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刘弗陵有儿子吗?汉昭帝刘弗陵是在多少岁的时候登上皇位的
汉昭帝刘弗陵有儿子吗
没有,刘弗陵死时年仅21岁,没有留下子嗣。
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
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
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
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扩展资料:
刘弗陵在位期间的成就:
1、盐铁之议
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汉宣帝时,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
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擢用桑弘羊为财政大臣,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虽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弊端百出,激起民怨。
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经谏大夫杜延年提议,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就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盐铁专卖政策,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辩论。同年七月,会议闭幕,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
盐铁会议的召开,对昭宣时期汉王朝的统治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权在握的霍光基本上坚持了汉武帝轮台罪己诏中所制定的政策,进一步推行“与民休息”的措施;而桑弘羊在政治上则受到一定的挫折,其所实施的官营政策也有所收缩。
2、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
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继续实行汉武帝以来的政策,着力整顿吏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
为维护法律正常行使,汉宣帝设置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重视民命之余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此外汉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
昭宣二帝还多次下诏赈贷农民,废除一些苛法,屡次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减轻农民的力役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推行一系列经济的措施如招抚流亡、安定民生等,使社会生产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继续霍光的政策。
昭宣时这些政治、经济措施的实行,使一度国力衰退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或“孝宣中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是在多少岁的时候登上皇位的
历史记载,汉昭帝刘弗陵为刘彻幼子,8岁继位,在位13年,21岁便驾崩了。所以很多人都对汉昭帝刘弗陵八岁继位的事大惑不解,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汉昭帝刘弗陵八岁继位之谜
武帝一生共有六子,卫皇后生皇长子刘据,李夫人生刘博,钩弋夫人生刘弗陵;其他的皇子均不成器。实际上可成为武帝继位人的也就是刘据、刘博、刘弗陵三人。
对比上述三人,太子刘据居太子位三十余年,其母时为正宫皇后国母,外戚方面卫青、霍去病虽已故去,但霍去病异母弟霍光也不能不说是其重要的政治力量。昌邑王刘博,其母李夫人已早死,但有位居大将军的李夫人兄长,贰师将军李广利,及李广利的亲家,丞相刘屈髦为辅,也是极有竞争力的。刘弗陵仅是武帝晚年宠姬赵婕妤所生幼子,可以说是最不具竞争力的人选。
可为什么最终继承皇位的却是一个年仅8岁的幼子呢?
在继位人的选择上,汉武帝是十分倾向于仁厚的太子刘据的。后来,钩弋夫人向武帝推荐了同乡江充,也就是这个江充,一手制造了所谓“巫蛊案”,先是整倒了一大批皇亲,其中包括武帝与卫皇后所生的两个女儿都被杀死,后来江充又以“巫蛊案”陷害太子刘据,被太子所杀,太子起事不成,与卫皇后均被废后相继死去。
武帝后来明白了其实“巫蛊案”纯属子虚,对太子一事懊悔不已,诛杀了参与陷害太子的太监苏文,并参与谋立昌邑王的丞相刘屈髦灭族,直接导致在外作战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投降了匈奴,从而也使昌邑王刘博失去了继位的可能。最终,武帝也只能选择让霍光效周公,立年仅8岁的刘弗陵为继位人。
评价:刘弗陵是一代明君
昭帝即位之初,还是个孩子,他的一些政策主要是辅政大臣霍光等酝酿支持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1、轻徭薄赋。史载昭帝即位后,就关心农民而“亲耕籍田”,巡视全国考察吏治、减免徭赋,后不断减免农民的负担,为解决“谷贱伤农”,出台了“以菽粟当赋”,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2、发展盐铁会议成果。霍光、桑弘羊辅政,因意见不同,有了著名的“盐铁会议”,之后“与民休息”的方针政策得到实施,这也是昭帝在位时的关系政局走向的大事,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
3、举贤良文学。前82年,发诏书举贤良文学,充实了汉朝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人才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