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宋朝以后,清明最重要的活动即是扫墓,亲族子孙到祖先墓前,祭拜焚香,打扫墓园,表达慎终追远之意。
一般扫墓的方式可分为挂纸及培墓两种。挂纸又称压纸,即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首先铲除墓上丛生的杂枝野草,再将墓纸两三张一叠折作波纹状,用小石块压在墓头、墓碑之上,最后准备简单的供品来祭墓,并焚烧纸钱。培墓则是较隆重的祭墓仪式,须准备三牲、或五牲及菜碗,备妥各种纸钱、烛炮、以及子孙灯,在墓前点燃子孙灯后带回家,象徵子孙兴旺。
在客家习俗中,扫墓祭典完毕后,还要剥蛋瞉撒在墓上,以脱瞉象徵新陈代谢和送旧迎新,并分发周遭围观的孩子粿类或钱,称为印墓粿,以表示祖先德泽永留人间。
除此之外,清明节时,各地也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如吃蛋、凋画蛋壳、包春卷、以及放风筝等。清明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