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铁帽子王有何区别?
在清宫剧中,人们经常接触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铁帽子王等爵位。很多人对此一直傻傻分不清,始终搞不清他们的关系,不知道谁的官大。
那么清朝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铁帽子王到底有何区别?
我们先来说说清朝的爵位设置。清朝爵位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铁帽子王都属于宗室爵位。宗室爵位只授予爱新觉罗氏族人,也就说皇室宗亲。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
其中,最大的就是和硕亲王(简称亲王),亲王一般是皇帝的兄弟或者皇子,其他人一般是得不到这种殊荣的。和硕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待遇是非常优厚的。
亲王下面是多罗郡王(简称郡王),郡王一般是亲王的子侄。由于清朝的王爵不是世袭罔替,亲王的嫡子只能被封为郡王,再下一代是贝勒(多罗贝勒),贝勒的下一代是贝子(固山贝子),然后一级一级降,直到降到最低一级的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为止不再下降。
至于奉恩将军再往下,也就是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亲王如果想保持他亲王的位置给儿子,除非他立下大功,或者他儿子立下大功,否则就给你一级一级的降。
至于待遇自然也跟着一级一级的降。清朝多罗贝勒的岁俸银还有2500两、禄米有2500斛,但到了奉恩将军就只有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了。
当然,清朝有十二个铁帽子王,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其中八个是开国之初就有立国之功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铁帽子王”。八大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另外四位铁帽子王属于恩封,他们分别是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其中,怡亲王胤祥最厉害。胤祥是雍正的十三弟,因为雍正太爱这个弟弟,而且胤祥有大功,所以雍正给了他世袭罔替的特权。十三爷不仅自己是铁帽子王的待遇,他的儿子一个承袭了他的铁帽子王爵位,一个额外被封为郡王,相当于一家享受一个铁帽子王和一个普通亲王两个爵位的待遇。
这十二家铁帽子王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其他亲王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例外。比如有些亲王比较受宠,他们的儿子经常会袭封为亲王,再往后才降封郡王、贝勒等。比如定亲王永璜的儿子、孙子袭封的都是亲王。
而有些不受待见甚至是得罪过皇帝的亲王,儿子往往连郡王都袭封不到,比如恭亲王常宁,他的儿子袭封贝勒。
此外,那些不是嫡子或者不得宠,得不到恩封和袭封的宗室子弟,可以通过考试或者立下战功获得爵位,也就说所谓的“考封”和“功封”。“考封”和“功封”也是宗室子弟获得爵位的一种重要方式。只要有能力,你就可以袭封王爵。
由此可见,你就是皇室宗亲,也得有真本事或者得宠,否则你同样会越混越差。
当然,混得再差,也是皇亲国戚,日子过得也非常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