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功败垂成者:基辛格
基辛格咨询公司于纽约时间11月29日晚发布声明称,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
人类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档次的人,他们的的确确影响了当时的世界,但是历史并没有按照他们的努力而改变,我称这种人为“历史的功败垂成者”。
基辛格就是个这种人。
他的书我看了不少,理论上讲一丁点问题都没有,逻辑通畅、论证严密并且确实具有前瞻性,然而对于他来说,历史是不讲道理的。在他们看来历史是个顽皮的小孩子,意气用事而且想一出是一出,穷尽一切智慧都无法去理解它。然而脱离开他们的视角,其实历史非常讲道理,也有着非常严整的逻辑和条理,它一定会那样发展——可惜参破这一层的人太少太少了。
幸运的是我们中国出了这么一个。
总有人把中国的崛起当成某种具有很强偶然性的事情,这是一种很搞笑的一厢情愿。偶然性有没有?那当然有,偶然性本身就是历史的常态,然而有没有必然性?彻底否定中国崛起的必然性,毫无疑问是一种极端情绪而已。
基辛格很显然不至于才这点儿水平,否则也不可能名垂青史,但是他对于中国崛起必然性的认知是严重不足的,局限性也非常强。
现在人死了,看了人家那么多书也确实获益匪浅,说得太难听了毕竟不好。基辛格是一个颇有建树的人,然而他最严重的缺陷在于阶级立场的局限性,是个事务性的官员与执行层面的外交官,而远算不上什么“战略家”。
他扛不起这个名头。
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基辛格死了一定有人说“人都死了”,每天死的人多了去了,难道都大?这是扯淡的。大就是大,小就是小,要客观。
基辛格并没有形成任何具有哲学指导性的理论,他的书里大部分内容仅仅是事务性的策略方法,远远达不到“方法论”的层次,他距离“战略家”的差距,大概跟一本设备操作指南跟《物理学》的差距差不多。
要称为“战略家”,你最起码得有一套指导性的理论,就像一个工程师把力学原理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叫他“物理学家”一样,基辛格本身是个在战略理论上毫无建树的、局限在操作层面的外交家,随意拔高别人其实是一种不尊重。
当然,这不是说基辛格在战略上没有自己的看法,有的,在他的书里明里暗里字里行间说了不少,但是并不成体系,也没有建立逻辑关系,是一些零散的见解,而且这些见解在今天的我看来多少是有点儿搞笑的。
特别是他的《论中国》,这本书谬误百出、惨不忍睹,视角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视角,对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发展的未来只能说是“not even wrong”。可以说西方人按照这本书里描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国际影响来制订对华战略,是导致中国崛起的一个莫名其妙的因素。
至今的西方学界对于中国研究也是这种调调,并没有真正严肃的对待中国崛起这件显而易见正在发生的事情,甚至中国国内不少学者受到西方学界的影响,都对此不甚了了,坐在象牙塔里空谈,不肯屈尊降贵去大地上走一走。
你要说基辛格很厉害,这个我同意,但是你要说基辛格是“睁眼看中国”第一人,我觉得你在胡说八道,他甚至没有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程度深刻。当然这个不怪他,林则徐睁眼看世界是因为被打了,挨了揍以后不得已而为之;基辛格睁眼看中国则没有这种紧迫性。
这其实就是西方认识中国,与中国认识西方,最大的分野。
现在是2023年,中国会说英语的人的比例,绝对远远高过美国会说中文的人的比例,甚至会高出去好几个数量级。自1840年之后中国对待西方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不管是匍匐崇拜还是不以为然,至少都能做到实事求是,最少最少也能有理有据。而西方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中一直是一种很轻佻的样子,连基辛格本人也是如此。
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访华,当时我就说了这是徒劳无功,可惜文章被噶了,拖着百岁人瑞的身躯干个徒劳无功的事情,这是用绳命在玩儿轻佻。
盖棺论定,基辛格不过是个“外交网红”,出镜率高、曝光多,真实水平也就那样。大名鼎鼎人尽皆知,但是你要让大家说一说他到底有个什么不得了的理论,大家也都不知道。他倒是做了不少事情,名震江湖,但是要从冷战至今那么多外交场上的高手里脱颖而出,却还差得远。
我在中国的大地上一直在行走,去过繁华的大都市也去过最犄角旮旯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见识过最为奢靡的场景,也体验过最为窘迫的生活,中国的发展当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而是从文化开始发端、政治作为引领、军事作为保障、经济作为表象的一个繁杂又精妙的体系。
冷战格局最终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结束,但是这就是“历史的终结”吗?远不是的,美国正式登上“山巅之国”的王座至今不过区区40年,眼看着就要掉下来了,说明历史还有很长很长。在这几十年间中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但是核心的东西是没有变的。
这块地方,今天跟基辛格第一次到访中国,差别也并不大,这是甘肃黄土高原上的梯田。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中国人祖祖辈辈就在此耕种,逐渐完全改变了这里的地貌。你如果坐飞机飞越这片土地,你会不由自主的被这种厚重历史的表观展现所震撼,人类的渺小与伟大,同时呈现在你面前。
这片土地承载起14亿人口,于是有广阔的市场、复杂的文化、强悍的军事实力以及悠久的历史,改变世界就只需要一个东西:
解放。
基辛格并没有理解中国的解放,对于1949年那场革命胜利,他是懵懂的。这是他一辈子做了那么多事情却始终没能突破的东西,阶级局限性。
一个资产阶级的外交家,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真的理解“解放”的含义。是什么改变了中国,又是什么改变了世界,他不是能力达不到,而是情感做不到。我们总说“潜力”这个东西,潜力在变成实力的过程中需要发生什么?
需要打碎枷锁。
基辛格代表的一切,其实正是这个枷锁本身,因此他无论如何努力,无论如何自称“中国通”,他都无法摆脱一个枷锁注定的命运:破碎。枷锁就是用来打破的,天底下并没有能够一直稳稳地运行下去的枷锁,不管是铁打的还是合金铸造的。
他其实就是个试图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或者说是个扬汤止沸的人,是个抱薪救火的人,是个注定失败的人。他的《论中国》什么都论了,也论了那场革命,唯独没有论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中国到底解放了什么?通过打碎了什么枷锁得到的解放,而打破了枷锁之后解放出来了什么,解放出来的这些东西最终又会怎么去改变世界?
据我所知,很少有人敢去坦诚的面对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中国在发展,这是个客观事实;中国的发展很快,这也是个客观事实;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这更是没法否定的现实。
我们理科生有个原则,观测到的客观现实跟你的理论相悖,那么错的肯定是你的理论,你要么修改你的理论,要么不要吃这碗饭。但是好像社会科学里面不是这么干的,无论中西都是,观测现象不符合理论,顾左右而言他、扯些有的没的,就是不承认理论有问题。
基辛格就这水平。
勇气可嘉,效果么,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