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秦卷:34.“无冕之王”吕不韦为何会被罢相?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神秘人物。他由巨商大贾到投机政治,摇身一变而为权倾朝野的国相,不免使人对他成功的每一步穿凿附会出诸多的商人气息,甚或更多的阴暗细节。然而吕不韦终是两朝国相,辅佐庄襄王和亲政以前的嬴政,在秦国政权的最高宝座上做了十余年的“无冕之王”,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方面为秦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竭虑事秦
在吕不韦的操纵下,庄襄王即位。从庄襄王到嬴政亲政前的大约12年,吕不韦任国相辅佐朝政,少有懈怠,一方面秦王室政权稳定,吏治改善;另一方面,秦国经济、军事、文化继续发展,国力增强,维持着对东方六国的高压态势。
调整内部权力关系、稳定国内统治秩序,是吕不韦统御朝政的基本策略。他起用旧臣、元老,去戒心,少成见,使之参与朝政,委以重任,他虽权重一时,但善开门纳谏,使秦国延续了以往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和风貌。
吕不韦画像
“招致宾客之游士,欲以并天下”是吕不韦任秦相期间的重要国策。他强调举贤人对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门下食客数千人,家僮万人。其中有献“灭六国、成统一”计策的李斯,也有劝说赵王割五城予秦的天才少年甘罗。网罗人才在于任用,而任用的关键在于考其实绩、赏罚分明。这对整顿吏治,增强国力起了重要作用。
吕不韦主政期间,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吕氏春秋》中的《任地》《辩土》《上农》《审时》,对战国以来农业耕作的经验作了总结。修建了著名的郑国渠,把韩国的“疲秦之计”变成了秦国的“强壮之策”。郑国渠修成后,“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并成为秦国攻取天下的大本营、根据地。
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六国形势,秦国在连横破纵中,争城夺地,先后兼并诸侯国大片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巩固扩大了地盘,为最后灭六国作好了准备。
在文化方面,吕不韦承前启后,总揽文明潮流,组织编定了《吕氏春秋》这部旷世经典,合化百家,成为杂家之说,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政治和文化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开创了秦文化的高度。
战国 虎形辖
1978年5月西安市阿房宫乡窑西村出土。高7.88厘米。辖是古代车轴上的销子,使軎(音wèi)固定于轴头上。该辖体为扁长方形,上方饰卧虎。辖上、下各有一孔,用于插销固定。该辖体上刻有八字铭文,从虎的造型特点和铭文的内容与字体来看,此辖属战国晚期秦昭王四十六年之器。
蕲年宫之灾
就大一统思想来看,吕不韦和秦王政是一致的,但其精神实质却各不相同。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形成了“崇法”的传统,吕不韦却尊崇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与刻薄寡恩的法家思想背道而驰,同秦王政填不满的欲壑相矛盾。吕不韦摄政十余年,权倾朝野。《吕氏春秋》写成后,吕不韦曾将它公布于咸阳市门,下令有能改一字者,赏赐千金,但人们都惧怕吕不韦的权势,举国上下竟无人敢改一字;在宫廷生活中,吕不韦与太后有染,特别是关于他与嬴政身世的传说。这些都让嬴政对作为“仲父”的吕不韦从内心充满愤恨。
秦王政九年(前238),嬴政长大成人,在旧都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后宫宦官嫪毐仰仗太后矫宠乱为,为了阻止冠礼后嬴政亲政,发动兵变,带兵攻打蕲年宫,后因秦王嬴政早有准备,叛乱很快被平定。嫪毐是吕不韦以假宦官进献给太后的,本想讨取太后欢心,稳定权势,不料任人不善,酿成大乱。蕲年宫之变给愤懑抑郁已久的嬴政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出口,也加快了吕不韦厄运的到来。
罢相遭逐
因蕲年宫之变,嬴政先是罢了吕不韦的国相,并令其迁居食邑河南。雄才大略、英气凌人的嬴政开始亲理政务,施展作为,在吕不韦问题的处理上,他更是容不得半点含糊。然而,吕不韦虽离宫罢相,但未失势,在食邑河南仍有不少故知臣僚时常拜见,门前车马往来不绝,更有众多门下食客前呼后拥。这让高傲、刚愎自用的秦王嬴政无法容忍,于是秦王政又令“其与家属徙处蜀”,并冷酷地责问道:“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话语之间尽显鄙视和轻蔑,嬴政心里深埋的愤恨一览无余。其冷酷和残忍,让作为仲父的吕不韦背心透凉。
百感交集之下,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吕不韦看着手中斟满了毒酒的杯子,一饮而尽。门下宾客悄悄安葬了他。一代权谋枭雄吕不韦,在做了十余年的“无冕之王”后,悄然谢幕。
知识链接
【男子行冠礼】
冠礼是古代贵族男子20岁时举行的一种成年礼。《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即冠礼是一切礼仪的开始。虽然男子行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又称“弱冠”。冠礼始自周朝,直至清末民初才逐渐消失。
战国 金怪兽
1957年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高11.5厘米,长11厘米。鹿形金怪兽,可能是匈奴某王或部落长冠冕上的顶饰。圆雕躯体,兽身鹰嘴,大耳直立,环眼突出,头生双角如鹿,前肢直挺前倾,后肢前跨,弯颈低头作角抵状。兽身及四肢上端满饰凸云纹,弧形双角以立耳环眼鹰嘴怪兽头像为造型。这件金怪兽造型奇特,综合运用了多种工艺,制作精湛。它不但是艺术的结晶,更是权力的象征,堪称匈奴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