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悲催一生:19岁连中三个第一,此后50余年屡试不第
公元1687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在山东乡试的号舍内,一位来自山东淄博的48岁考生正在奋笔疾书。面对考题,他文思涌动,没过一会儿就开始翻面作答。然而,当他在答完题将科考试题纸摊开之后,顿时吓得魂魄出窍,面色极其难看,并瘫倒在地。
因为这位考生摊开考试纸才发现,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竟然空出两页为作答,也就是第一页写完之后,直接翻到了第四页上作答。这种情况在科举考试中称之为“越幅”,凡是“越幅”者一律罢免其录取资格。
在科举考试中,对于书写格式有着严格的规定,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用纸,每页规定为十二列,每列之间由红线隔开,每列规定只写二十五个字。必须严格按规定作答,凡是书写超出红线、空页等“越幅”情况,均具有舞弊之嫌,一律不给予录取资格。
像这种因为“越幅”而失去录取资格,原本是乡试中很少出现的情况,然而却发生在了这位已经48岁的考生身上,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按时间推算,这已经是其第十次参加乡试了。屡试不中的现实再一次打击了这位落魄考生,然而并没有打消其彻底放弃科举考试的决心,他的科举之路一直延续到七十多岁。
这位48岁考生,虽然第十次乡试失败了,虽然他一生都未能考取举人,科举上籍籍无名的他,如今其大名却为国人所熟知。此人正是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一、诡异的读书生活
对于蒲松龄的科举之路,真可以用“诡异”二字来形容。按道理说蒲松龄还有才华的,但自十九岁考中秀才之后,就一直考不取举人,考了十五六次,直至七十多岁也没有考取举人,实为历史罕见。
公元1640年,蒲松龄出生于山东淄川县的一户没落的商人家庭,父亲蒲盘也是读书之人,在科举上未取得任何功名,之后为养家糊口才走上了经商这条道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蒲盘便放弃经商,回到故乡买田置业。
蒲松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及家庭情况下出生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开始逐步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开始稳定下来,并开始不断向前发展。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年仅五六岁的蒲松龄开始跟随父亲研读儒家经典书籍,父亲也寄希望于儿子身上,希望其完成自己所未能完成的科举及第的梦想。
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之下,年少的蒲松龄聪明好学,遍读儒家经典;且思维敏捷,文笔也是非常了得,颇受当地文人称赞。公元1658年(顺治十五年),19岁的蒲松龄参加了最低级别的科举考试――童生试(由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组成)。
在当地知县主持的县试考试中,年少有才的蒲松龄第一次拿了个第一;在接下来知府主持的府试中,蒲松龄又一次拿了个第一;随随便便一出手,就连拿了两个第一,由此可见蒲松龄还是有水平的,其对于儒家经典还是有一番研究的。
幸运并没有因为蒲松龄连拿了县试、府试两个第一而停止,在接下来由山东学政施闰章主持的院试中,年仅四十岁的主考官施闰章出了一个名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考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 是孟子所作的一篇经典散文,讲述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强烈讽刺了那些毫无礼义廉耻之人。对于这样的一个考题,一般考生都是写一篇论述性散文。然而,蒲松龄却创新性的写了一篇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 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蒲松龄又另起炉灶讲了一个故事,真可谓创新性十足。
看完蒲松龄所写的故事,年轻的主考官施闰章对此大加赞赏,称赞蒲松龄“观书如月,运笔成风”,并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因此将其列为这次院试的第一名。就这样,十九岁的蒲松龄连拿了三个第一,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个曾经赏识过自己的主考官施闰章,蒲松龄也是敬佩仰慕感激之极。在其著作《聊斋志异》卷十《胭脂》一文中,作者蒲松龄就直接称“闻学使施公愚山贤能称最,又有怜才恤士之德”,这里所称的施公愚山就是指施闰章(施闰章,号愚山)。
在《胭脂》文末,作者蒲松龄更是直接称“愚山先生吾师矣”,因为主考官施闰章录取了他,所以称之为其门生。并在文中对施闰章大加赞扬,一会是最为贤能,一会是爱才怜才,一会又是断案如神。总言之,在作品中,蒲松龄是把施闰章夸上了天,能用的夸赞恭维之言差不多都用尽了。
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之后,蒲松龄才算是拿到了秀才这一身份,因为拿了三个第一,院试又拔得头筹,所以蒲松龄的这个秀才又可称之为“禀生”,每个月都可以到县衙里领取伙食费。也正是因为在童生试中拿了三个第一,蒲松龄在当地小有名气,街坊邻居都称赞不已,认为其中举、中进士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公元1660年(顺治十五年),蒲松龄第一次到省城参加乡试,结果是铩羽而归。第一次参加乡试的失败经历对蒲松龄的打击很大,毕竟年轻气盛,又拿过三个第一,自认为应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却在这次乡试失败而归,怎么不让人扫兴呢?
蒲松龄的乡试失败之路并没有因为第一次失败而停止,在接下来长达五十年的科举之路上,蒲松龄一共参加了十几次乡试,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说白了,无论蒲松龄怎么考,就是中不了举。
不到二十岁,就拿了三个第一,可称的上是“顶尖级秀才”。自此之后,无论怎么考,就是中不了举。有才华、有学识,一辈子就是中不了举,像蒲松龄这种情况,就是放在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也是极其罕见的了。而这样诡异的事情,还偏偏碰巧就被蒲松龄撞上了,而其又为《聊斋志异》作者,似乎还真是有之千丝万缕的巧合存在。
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已经72岁高龄的蒲松龄继续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因为年纪大,又考了多次都没能中举的缘故,朝廷念及其艰辛,就给了其一个“岁贡生”头衔,地位比秀才高一点。至此,蒲松龄结束了其诡异的科举人生。
二、漫长的教书生涯
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已经连续三次乡试失败的蒲松龄迫于生计,开始在淄川县东北的丰泉乡王村教馆教书,以此来补贴家用。这也是蒲松龄第一次教书,由此也揭开了其漫长教书生涯的序幕。
然而,这第一次的教书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1670年(康熙九年),蒲松龄同县的进士,时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孙蕙开始聘用其做幕宾。同年八月,蒲松龄到达江苏宝应,正式成为孙蕙的门下幕僚之一。
公元1671年(康熙十年),孙蕙升任为为江苏高邮州知州,蒲松龄便跟随其前往高邮。同年秋天,因为常年客居他乡,蒲松龄思念故乡及其妻儿老小,所以决定辞去幕僚回乡生活。
这一次的幕僚生活也是蒲松龄生命中唯一一次离乡这么长时间,这次的经历极大的增加了蒲松龄对于官场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开阔了其眼界。回到家乡淄川县后,蒲松龄继续准备乡试考试,以求实现金榜题名、飞黄腾达的人生理想。
在准备应举的同时,迫于一大家子人的生计,蒲松龄开始重操旧业,到同县的王雪因等缙绅家设账教书,以此来养家糊口。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蒲松龄的教书生活还是处于不稳定阶段,通常是辗转多家做馆,以此谋生。
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蒲松龄来到同县西浦村的毕际有家做馆,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一直干到其七十岁之时,才以年老为由,辞去了在毕家的西宾生涯。
毕际有为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之子,比蒲松龄年长十七岁,曾任山西稷山知县、江南通州知州。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因为任通州知州时粮食亏空问题而被免职,自此以后闲赋在家,直至逝世。
初到毕际有家做馆之时,毕际有就对其关怀备至,礼敬有加;毕际有之子毕盛钜,比蒲松龄略小几岁,更是与其互相称兄道弟,感情甚笃。蒲松龄则尊称毕际有为毕刺史,称毕盛钜则为少东家。
在毕家做馆的三十年里,蒲松龄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毕盛钜的八个儿子读书写字,先后为他们开蒙,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教他们作八股文及律诗,以便他们能在科举上考取功名。
在毕家除了教书之外,因为文采不错,蒲松龄还经常帮助毕家写一些贺吊往来的应酬文字。毕竟毕家也曾是官宦之家,来往的人多为官宦中人及文人墨客,大量的应酬文字自然是少不了。
虽说蒲松龄在毕家以教书为业,寄人篱下,但是毕际有及其儿子毕盛钜都对他很好,不仅给予了丰厚的聘金,还处处资助蒲松龄一家的生活。而且毕家毕竟曾为官宦世家大族,家中藏书多达五万多卷,这对于嗜书如命的蒲松龄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
毕家的府邸面积很大,里面又有小型园林,藏书多达五万多卷。住在这样的府邸,蒲松龄可以随便出入,书也是随便看,也正是因此,使得蒲松龄能够在毕家一干就是三十年。
在蒲松龄所作的诗句中,当谈及其与毕家人员的关系时,真情流露的写下了“曾无芥蒂存,垂老意难分”。在与毕家三代人,三十多年的相处时间里,彼此还是相当融洽的。
公元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已经七十岁高龄、在毕家已干了三十年的蒲松龄再次以年老为由辞职归家。得偿所愿后,蒲松龄开始撤账归家,以此结束了其漫长的教书生涯。
三、艰难的写书岁月
在第一次参加乡试失败的两年后,自认才学贯通古今的蒲松龄很受打击,郁郁不得志。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年仅23岁的蒲松龄找到了人生的又一大追求,他立志要写一部记录天地间所有奇闻异事的书籍。
既然科举及第、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不能马上实现,蒲松龄开始全力实现人生的又一大追求。他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收集各种奇闻异事,通过写作的形式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
因为蒲松龄出生于没落的商人家庭,父亲逝世后,蒲松龄只分到了三间房屋和二十多亩薄田,加上子女众多的缘故,一家生活颇为艰难,他不得不以教书为业,以此补贴家用。
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蒲松龄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断写着这部日后名为《聊斋志异》的短篇志怪文言小说集。生活的艰苦没有打消蒲松龄写作的信念,好友的不理解依旧阻挡不了其创作的执念。
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蒲松龄第二次乡试失败后,他的好友、也是其同乡秀才张笃庆就写了一首诗规劝蒲松龄,其中有一句就是“聊斋且莫竞谈空”。张笃庆认为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科举事宜,所以规劝蒲松龄不要写聊斋了,不要成天谈些这无踪无影的东西,还是安心举业吧!
张笃庆与蒲松龄的关系一直都不错,早在公元1659年(顺治十六年),蒲松龄就与张笃庆、王鹿瞻等人共同组成了“郢中诗社”,以科举及第为目标,潜心治学。然而,面对挚友的不理解与规劝,蒲松龄还是固执己见,继续写着这部“竞谈空”之书。
然而,像蒲松龄所写的这种录了天地间所有奇闻异事的书籍,历来就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屑一顾。就算写的再好,依旧是难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不可能赢得统治者的赏识。换句话说,蒲松龄专心致志写聊斋志异其实完全与其“入仕为官、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背道而驰。
最终,蒲松龄顶住了来自生活、好友、社会等多方压力,坚持完成了自己创作《聊斋志异》的想法,大约在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前后,蒲松龄完成了《聊斋志异》的初稿,并集结成书,定名为《聊斋志异》。
在此之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这本书多有增补。大致在公元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左右,该书最终完成。全书一共由四百九十一个大大小小的文言短篇小说构成,字数多达四十余万字。
当然,蒲松龄传世的作品除了享誉中外、影响极大的《聊斋志异》外,还包括文集十三卷四百多篇、诗集八卷一千多篇、词一卷一百多首、俚曲一十四种、戏本三出、杂著五种,字数总计达两百多万字。
作者:雨之巷,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