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忠义,赵国的公孙杵臼史上无双
公孙杵臼画像
公孙杵臼(?—前597),春秋时晋国人,其故里在今忻州市忻府区逯家庄。是赵盾、赵朔父子的门客,主要活动在晋襄公五年(前623)至晋景公三年 (前597)。
赵氏门客舍身救孤
公孙杵臼是赵盾最信任的门客。赵盾,即赵宣子,晋襄公六年(前622)起执掌晋国国政20年。公孙杵臼忠心耿耿,深受赵盾信任。赵盾把在今忻州的田邑交给公孙杵臼管理,从而形成了以公孙杵臼故里逯家庄为中心的公孙三社,即中社、东社、西社。
晋景公元年(前599)赵盾病逝,其子赵朔继任正卿,公孙杵臼便成为赵朔门客。由于司寇屠岸贾仇视赵家,策划实施了震惊朝野的“下宫之难”, 残酷杀害了赵家三百余口。公孙杵臼护主心切,决心保全赵氏孤儿。
杵臼与客友程婴密议救孤大计,杵臼问程婴,抚养孤儿和牺牲性命,哪一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容易,抚养孤儿难。杵臼听罢说道,我老了,选择容易的,困难留给你。于是杵臼抱假孤藏于首阳山,程婴假装告密供出杵臼与假孤藏身之处,屠岸贾将杵臼与假孤一起杀害,程婴则担当起抚养赵氏孤儿的重任。15年后,在中军司马韩厥的帮助下,处死了屠岸贾,终于报仇雪恨。赵氏孤儿赵武继承了父辈的爵位和田邑,程婴则选择自刎以践行当初与杵臼之约定。赵武悲痛欲绝,将程婴与公孙杵臼厚葬于家乡。
公孙杵臼墓和忠烈祠
公孙杵臼墓现位于忻府区逯家庄村忠烈祠南200米处。墓地南北长19米,东西宽17米。墓为圆形土冢,高约4米,周长30余米。墓前立古碑1通,为明代三关兵备副使张凤羾所立。其阳刻中间大字为:晋义士公孙杵臼墓。上款题:明正德十一年丙子春奉。下款题:敕三关兵备副使西蜀张凤羾立。背面刻有五言绝句:士见危受命,乘风来此行。酹君一杯酒,千古欲同茔。张凤羾识。
公孙杵臼墓碑
墓北200米处为公孙杵臼的祠堂——忠烈祠,占地约7亩。外院南侧为古色古香的硬山卷棚顶式戏台,西侧是占地13亩的公孙文化广场。内外院由腰厅相隔, 腰厅又名过道厅,面阔3间,内壁为三义救孤故事连环画。腰厅前立有《九原厚士公孙祠记》 碑1通,功德碑1通。
后院有正殿5间,中间3间的神台木阁内塑有公孙杵臼夫妇神像,为清代塑像。木阁两侧的柱子上挂有傅山所题楹联:“打开生死路生也在赵死也在赵,识破难易关难亦存孤易亦存孤。”大殿中檩书“大清道光二十四年重建”, 字迹清晰可辨。
忠烈祠
忠烈祠修建始末
据金朝进士南阳何师常于金明昌三年(1192)四月初八日所撰《九原厚士公孙祠记》载:“古之谓之长孝而不造其寺,其中社犹有古冢,以祠荒而迁附路。今未几旬载,以此祠与州南程婴祠,乃九原古双祠也。”又据元至元十六年(1279)中社绅民逯大同等所立的《九原厚士公孙祠记》记载:“此碑今在原头,碑状特小,易以摧侧,又其石少温润之质。中社民逯大同等,惧其日入而字画剥缺,则前所谓书鱼作鲁、以虚为虎之谬,殆所不免也。因复次之,以刊于石。使后人仰其祠,瞻其碑,诵其文,知其事,可以移渎风于淳笃,易薄俗于敦庞。”
由此可见,忠烈祠的故址是原头(今北关)荒废的杵臼故祠。为什么逯家庄人会在金代将荒废的杵臼故祠从原头迁到逯家庄呢?这要从逯家庄村名的来历说起。逯家庄原是原头逯氏家族的庄子,随着逯氏家族的发展壮大,更多的逯氏人来到庄子居住,村名便称为逯家庄。逯家庄人看到原头的杵臼故祠荒废后,心中很难受。加之公孙杵臼墓在逯家庄,而祠在原头,因此逯家庄人才将杵臼故祠和何师常所撰的《九原厚士公孙祠记》碑迁建到逯家庄公孙杵臼墓北200米处,改名忠烈祠,亦称公孙祠。直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村人又将忠烈祠重建,之后又多次维修,一直保存至今。
公孙杵臼在宋代被朝廷追封为“忠智侯”。
忠义精神
是公孙杵臼舍身救孤的核心内容,
“忠”和“义”
在公孙杵臼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忠义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种精神也正是需要我们
千古传颂和弘扬的文化精髓。
责编:彦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