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维遇到陶渊明:诗中有山水,无处不田园


王维和陶渊明,一个活在晋宋,一个生在唐代,其间隔了300多年。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有人说,王维是陶渊明在唐代的学生。具体情况果真如此吗?
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
王维,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自幼聪颖,饱读诗书,9岁便能作诗写文章,17岁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工草书、隶书,擅长绘画,熟谙丝竹音律,可谓多才多艺。同时,他参禅悟理、精通佛学,有“诗佛”的美称,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
王维现存诗约400首,主要是描绘山水田园、歌咏隐居生活,并有意识地把诗歌、绘画、音乐等进行沟通。文学史家大多认为,王维是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后才成就了自己。
《说诗晬语》在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寻根”时说:“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这里说的是,五位写山水田园诗的唐代诗人各得陶诗的好处。其中,第一个就说了王维。王维得到陶渊明的“清腴”,“清腴”是清新美丽的意思。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可以为此论作证: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此文品高气逸、无假胭脂,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同一格,盖关乎性情,独为千古。其中的“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时人称为楚狂。“五柳”源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在古代,“五柳”被认为是陶渊明的代称。
诗中,王维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渊明来自况,明白无误地说自己是像陶渊明一样的隐居者,而且在思想、行为和诗歌意境上,都有向陶渊明学习的意思。
一个“富隐”,一个“穷隐”
同样是隐者,王维是少年得志,中了状元后官也做得好好的,只是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被谪为济州司法参军。受到一些挫折,王维就想到了隐居,但并不完全死心,后来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史之乱后,授太子中允;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相较之下,陶渊明当的都是参军、县令等小官,不是当人家的幕僚,就是在地方上就职。王维一生最小的官是参军,陶渊明一生最大的官也是参军。
做着官的王维隐居在长安南蓝田山麓的辋川别墅,那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里面有山有谷、有湖有溪。《旧唐书》记载,王维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与道友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陶渊明则是隐居在自己的家乡,还搬过两次家,一次搬到“颇多素心人”的南村。
王维很长时间是“半官半隐”,是“带薪隐居”,是没怎么过苦日子的,也过不了苦日子。陶渊明的常态是隐居,做官也是因为“亲老家贫”“母老子幼”。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当小官,挣一点生活费;一旦形势险恶,立马就回归田园。
王维回归山林主要是潜心修佛、修身养性,这与在贫困线上挣扎的陶渊明显然不是同一种人。如果说王维是“贵族诗人”“精英诗人”,那陶渊明就是“乡村诗人”“草根诗人”。
同样是隐居,他们之间不仅有“贫隐”“富隐”的差别,而且隐居的原因、背景、思想,包括两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爱好和关注点都是不同的。
譬如外出疲乏了,要坐下休息,有洁癖的王维一定要坐在清泉洗过的白石上;而陶渊明可以在林边或田埂上坐坐,因为他热爱自己家乡有温度的泥土。
比起王维有裴秀才等朋友,陶渊明在南村的“素心人”朋友则更多。《移居》诗云:“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没有什么比这种诗文上互相欣赏、疑难时一起分析更好的朋友了。
此外,陶渊明还有真正的农民朋友,他们“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是很不容易的。

一个“忍”,一个“不忍”
在对待压迫他们的政治强人、军事强人的态度上,王维和陶渊明也不是一类人,主要区别是一个“忍”、一个“不忍”。
在《与魏居士书》中,王维说“一惭之不忍”,而“终身之惭”。同时,他还批评陶渊明对督邮“不忍”,是忘大守小。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往四川,王维和朝廷其他官员在睡梦中来不及逃走被俘。王维不肯屈从,曾吃药取痢,假称患病,但依然瞒不过安禄山的耳目。因为王维诗名很大,安禄山将他囚禁于洛阳菩提寺,并展开威逼利诱。
因为王维有“忍”的思想,所以当了安禄山的“给事中”。虽然是“被迫”的,但客观上仍然成为安禄山的“伪官”,被秋后算账的唐肃宗当作叛国的典型。
不过,沦陷期间,安禄山在凝碧池逼使梨园弟子为他奏乐。其中一位乐人因思念玄宗而流泪,被安禄山下令肢解于试马殿。在场目睹的王维写下《凝碧池》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又名《菩提寺私成口号》,因为是暗中当场写的,所以称为“口号”,抒发了作者思念朝廷的感情。唐肃宗读到过此诗,加之弟弟请求免除自己的官职来为兄长赎罪,使王维最终得到从宽处理。
王维的“忍”和陶渊明的“不忍”,都让他们有了更多创作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成就了两位顶级的大诗人。但现在如果要我们选择做王维,还是做陶渊明?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王维吧?因为陶渊明太难做了。
同样难做的,还有屈原和杜甫。所以朱光潜说:陶渊明在中国诗人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一个乘画舫,一个划小舟
再来看五言诗的创作,陶渊明那个年代,五言诞生不久,五言诗的写法像陶渊明一样并不富裕。许多平仄、对仗、语言技巧都是陶渊明之后,才由齐梁诗人集体创造出来的。
到了王维所处的时代,五言诗已经非常成熟了。还有许多前人的精美意象、巧思可供借鉴,写起来自然不同。两者相较,好似一个划的是小舟,一个乘的是画舫。
当然,诗人的创造性、理想和感情有时会突破形式。因为诗人不只是在写诗,而是在写自己。一个人的精神、人格、天赋和艺术技巧,会决定诗歌的高度。
陶诗的风格特点,其实不是我们所误解的“平淡”,而是渊深朴茂、清腴闲远、清新醇厚,是低调的奢华。尤其是那些表达知识分子、读书人精神定力的诗篇,其人格力量、艺术力量像长虹一样高悬在中国诗学的天际。
普通人也许可以把诗写成音乐、写成图画、写成精美的珠玑,但很难把诗里的树木、飞鸟、桑麻都写成有温度的自己。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却是今天仍然活着的、具有人性的象征。
那么,王维与陶渊明究竟谁的诗更好?宋代有一个“超级裁判”——苏轼。
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这里的“曹”,应该是指曹植;“刘”,应该是指刘桢;“鲍”,应该是指鲍照;“谢”,应该是指谢灵运。到了唐代,“李”是指李白,“杜”是指杜甫。
值得注意的是,李、杜之外,苏轼只说“诸人”。“皆莫及也”的唐人名单里,没有提到王维。这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呢?我认为是有意的,因为苏轼对王维同样热爱。
苏轼对王维的诗是这样称赞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两种不同艺术审美融合的愉悦效果。由此可知,苏轼对陶渊明和王维是同时欣赏的。苏轼说王维“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更可证明这一点。

学习时“抱有警惕的同情”
最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他们的作品。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最后说再也找不到洞口,让最美的社会定格在理想的层面上。
王维也写过《桃源行》,从开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到最后“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新奇、寄托、象征和巨大的创造力都没有了,只能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练笔诗。
陶渊明写桃花源,是因为现实不是桃花源。农民难当,土地难种,遇到灾年、荒年,不免挨饿。这使向陶渊明学习的王维抱有警惕的同情。
王维有一首《偶然作》,对陶渊明进行过一番调侃。大意是说,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时候,一定要有物质基础作保障。同时,你不是一个人孤独地活着,还有妻儿父母,还有肩上的责任。
这些话说错了吗?没有错。但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唐宋时期,很多人对陶渊明都有从不理解到慢慢理解的过程。许多诗人都在“拒斥”中有条件地接受了陶渊明。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说,唐代的一些人喜欢“富贵”的牡丹,不喜欢陶渊明“淡淡”的菊花,可能就是指类似思想观念的不同。
除了这首诗,王维还有一篇能证明这种分歧的书信。这封信是写给魏征后人魏居士的,劝其不要隐居。
信中直言,陶渊明弃官而去的做法太过轻率,而且迂腐,并坚持以为陶渊明应该委曲求全,要“与世沉浮”。这样,就可以“安食公田数顷”,不会穷到要乞食的地步。
其实,陶渊明喜欢用幽默的口吻写自己的穷困,《乞食》中一开始就为自己画了一幅漫画: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用“黑色幽默”开篇,再接主人的幽默: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不说借而说赠,还说“我怎么能让你白跑一趟呢”。然后,便是“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一个谐字、欢字,定一篇基调,并没有像王维说得那么可怜。
在文学史上,自从陶渊明“乞食”之后,后世很多士大夫似乎就不再以“乞”为耻。大书法家颜真卿与王维是同时代人,官也做得不小。但安史之乱以后,他就向名将李光弼(太保)“乞米”,其《乞米帖》云:“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磬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辛,仍恕干烦也,真卿状。”
评论问答

大学四年,我和蓝夕一直都是系里的佼佼者,也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从奖学金到交换生的名额,我们俩处处都在争斗。在大三的一次评奖中,蓝夕涉嫌造假,而求胜心切的我得知消息后立刻打电话向系主任揭发。我的冲动行为直接导致了蓝夕被通报批评,从此我们的关系变得水火不容。但“过结”归“过结”,毕竟做..

艰难困苦中的行事,有时是很能见出一个人的本真,甚至是风骨的;这话在大诗人王维身上也体现得甚为明显。太原人王维,字摩诘,他由于父亲迁家的缘故定居在河东。9岁时他便写得一手好文章,跟弟弟王缙齐名,深受大家的赞叹。而王维除了诗文极佳外,他还擅长多方面的才能,比如在音乐、书画和佛学等方面,..

一母亲因病去世的那年秋天阴雨连绵,少年丧母的痛楚尚在心头,而父亲却又突然离家出走,临走时只留下一封信,他在信里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我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母亲和别人所生。他说,这个家有母亲在,他竭力维持着一个男人的尊严,可是现在母亲没了,他也没有维持这个家的必要了,他走了,让我和姐..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

我们公司是做装修的,08年的时候接了一栋别墅的土建工程,挖地下室。这别墅是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加一个不小的花园。开工后,我们进了小型履带式挖掘机夜里挖土方(物业不许白天进),开始进度挺快,可有一天上午工长和我聊天说:昨天夜里挖土要收工的时候,挖掘机要上跳板从坑里开上来,平常都走熟了的,却..

传说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年进京赶考,傍晚的时候走到一处荒野,荒野上只有一座小茅屋。王维在门外敲门,过了半天,一位年轻的姑娘出来开门。王维把要留宿的想法和姑娘说了,姑娘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道:“我爹爹说了,让来的客人对对联,如果对上了,就可以留宿,如果对不上,恕不接待。”王维一听,马..

就刚刚,迷迷糊糊在睡觉,忽然电话响起,我:喂?对方:大舅啊?我舅妈呢?我抬头看了媳妇一眼:你舅妈看电视呢。对方:哦,大舅,明天我家杀猪,你和我舅妈来我家住几天吧!我:嗯。对方:我一会开车去接你们。我:嗯。挂了电话,我还要准备睡,媳妇问我,谁打电话?我说我外甥!我媳妇又问,你哪个外甥?我..

我的生日是一月初,星座告诉我,我是一魔羯男人。我的女友是个很善良正直的射手座女孩。她的出现就像一道温柔而明媚的阳光划开了我一直阴霾的世界。从第一次遇到她到向她求婚,只有1月而已。对她的感激,迷恋,爱,强烈的连我自己都觉得害怕,可是我依然选择爱情,坚持爱情。这是22年来,我的第一次爱..

傲娇男,去年夏天在食堂吃饭的时候遇到,由于长的和我一个客户非常像,所以多注意了他两眼,可能正是因为这两眼,让我今年在人头济济的食堂一眼就发现了他。走路永远是那种自信中带有些孤傲的感觉,步速很快,总是快速从食堂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扫视一下今天的伙食,然后选择一个窗口排队打饭,期间偶然和..

发生在国小三四年级,有一天下午大约五六点,接近黄昏吧,我独自一人去学校玩游乐设施。 我很想玩圆锹形的厢型荡鞦千, 就是铁皮包住、可以在内部坐人那种前后两排能坐六个人,如果有人在旁边推摇可以荡很高。我想玩却被人抢先了有一个和我差不多的小学生独自坐在里面两侧有三个小孩帮忙推拉厢型荡鞦千..

本内容由发布在诗词雅言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当王维遇到陶渊明:诗中有山水,无处不田园是一篇由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诗词雅言内容历史,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4611.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