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生前最后一场战争有多可怕?遇刺重伤,苏俄丧失四分之三领土 !


1918年,英法美发动对苏干涉战争,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在叛乱白军和西方国家的勾结作乱之下摇摇欲坠,东南西北,四面楚歌。
战线拉扯至1918年夏,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已经丧失了四分之三的领土,弹药、粮食、士兵严重短缺。
危情当前,列宁计划于8月底前往莫斯科米海尔松工厂进行演讲,动员团结广大工人阶级。
演讲堪堪结束,列宁就遭到了枪击刺杀。
此次遇刺直接导致了列宁健康情况恶化,1924年,列宁撒手人寰,而苏俄内战也成为了列宁生前直接领导的最后一场战争。

对苏干涉作战爆发:英法美日包围苏维埃,四分之三国土已沦丧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反革命的联合进攻。
俄国被推翻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和国际帝国主义勾结起来,计划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根基未深时反扑复燃。
外国帝国主义有金钱和军火,却派不出必要的兵力来进攻苏维埃政权;俄国反革命势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军官和士兵,但他们缺乏金钱和军火。

两方出于共同的反对苏维埃的目的,一拍即合。
1918年1月,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工农红海军的法令。
红军、红海军起初实行志愿兵制,同年夏天,红军拥有志愿兵30万人。
列宁筹划,这些兵力用来镇压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绰绰有余,但是用来抗击英法美日等国外反革命的长期战争,就远远不够了。
此时,令列宁等苏俄领导人隐隐不安的是,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以极为惨烈的代价——苏俄三分之一的人口和323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希换得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机会,德帝国主义还占领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苏俄顺理成章地退出了战争。
英法美等一干西方国家眼看着数以万计的德军从东线调往西线,加之德国取得对乌克兰的开发权,一时间,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这一切都使协约国瞠目惊恐。
协约国本就恼怒俄国退出一战,再加之对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出于经济方面的本能仇视,即布尔什维克宣布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和拒付外国债务。
协约国一致决定:要在在世界性的革命爆发之前,必须把苏维埃消灭掉。
丘吉尔更是恨恨地说:“一定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死在摇篮中’。”

1918年3月至4月,英、法、美、日等国开始派遣小规模的干涉军,先后在俄国北部的摩尔曼斯克、远东的海参崴登陆,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挑衅。
与此同时,在高加索、顿河一带,都有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白卫军的武装叛乱。
1918年,在英、法美三国政府的指使和资助下,策划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以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为首,国内反革命武装在许多地区发动了叛乱,成立白匪的“俄国北方政府”。
1918年6月,协约国乘机扩大武装干涉,6月至7月间,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英法美的授意和支持下占领了西伯利亚广大地区以及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的部分地区。

最为严峻的是,6月初,他们已经攻占了苏维埃共和国一些重要的粮食基地。
伏尔加河中游和西伯利亚一带,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盘踞敌视,而在北高加索和顿河-带,沙皇将军邓尼金和克拉斯诺夫发动叛乱,连日猖獗。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发动叛乱后不久,英法美等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了武装干涉。
6月17日,在俄国北部,英、法、美、意四国混合部队约4万多干涉军在摩尔曼斯克等北方城市靠岸登陆,
6月29日,在协约国的积极支持下,叛乱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率先占领了海参崴。

美国派遣一支远征军前往东西伯利亚。
日本在远东大规模登陆,把驻在苏维埃国土上的军队扩充到10万人。
英、法、美干涉军先后侵占了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在远东地区,日、英、美等国军队也相继在海参崴登陆,英国侵入了俄国南部的外高加索和中亚。
当苏维埃政府焦头烂额之际,德国也违背和约有关条款,派兵占领克里米亚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支持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顿河流域的反革命叛乱。
外国干涉军与国内反革命势力相勾结,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占领了苏俄四分之三的土地,形成了对苏维埃共和国的包围圈。

战势“白热化”:列宁演讲遭刺杀
1918年8月,白军、隐藏在苏维埃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外国干涉军互相勾结策应,发动了一系列叛乱、阴谋和破坏活动。
起初,他们的目标是雅罗斯拉夫尔、莫斯科等城市的无辜民众。
然而,矛盾至社会革命党恐怖分子在彼得格勒刺杀了著名的布尔什维克沃洛达尔斯基和乌里茨基后彻底爆发。

1918年8月30日,列宁去莫斯科米海尔松工厂,做“两个政体”的演讲,受到了工人的热烈欢迎。
列宁大谈世界革命,他要求所有人团结起来,“尽最大可能消灭敌人。”
演讲结束后,列宁向热烈的群众挥了挥手,随后快步走出会场。
就在此时,吊诡的刺杀事件发生了。
莫斯科苏维埃第五步兵团助理军事委员巴图林事后心惊肉跳地回想,列宁走出工厂大楼时,两人相距仅有20到40步的距离。

“当时每个人都在出场,楼梯口变得异常拥堵,所以我只能在外面等候。”
事实上,20步的空档,足以一个高明的杀手速战速决。
在走向列宁的专车时,巴图林听到了三声急促的响声,他只觉得那是汽车引擎的声音,平日里敏感的军事委员被人声喧嚣吵得耳膜生疼,并没意识到那是枪声。
此后,他才发现那些原本镇定地站在车边的人,一时间都开始往四面八方奔去,他们奔去一个方向,一个中心。
冰冷的地上,有人脸朝下趴着,“那是列宁。”
他们都在窃窃私语,却又震耳欲聋。
巴图林并没看见究竟是谁射击,但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失去理智,声嘶力竭地大喊:“抓住暗杀列宁同志的凶手”,然后向前方跑去。

此事,巴图林发现了异常,一个女人拿着行李箱和伞,站在树边上。
换做寻常,他只会当做这是一个赶路的人,但这个女人的神情十分怪异。
众人都在找寻同伴,她却像是在逃跑,死死地低着头,不经意抬头,脸上满是惊怕。
巴图林于是搜了她的口袋,接过了她的箱子和伞,问她:“你为什么要杀列宁同志。”
女人尽力捋直舌头回答道:“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在最终的审讯中,这位名为卡普兰的妇女承认,她想要暗杀列宁。
列宁被抬进了汽车,在司机的急速驾驶之后,列宁被顺利的送入了克里姆林宫内。
参与急救的罗扎诺夫医生竭力冷静,列宁身边站满了神情忧虑的亲友,而其他人站在一边小声耳语。

四个医生站在床边,但情况似乎不妙,更多医生被一波又一波地召了进来。
到8月30日的晚上,关于列宁的伤情的第一份简报就被公之于众了。
上面描述了列宁的枪伤和具体情况,并且表示列宁已经“完全清醒”。
在遭遇刺杀之前,列宁的身体状况就不容乐观,两处极为凶险的枪伤没有陨损他的生命,但却令本就积劳成疾的病体雪上加霜。他们强颜欢笑地说:“列宁很幸运,他的生命并没有大碍。”

1918年9月,英国武装干涉军指使反革命分子在巴库枪杀了邵武勉等26名布尔什维克党的巴库委员会委员。
与此同时,土耳其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也发生了多起暗害破坏活动,国内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直至1918年夏末,列宁等苏俄领导人不得不承认: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可获得的和平喘息时期已然告终,苏俄必须进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武装叛乱的作战。

四分之三国土沦丧:启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苏俄饥荒笼罩,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难。
在本国反动势力和协约国的包围下,眼见四分之三的国土被敌入侵占,军工厂也由于缺乏原料和燃料被迫停工,最困难时彼得格勒最勤劳的工人每天只能领到八分之磅的面包满大街都是忍饥挨饿的人民。
富农和投机商人把粮食囤积起来,制造饥荒,趁机对抗新生苏维埃政权。
在饥荒严重的夏天,列宁把食品送给了别人,枪伤尚未痊愈,却饿着肚子,而管粮食的粮食部长,不止一次饿晕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缺粮少兵、内乱不断、大军压境,但列宁所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没有屈服,为了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府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全国动员,组成多条战线,奋起抗击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叛乱的白军。
同时,农业上,实行佘粮征集制,组建若干支征粮小队,带着武器强行从富农和商人手中征粮,并发动贫农加入征粮队伍,所征粮食除留些自用,全部上交国家。
工业上,国家把大工业和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商业上,取消自由贸易,粮食和日用工业品均由国家统一配给给劳动者。
1918年7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莫斯科苏维埃和工人组织代表的联席会议宣布“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掀起一个规模巨大的下乡征粮运动,大规模地武装工人, 大规模地开展军事训练,号召全国人民全力以赴击退国内外的反革命势力。

1918年夏天起,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和富农的反苏维埃暴动在共和国东部一齐爆发,两股势力企图从这里进攻首都莫斯科,切断中部各省同粮食产地的联系。
列宁等苏俄领导人看破了反动势力的轨迹, 6月,建立了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东方战线司令部。
9月至10月,红军在东方战线转守为攻,击溃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白卫叛乱分子,相继收复了喀山、西姆比尔斯克和萨马拉。
与此同时,南方面军在察里津保卫战中打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巩固了东方战线的右翼。
在被德军占领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工农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积极行动起来,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共和国得到了暂时《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了,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争得的和平喘息时机没有持续多久。

因全国进入紧急战时状态,专以补给军队作战,1918年下半年,东线红军把敌人打退到乌拉尔地区,南线红军打退了克拉斯诺夫对察里津的两次进攻,保住了这个战略据点。
俄国中部许多城市的叛乱也逐渐被扑灭,转机自此开始。
武装起来的40多万白匪军,在东线2000公里长的战线上展开了进攻,随后越过乌拉尔,扑向伏尔加河地区,大批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被派往前线,与敌人作战。
1919年春,苏维埃俄国受到40万高尔察克白匪军的疯狂进攻,战争形势十分之严峻,苏共发出了“一切为了东线”的战斗号召,党员团员和广大劳动人民积极响应,纷纷参军支援前线。

1919年4月,莫斯科-喀山铁路一个机车库的工人发起“星期六义务劳动”助力作战对敌,高喊“不是胜利,就是死亡”的口号,尽管列宁此时仍需休养,但还是拖着病体,公开热情地赞扬了这一具有共产主义萌芽性质.的新事物,称它是“伟大的创举”。
1919年下半年,协约国又发动第二次进攻,主力是南方的邓尼金部队,10月一度占领奧廖尔,逼近红军弹药武器基地图拉,直接威胁莫斯科。
红军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并转入反攻,击溃了白匪军,1920年初收复了乌克兰全境和北高加索,与此同时,高尔察克被俘枪决。
1920年4月,协约国又利用波兰资产阶级地主政府和邓尼金的残兵败将、盘踞在克里木的弗兰格尔发动了第三次进攻。

在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先后失败之后,协约国把波兰看作反苏的突击力量,英美法三国派遣了军事代表团帮助波兰军队组织这次进攻。
美国提供了价值17亿美元的武器和17600多万美元的贷款;法国向波兰提供了2000多挺机枪、1400多门大炮、30万枝步枪、57500万法郎的贷款;英国更是无偿提供了58000支步枪和一些飞机。
举国上下支援苏联红军,军队士气大振,不仅打退了波兰的进攻,而且乘胜攻入波兰。
10月苏、波停战,次年3月签订了和约。
11月,红军又乘胜追击挺进克里木半岛,粉碎了弗兰格尔的军队。

1920年4月25日,波兰拒绝了苏俄关于和谈的建议,并继续向着苏维埃俄国发动了进攻。
波兰军队攻占了乌克兰首府基辅和白俄罗斯大部地区,邓尼金的残部弗兰格尔在英美的资助下,威逼顿巴斯。
6月初,红军在开始反攻,7月12日解放基辅,波军被赶出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红军乘胜进入波兰,向华沙挺进。
协约国大为震惊,7月12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致电莫斯科,威胁苏维埃俄国同波兰签订停战协定。

他当即提出了划定苏波边界的方案,史称“寇松线”。
寇松建议,停止军事行动后,在伦敦召开苏俄、立陶宛、芬兰、波兰、拉脱维亚的代表会议,最后议定和约。
事实上,此时收手对于苏俄而言是最好不过,但是寇松显然不能放心,他援引国联盟约半劝说半威胁道,如果苏维埃俄国不接受上述条件,英国及其盟国将动用它们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援助波兰。
1920年7月17日,苏维埃政府答复寇松,接受不列颠关于表示愿意协助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同波兰的冲突。

为此,只需波兰直接向苏维埃俄国提出停战要求。
7月20日,寇松答复苏俄:“英国不强求参加俄波之间的谈判。”
但随即他威胁道,如果苏维埃军队在接到波兰议和的请求后还接着进攻,协约国将继续援助波兰。
最终,在双方的谈判之下,1920年的10月,苏俄和波兰,终于在里加签订了和约。
双方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独立,西部乌克兰和西部白俄罗斯划归波兰,双方彼此尊重国家主权,保证不支持任何针对另--方的敌对行动。
经过多次激战,弗兰格尔被击退到克里米亚,11月中旬,红军粉碎了弗兰格尔的叛乱。
至此,外国武装干涉和俄国的国内战争以苏维埃俄国的胜利而告终。
评论问答

随着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多元化路径的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早已不是搜狐、新浪和网易的门户之争,而是网络巨头的诸侯割据。有人说,搜狐在与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中缺乏优势……张朝阳没有反驳,低着头静静思考一阵后,回答道:“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在反思,战争没有结..

命运并不让人长久地沉浸在悲哀之中。国王和雅典人以崇敬的目光望着赫拉克勒斯的女儿玛卡里阿远去。她的身影刚消失,一个使者带着愉快的神情,飞快地向神坛跑来。"伊俄拉俄斯在哪里?"他大声问道,"我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伊俄拉俄斯从神坛旁站起来,一副悲伤的样子。"你不认识我了吗?"使者问道,"我..

忒修斯建立新国家后,把雅典娜女神作为雅典的保护神,同时对波塞冬也十分敬仰,把自己看作波塞冬特别看顾的宠儿。他在哥林多地峡举行了神圣的角力赛会。正在这时,雅典又面临一场意外的新奇的战争威胁。在忒修斯早年冒险时,他在讨伐途中到达亚马孙河岸。奇怪的是那些好战的亚马孙女人并不畏惧这位魁梧..

最后的一天时刻我们一生的日子中最神圣的一天,是我们死去的那一天。这是最后的一天——神圣的、伟大的、转变的一天。你对于我们在世上的这个严肃、肯定和最后的一刻,认真地考虑过没有?从前有一个人,他是一个所谓严格的信徒;上帝的话,对他说来简直就是法律;他是热忱的上帝的一个热忱的仆人。死神现..

与老爸斗,其乐无穷。不按常理出牌是郑渊洁的一个标志,作为郑渊洁的儿子,80后的郑亚旗同样继承了父亲离经叛道的特质。因此,这两个同样有着独立个性的男人之间的“战争”也更加精彩。18岁,父亲将我“扫地出门”2001年6月30日,这一天是我18岁的生日。为了庆祝我终于成年,父亲郑渊洁送了我一辆奥迪A..

妈妈打电话给我时,我多少有点蒙,她说:“你二伯母最近身体不太好,好像住进了省医院,你改天去看看她。”我几乎惊呆了:“二伯母不是去世了吗?你的意思,她还活着?”妈妈开始支支吾吾,含糊不清了:“那时你太小,我们怕你太想念二伯母,才骗你的。再说,你二伯母已经不是咱们家的人了,所以……”“..

师父自觉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尘世已无所牵挂,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个性情截然不同的弟子。有一天,他把两个徒弟同时召来,交代任务:“师父的衣钵只能由你们其中一个人来继承,但究竟由谁来继承,我想无论选了谁对方都会有意见。现在你们要做一件事:每人拿两张纸,一张写下自己的优点,一张写下对..

师范大二那年,茉莉十八岁,很娇小的一个来自农村的羞怯又美丽的女孩。一个秋日清晨,她在教学楼下散步,听到三楼教室窗口有人吹口哨。抬头,看见一张忽地缩回去的青春阳光帅气的脸。茉莉的心狂乱地跳起来,她用蜗牛触角般敏感的少女的心感觉到,她与他之间肯定会有一段故事。小琴房里,琴声叮叮咚咚。..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组织互相使用暴力、虐袭的 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 而进行的武装斗争。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战争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战争的故事11931年冬,日本关东军河野中佐指挥着一个骑兵大队,在辽西一带多次烧杀掳掠,当地百姓深受其害。为了对..

列宁作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导师、先驱。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关于列宁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关于列宁的故事1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正在列宁的主持下举行重要会议。到会的有俄国各省、市的代表。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生产。代表之一,彼得罗夫·索..

本内容由发布在文史录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列宁生前最后一场战争有多可怕?遇刺重伤,苏俄丧失四分之三领土 !是一篇由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文史录内容历史,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5459.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