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宋美龄请了个洋医生,加速了蒋介石的死亡!
关于蒋介石的死因,多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这也不奇怪,毕竟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一个人的离去,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过对于蒋介石而言,他的夫人宋美龄却在其中犯了不少错误,在关键的节点,反而还送上了一道“催命符”。
晚年的岁月,也充满挑战
直到200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档案馆解禁了蒋介石最后一批日记,这部分日记,是蒋介石从1956年到1972年写下的。
耐人寻味的一个关键节点,在于1972年。
在那年的7月21日,蒋介石也写下了最后一篇日记,记录了自己的一些情况。
除了和蒋经国、蒋纬国两兄弟见了面之外,还写道此时的自己已经是心神不支,感觉十分疲惫。
从那以后,写了57年日记的蒋介石也彻底“断更”了,解释也只有一个:身体状况不再允许他写日记了。
深究其原因,还得追溯到1969年7月的一个下午。
那天,蒋介石和宋美龄一同从阳明山下山,两人的车队平日里一直都小心谨慎,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可这一次,有一位师长的吉普车从后方窜了出来,冲向了车队的最前方。
前导车司机眼看马上就要撞上吉普,猛然踩下了刹车,这才和吉普车擦身而过。
可蒋介石的座驾司机为了躲避前导车,也赶紧踩下了刹车,车头径直撞到了前导车的后车厢上。
蒋氏夫妻二人多年来养尊处优,司机驾驶技术更是炉火纯青,所以事发的时候,蒋介石和夫人都没有系安全带。
宋美龄受到的冲击较大,直接晕了过去,蒋介石的嘴巴和鼻子全部都撞烂了,还流了很多的血。
这件事距离蒋介石最终逝世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从车祸以后,蒋介石的身体便开始每况愈下,很多之前疾病的后遗症也接踵而至。
由于晚年的蒋介石做过前列腺手术,身体恢复的并不好,再加上他本身就患有心脏病,负责检查的医生看到报告后,多次建议他卧床静养。
慢性疾病也在这段日子里深深困扰着蒋介石,一直到1972年,他连日记都没法写了。
比如当年的4月13日、4月25日等,他都在日记本下写到过:手抖,不能记事。
对他而言,疾病的困扰是一方面,扰得他心神不宁的,还有其他因素。
比如,那年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尼克松到访北京。
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蒋介石都幻想着能够依托于美国的力量东山再起,可美国人从头到尾都把他当成一枚棋子,美国的新动向,也让他的压力变得更大。
败退以后,蒋介石也寻找过其他一些娱乐活动来舒缓心情,比如看电影,亦或是养狗。
蒋介石养了两条宠物狗,起名分别为“小白”和“小黑”,他也在日记本中记载了和狗斗气的事情,还和狗狗共同拍摄了一些照片。
可蒋介石虽然老了,他心中的白日梦依旧没有实现,便下令不允许媒体传播这些照片,以免影响到自己的形象。
在他的晚年生活中,宋美龄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存在,两人闲暇的时候经常下下棋,有的时候还会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吵架。
比如同样是在1972年那年,蒋介石就和宋美龄大吵了一架,直接闹得蒋介石“离家出走”,老夫妻甚至还有了分居的迹象。
他在6月12日的日记中还写道:“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可尽管有小打小闹,宋美龄对于蒋介石的真心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蒋介石没有想到,在他晚年最后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宋美龄却给他下了一道“催命符”。
决策失误,是导致蒋介石去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蒋介石卧病在床以后,医生们体贴入微,也让蒋介石的身体出现了好几次大得好转。
1974年11月,蒋介石的X光底片显示,他肺部的出水状况并没有什么改善,可他本人却没有感觉十分难受,每日依旧该散步散步,该吃饭吃饭。
医疗小组不敢怠慢,他们还是要继续弄清楚蒋介石肺部积水的原因,经过分析他的病史,医疗小组给出了判断:肺部积水的原因,跟心脏功能差密不可分。
可是,任何一次针对蒋介石的治疗,都必须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情况变差,谁给蒋介石开的刀,谁自然要倒大霉。
所以,医疗小组最终决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让蒋介石适当增加营养,控制住发炎的部位。
当年12月1日,是蒋介石病情的一个分水岭,最起码在这天之前,蒋介石的情况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结果,孔氏兄妹在得知蒋介石病情以后,建议请一位“美国神医”前来治疗,宋美龄听闻后,也表示同意。
可这样一来,照顾了蒋介石三年时间的医疗小组便头疼了,毕竟没有人比他们更加了解蒋介石的情况,只是不愿意冒险。
来自美国的哈医生到了以后,也查阅了蒋介石的病例,他认为,现在蒋老爷子的病情总体来说算是稳定,肺部积水需要马上抽出来,这样才有完全康复的可能性。
宋美龄一听,再次表示赞同,只要丈夫能完全康复,怎么弄都行。
为了能让更多人支持自己,宋美龄专门找来蒋经国谈了话,表示:
两年过去了,你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医疗小组是很辛苦,可你父亲没有恢复健康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就该试试外国医生的方法,毕竟人家在医疗水平上更先进。
先前医疗小组的成员们听到哈医生这番话有点不乐意了,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这种方法,只是这对于蒋介石而言有点过激了。
毕竟他年事已高,如果身体经不住这样的折腾,很有可能出现危急后果。
保险起见,大家还是叫来了蒋经国。
反正那会宋美龄已经被哈医生“洗脑”了,只是扭头问了一嘴:“经国,你有什么意见吗?”
可蒋经国哪里听得懂医生口中那些专业词汇,自然不能妄下判断,便回了一句:“一切听母亲的。”
医疗小组从这一刻也知道结果了,蒋经国若不干涉,自然没人能听从他们的意见了。
这下,蒋介石的治疗主宰权完全落到了这位“洋华佗”身上。
由于蒋介石的体能已经十分衰弱,身体有些部位的痛感都完全消失了,所以手术的那天,哈医生并未麻醉,从蒋介石的肺部抽出了好几针筒的脓血。
手术完毕,哈医生自认为大功告成,拿了巨额报酬后,便起身回美国了。
台湾医生给蒋介石治病,内心中其实还有一份感情在,可哈医生就不一样了。
他来就是为了钱,给钱就治,才不管病床上躺着的到底是谁,开了刀,多待一会都不愿意,生怕赶不上飞机。
结果,当天夜里,蒋介石的病情完全失控,体温急速升高,洋医生走了,重任又重新落回了医疗小组头上。
蒋介石晚年最后一张照片
大家几乎全部乱了阵脚,所有人都大汗淋漓,作出决定的宋美龄也彻底坐不住了,她不断请求医生一定要全力救治。
后来的日子里,蒋介石的情况偶尔还会有好转,可是总体情况却在不断恶化。
最终,蒋介石还是没有被抢救成功,于1975年4月5日离开人世。
医疗小组的人全都知道原因,可碍于宋美龄的地位,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他们何尝不知,蒋介石肺部的积水迟早是个隐患,可对于八十多岁的老人而言,手术的风险远远高于保守治疗的风险,没有人会永生,无论怎么治疗,都是在拖延时间。
宋美龄这道“催命符”,也让蒋介石提早离开了人世。
蒋介石逝世,是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大家必须要写好他的死亡报告。
可医生们总不能把宋美龄的错误直接加进去,所以在《蒋介石治疗报告》当中,他们篡改了肺部穿刺手术的内容,捏造了一些内容进去。
根据报告记载:1974年年底开始,当地发生了流行性感冒,蒋介石不幸被感染,医疗小组闻讯后,建议蒋介石多加休养,结果感冒还是导致了蒋介石肺炎发作。
可是,这种不靠谱的说法,还是很容易识破的。
至于当年到底有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感,问问当地民众都能知情。
再加上,蒋介石可不是普通百姓,他的身边就是一个“半无菌环境”,身边哪个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必然是没有可能近蒋介石身的。
况且,流感爆发的季节大多为秋季,说是年底,本来就不靠谱。
孔家人在知道实情后,更是乱了阵脚,为自己的建议而后悔不已。
医疗小组的成员们也只能说:“夫人和孔经理是好意,可这样的做法,也是导致蒋介石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肺部穿刺手术的风险,宋美龄不是不知道,只是她太相信那个“洋华佗”了。
如果能重新来一次,也只有一个人能够改变结果,那就是蒋经国。
当初医疗小组和哈医生开会的时候,蒋经国就坐在会议桌上,医疗小组的成员们几乎都死死盯着蒋经国,让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只有他能够改变一边倒的现状。
蒋经国那一句“听母亲的”,相当于让蒋介石错过了最后的机会。
他也万般后悔,只是没法再说。
1975年的元旦,蒋经国曾向父亲拜年,并在日记中写道:向父亲拜年,可父亲仍在睡眠当中,儿心殊苦。
从那以后,蒋经国几乎每隔几天便会在日记本上填些内容,其中也可作为蒋介石身体情况走向的重要依据,只是,他没有任何办法改变现状。
宋美龄意识到自己闯下大祸以后,碍于面子,并没有承认错误。
对于提出馊主意的孔家人,宋美龄同样表现得非常仁慈,并没有责备什么,大家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事情已经发生,说什么也都没有用,对于卷入此事的任何人而言,都没有后悔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