席每到一地,你都要先看好地形,派出警卫;主席住处周围要布好明岗和暗哨,确定好抵抗线,一旦有战斗,警卫连就能马上进入战斗。”

  魏文建表示说:“请相信我们警卫连!”

  周恩来放心了。

  红军出动了。蒋介石闻讯,急忙派出10个师前去协同山西“土霸王”阎锡山对红军进行拦路堵截,一时之间,山西境内烟尘滚滚。

  1月下旬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毛泽东带着一百来号人马,向着延长东北方向的清涧出发了。魏文建率警卫连沿途布置了警戒。毛泽东身边只有一个警卫班、秘书黄有凤、几个机要员和一部电台。

  因为刚过旧历年,西北的天气还十分寒冷,山沟还铺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寒风刺骨。毛泽东只穿着一件青布棉大衣、一双旧棉鞋,拄着一根树棍走在队伍前面。走了约30里路的光景,队伍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小山沟里休息。

  趁着这个空当,毛泽东把警卫班和其他随同人员集合拢来,然后,站在一块小坪上发表动员讲话。他说:“我们这次出发,是为了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什么样的行动呢?今天不讲,以后你们就会知道。”毛泽东卖了个关子后,接着说,“今天我只向你们讲两件事:一是要注意保密,’不要说我们是中央红军,也不要说我是主席。如果有人问我们到哪里去,就说是去做买卖。刚才毛泽民同志(陕北根据地贸易局局长)不是前面走了吗?他就是专门搞买卖的。要是老乡问我是什么人,就说我是你们的老板好了。我们做的是一桩大买卖。不过,我这个老板,不是想啥时涨价就啥时涨、想涨多少钱就涨多少钱的那种没人管得了的奸商哕!”

  毛泽东的话又让大家大笑起来。警卫连一些战士笑着说:“嘻嘻,咱成商号保镖了啊!”

  “让你保镖就保镖吧,跟着这样的大老板,还怕没油水啊?”其他人打趣说。

  毛泽东似乎听见了这些话儿,笑着说:“油水肯定是有的,阎老西早就准备好了大礼单。不过,大家要搞好群众关系,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多调查了解群众情况,多向群众宣传……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份大礼单全部收下。”

  他讲完话后,“商队”又开始往前行进了。

  毛泽东的话生动有趣,叫大家难忘。但这次到底有什么大军事行动,这支队伍做的是什么“大买卖”呢?毛泽东卖了关子,就是他的警卫班长李久长也不知道。

  这支百余人的“商队”,晓行夜宿,跋山涉水,一直向东北方向行进,越走,越接近黄河。2月6日,他们到达离黄河不到半天路程的一个山村——清涧县的袁家沟。当晚下了一场大雪,“商队”暂时住下来。

评论问答

王永庆出生于台北一个偏僻的小乡村,他幼年家贫,小小年纪便担负起生活的重担。16岁那年,王永庆带着200元资金离开老家,在嘉义开了一家米店。由于资金少,店面只能租在一间偏僻的小巷里。他的米店开得最晚,规模最小,又没什么知名度,因此,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的。怎样才能打开销路..

伪满时期东北有个人叫李林,高中结业,结业之后在本地就成了学问最高的人大伙都管他叫李大学。提起这李大学,另有一段故事呢。李林家祖祖辈辈都是隧道的没文化庄稼人,一个字也不熟悉。他们家只有不到二亩山边地,主要靠租种地主邓永福的地维持生活。邓永福是有名的恶霸,人们叫他邓老虎。邓老虎看好了..

80后创业成功者比比皆是,下面我们给大家讲述一个80后大学毕业开零食店创业致富的案例,希望可以给更多想创业80后的投资者一些启示。张某来自江西,大学毕业以后就有了开零食的想法。他当时同许多上海人接触后,发觉很多人尤其是女白领和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吃零食。所以,张某就产生了开家特色零食店的..

陈金龙的企业年产值到达6千多万元,而他也被选为道滘商会第三届副会长。谈起创业十一年所阅历的起起落落,陈金龙说创业必须具备多种条件,“要有充足的预备才能去打这场仗!”他现在看“失败”二字,会用“平凡”来形容,“失败后要站起来,重新调剂人生方向,或许会变成件好事。”大学时代萌生的创业妄..

沙田戏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东沙田万寿宫门前的圩坪上。台柱上有对联“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灿烂光明”。据传,这副对联还有一段历史。1928年4月初的一天,正逢沙田赶墟,人特别多。墟坪里有个戏台,毛泽东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登台演讲,向群众宣传工农革命军为工农谋利益的革命宗旨,号召劳苦..

他们在清华、北大学英语、读大学、考文凭,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名言。“我本来没什么口才。只是个农民”20岁的杨昌友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保安。他读英语的地方是图书馆监控室。每天从晚上10点半到早晨7点。他和同事兼室友刘晓康交替接班,一个人读书学习,另一个人就盯着32块小屏幕监控器。为了读..

1、毛泽东借书的故事正月一过,棠佳阁启蒙馆又开学了。有几个大一点的学生散学后没有回家,找了毛泽东说:“你帮我们到你舅父那里借几本书看一看,学一学。”毛泽东高兴地接受了任务,“这有何难!来,我带你们借书去。”毛泽东找了他舅父帮同学借书,他舅父不大高兴地说“读书人借书等于老虎借猪,难..

朱镕基:学运旗手“误入歧途”1947年,年仅19岁的湖南伢子朱镕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众多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一进校就拿到了奖学金。刚进清华时“老想着转系”因为喜爱文科,英语又好,朱镕基刚进清华时“老想着转..

夏夜,在上海宝山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儿子正在狭小的客厅里埋头练习书法。他左手握笔,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碑帖,落地电风扇支支呀呀地摇着头,几个小时过去了,小家伙头上冒出了汗水。夜深了,他关灯睡在了客厅的地板上。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家里两居室的房子,客厅也就是他的书房兼卧室。妈妈从里间..

小学趣味学习之名人故事:毛泽东妙语谈胜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重庆的文艺界人士邀请他演讲。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你们是否能够战胜蒋介石?”毛泽东略一停顿,很风趣地说:“蒋先生(指蒋介石)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

本内容由朱友珪发布在中国名人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毛泽东送老卫士上大学是一篇由朱友珪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中国名人故事内容历史,支持朱友珪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6180.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