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秦汉,传承千年:关于膏方的历史文化渊源
俗话说:“一勺膏滋相当于十碗汤药。”今年来,我国兴起一场“膏方”热潮,八珍膏,益母膏,雪梨膏开始进入大家的生活当中,许多医院也开始开设开设膏方养生服务。然而,许多群众对膏方并不是很了解,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膏方!
传承千年
膏方的前世今生
1
秦汉时期:最早以治病为主
以水一斗,煮胶一参、米一升,熟而啜之,夕毋食。
——《五十二病方》
膏方的源头可追溯至《五十二病方》,书中记载有膏剂三十余方。此时虽然还没有以“膏”命名,但已经可以视为是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内服膏方。
最初的膏方其实指的是外用的膏药,而内用的则称为“煎”。如《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等,做法已经跟现代的膏方十分接近。
而且当时的内服膏方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病的,并非滋补。
2
南北朝:制膏工艺雏形期
在《本草经集注》中,陶弘景十分详细地记载了膏药的制作说明,他提出用治病需求来确定使用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理论:
首先,尽量浸取药物的有效成分;
其次,煎煮时间要长;
最后,需使用猪脂作为收膏剂。
浸泡、煎煮、收膏,虽然步骤尚简,但已经为现代制膏工艺奠定了基础。
3
唐宋时期:由治疗转向滋补
到了唐代,官方开始重视并且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膏方的加工和应用得到发展。
此时膏方的作用已逐渐扩大,增加扶正和以补虚为主的药物,由治疗转向滋补、强身、养生,并开始以“煎”命名。
如《千金方》中的苏子煎、《千金要方》中的五物甘草生摩膏,均被用作滋补强身的膏剂,基本上和现代的膏方极为相似。
宋金元时期,膏方的命名逐渐由“煎”向“膏”过渡,无论是滋补还是治疗,膏和煎已经不会刻意区分。此时用途更加广泛,并以内服为主。
如《洪氏集验方》中收录的琼玉膏、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收录的助胃膏、钓藤膏等都是内服的膏方。
4
明清时期:膏方开始盛行
明清时期,膏方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具体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
此时“膏”已专指滋补类方剂,医家大多注重使用“血肉有情之物”来调补身体,并认为其能“延年益寿”。自此,膏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临床运用也更加宽泛。
明代膏方在诸多经典中均有记载,如洪基《摄生总要》的龟鹿二仙膏,方中仅由龟甲、鹿角、党参、枸杞子四味药组成,有益气血,补精髓的功效。
到了清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使用膏方补养的风气已然盛行于世。如光绪31年时,慈禧太后因目疾久发不愈。御医就曾4次为其熬制明目延龄膏进行调理。
晚清时期,膏方的组成逐渐复杂,如《张聿青医案》的膏方专卷中,膏方的用药已经有二、三十味。收膏时常添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论治。
由此看出,当时膏方的盛行和医家对其重视的程度,为膏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近现代:膏方治调养
古代膏方目的单纯,药味简单,可做为配药药对或者基础药使用。而现代膏方从立方开始就有讲究,重视脉案书写与辩证立法,更为注重体质差异来量体用药,重视调畅气血阴阳。
许多著名中医专家,均有配置和应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经验体会,如秦伯未老,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近代名家丁甘仁亦擅长以膏论治,颇具影响。
纵观中医膏方的发展历史,名称由变化到统一,用法由外用到内服,应用范围由治疗到补益,生产工艺由探索到技术革新。发展历程的逐渐成熟,足以看出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
尤其在条状膏与袋装膏的出现,让膏方更加方便服用,为膏方开启了新的里程碑。
近年来,膏方的研制以及运用得到较大的发展,膏方数量迅速增加,加之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请中医专家为自己量身定制膏方。
因此,服用膏方调理治病的方式也逐渐成为健康养生的新风尚。
秋冬进补
顺时滋养食膏方
膏方适宜
哪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