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推翻斯大林,将枪口转向祖国,“俄罗斯解放军”的最后命运如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场战争,而作为二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更是提到二战时不可避免的话题点。
有战场的地方,就有英雄烈士,但同样也会涌现一批懦弱的叛徒,向敌方出卖自己的国家,助纣为虐。
在血与火铸成的战沟中,他们站在了祖国的对立面,并将刀枪对准了自己昔日的同胞,成为祖国战争史书上不可洗刷的耻辱。
苏德战争爆发弗拉索夫是苏联的一名年轻将领,在二战爆发前,不到40岁的他就已晋升为少将,手下的第99师也是苏联红军里的传说。
这位将领以一己之力将原本公认最差的第99师,将这些来自5个不同民族,原本连俄语都说不利索的士兵们,训练成了红军最精英的部队。
弗拉索夫在自己的军人生涯中获得了许多荣誉。
历史学家约翰埃里克森不否认他的这些功绩,评价他是“一个很有希望的人”。
更准确地说,一个原本很有希望的人,如果没有发生后面那些事情的话。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启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带着他的复仇之火和纳粹大军卷土重来,兵分三路向苏联发起疯狂进攻。
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虽然斯大林此前已经嗅到战争的气味,却未料到希特勒杀来得如此迅速,苏军战争准备不充分,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
很快,德军就在明斯克完成合围,围歼了苏军的43个师,在基辅又歼灭了苏军的五个集团军。
明斯克和基辅彻底沦陷,大批苏军或被围歼、或被俘虏。
根据德军战报数据统计,明斯克战役中,德军俘虏苏联红军约32.4万人,基辅战役中,又俘虏苏军66.5万人,再加上之后的战役,总数字十分惊人,共有上百万人被俘。
希特勒甚至狂妄放话,表示自己若是想证明这场战争的胜利,只需要说出俘虏的人数即可。
整个苏联都被笼罩在灭国的恐怖阴影之中,普通民兵惶恐不安,甚至连国家将领和领导者都感到绝望。
苏德战争爆发两个月后,斯大林在一封电报中说道:“如果英国人不能在最近的3到4个星期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我们和我们的盟国就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他们就快要撑不下去了。
在惨烈的形势下,苏联官兵展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搏命精神,苏军本就英勇,在悲愤之中更是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战斗力,负死抵抗德军的入侵,令德军都露出怯色。
德军原本只需要费点功夫就能拿下的要塞,因为苏军的拼死抵抗,最终伤亡惨重才险险攻下。
“我只剩下一颗手榴弹,但是他们别想活捉我。”
“我就要牺牲了,但我决不投降,永别了,祖国!”
这样的标语在每处要塞的墙上随处可见,都是苏军以血泪铸成。
而弗拉索夫原本也是这些拼死抵抗的官兵之一。
血火纷飞中的战神德军入侵后,基辅战事吃紧,西南方面军决定临时组建第37军团去保卫基辅,经过重重考察,最终敲定弗拉索夫为新军团的军司令。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军人,弗拉索夫的能力颇受肯定。
弗拉索夫临危受命后,在乌克兰的基辅方向正面防御作战。
与全副武装的德军相比,弗拉索夫率领的第37团简直就像个草台班子,都是由后勤人员、一些毫无战斗经验的残兵败将临时组建而成。
对上德军,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而德军此时即将对基辅发动进攻,苏军一片人心惶惶,所有人都知道这简直就是一场必输无疑的战斗。
在这种人人自危的关头,弗拉索夫依旧保持了作为将领应有的素质:冷静、敏锐、无所畏惧。
他带着第37集团和波塔波夫带领的第5集团,从基辅的正面战场抵抗德军的猛烈进攻,在基辅死守了两个月。
期间,弗拉索夫的作战能力也饱受上级和将士们的欣赏肯定,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赫鲁晓夫称赞他:“机智而顽强,尽了自己的责任。”
可惜英勇无畏的精神,在绝对悬殊的战力对决下,并不成为能改变一场战事最终结局的决定性因素。
基辅还是陷落了。
弗拉索夫乔装打扮成农民,向东突围成功。
因为长期高强度作战,和一路艰苦逃亡,他生了病,虚弱不堪,只能靠身边的士兵抬着前行。
所有人对这位将领的情绪很复杂,他们肯定弗拉索夫的作战能力,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个战败者的事实,他也许要为自己的战败付出代价。
但是斯大林听说这位将军生还的消息后,居然亲自下令,用飞机把弗拉索夫接回莫斯科,授予他列宁勋章,并任命他为第20集团军司令,留在这里保卫莫斯科。
弗拉索夫直接从他人眼中的战败者,一跃成为斯大林的心腹,这位前几天还无人敢靠近的病秧子将领,再次重返辉煌。
可是因为基辅的陷落,怨怼而不满的情绪种子已经在这位将领心中埋下,授予他再多的荣光,也无法抑制他内心阴暗的滋长。
1941年10月,莫斯科危在旦夕,11月,弗拉索夫抵达莫斯科,落地的第一时间就赶往克里姆林宫参加会议。
弗拉索夫率领第20集团军,冒险主动向德军发起进攻,最终在德军还未来得及发动进攻的情况下,先一步将德军死死挡在了莫斯科运河一线。
危机过后,弗拉索夫的荣誉再次升级,成为莫斯科的大救星,一时间风头大盛,国际闻名,是无数记者争先恐后采访的对象。
《真理报》上也刊登着这位战神威严沉默的头像,被热情的莫斯科人民一抢而空。
1942年1月,弗拉索夫被授予红旗勋章,晋升为中将。
说这是弗拉索夫一生中最为光辉荣誉的巅峰时刻也不为过。
战神的堕落1942年4月,弗拉索夫被任命为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前去解放被德军封锁的列宁格勒。
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军的运输线被切断,双方陷入僵持状态,比的就是谁先耗死谁。
可苏军几近弹尽粮绝,别处地区战事吃紧,弗拉索夫的部队得不到多余的增援,他们被德军重重包围。
最终,在最后一次突围过程中,弗拉索夫的指挥部被德军炮击,死伤惨重,弗拉索夫逃进森林中。
德军重金悬赏捉拿弗拉索夫。
弗拉索夫和身边所剩无几的士兵们来到游荡至一处村庄,向村长求助,村长将他们锁进木屋,然后去找德军告密。
当时依然还有一线生机,原本有一架飞机可供弗拉索夫逃走,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放弃了这条路。
弗拉索夫似乎下定了一个决心。
这个决定促使他选择了束手就擒,等着德军前来抓捕。
“不要开枪!我是弗拉索夫将军!”木屋门打开后,弗拉索夫举起双手对着德军喊道。
这场惨烈的战役中,有那么多的将领或英勇阵亡,或宁可饮弹自杀,也不愿被敌人俘虏,弗拉索夫主动被俘的消息一传出,顿时引燃了人们的怒火。
而这远不是弗拉索夫被钉在耻辱柱上最主要的原因。
据当时俘虏弗拉索夫的德军回忆,当时一路上,弗拉索夫总是在问,像他这样的将领是否会被枪毙。
弗拉索夫的问题属实有点多余,因为德军确实没有要杀他的打算——把这样一个敌军将领争取到自己阵营,可比杀了他划算。
投入敌营德军俘虏了弗拉索夫后,很快就派来了说客,声情并茂地解释了德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他们不是为了掠夺和侵占,而是为了将苏联人民从暴政中解救出来!
这样赤裸裸的狡辩行为,身为苏联人的弗拉索夫本该觉得无比愤怒,唾弃德国人虚伪可耻的嘴脸,但他并未反驳。
当对方询问弗拉索夫是否愿意与德军合作,一起反对斯大林政权时,弗拉索夫的回答是:“反对斯大林?好的。”
长期的战事中,多次意见的分歧,使得他对斯大林的印象也逐渐扭转,可以说是因爱生恨。
不过弗拉索夫打着自己的算盘。
跟德军一起反对斯大林,那他就是明目张胆地当了这个叛徒,这会为他招来无尽的唾骂,一辈子都要背负卖国贼的名声。
所以弗拉索夫希望借助德国人的力量,帮助自己建立起一个能够代表整个苏联的临时政府和武装力量,以此推翻斯大林的统治。
弗拉索夫同意合作,并很快被带到柏林,起草了一份公开信,呼吁苏联军民一起反抗斯大林。
这位昔日被苏联人民奉若战神的将领,选择背刺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沦为了德国人的舆论工具,为德国的侵略行径宣传造势。
铺天盖地的传单纷扬而下,几个月的大力宣传, 令苏军军心不断溃散,不断出现逃兵。
德军将这个免费喇叭用得得心应手,但对于弗拉索夫想要组建新政府的请求,希特勒从来不予理睬。
摆明了只想利用,用完就丢。
弗拉索夫也日渐焦虑,得不到确切保证,建不成新政权,那些已经有所动摇的苏联军民对他的信任也在快速流失。
他决定再去战俘营宣传一把,那里关押着无数苏联战俘。
面对弗拉索夫的宣传,有人动摇了,也有人斥他为“下贱的叛徒”。
到了1944年,随着德军的不断败退,弗拉索夫也迎来了机会。
最终,希莱姆说服了希特勒,希特勒默许了弗拉索夫组建一支“俄罗斯民族解放军”。
这支名义为俄罗斯民族解放,实则效忠德国的苏联伪军,主要军力由苏联战俘,和白俄流亡者组成。
随着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上不断告捷,德国连连溃败,弗拉索夫意识到,自己必须出手了,否则德国覆灭,自己的新政府也要完蛋。
1945年2月,“俄罗斯民族解放军”上了战场。
伪军与红军第一次在战场上正面交锋,前者的凶狠不比红军少,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战败,落到红军手中,对叛徒深痛恶绝的红军绝不会放过他们。
这支俄罗斯解放军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祖国,手上沾满苏联同胞的鲜血。
红军恨透了这些叛徒,一旦抓获,能就地处决,就绝不生擒。
主动投降不被接纳4月份,德军下令伪军进行反攻,然而苏军势如破竹,伪军无力抵抗。
最终为了自保,伪军将领不顾德军指令,率着手下部队脱离战场,径自奔往捷克,去找那里的弗拉索夫汇合,把德军统帅部气得直跳脚。
伪军在捷克汇合后,那时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正好在搞起义运动,准备跟德军打。
弗拉索夫一琢磨,觉得眼下是个好时机——如果伪军帮助捷克起义成功,那么事成之后,捷克政府一定会感激自己,还会提供避难所。
说干就干,“俄罗斯民族解放军”二话不说,直接扭头对着德军就打。
把德军气得暴跳如雷,边开枪边狂骂。
德军突然得知一个消息:苏军也在马不停蹄往布拉格赶,而且马上就抵达了。
大势已去的德军最终撤出了布拉格。
起义成功了,弗拉索夫自恃成了功臣,准备迎接布拉格人民的欢呼和鲜花,并安置好自己的军队。
结果第二天,苏联的军队就出现在布拉格城区。
弗拉索夫立刻恐慌起来,一边向苏军示好,表示让斯大林放心,自己一定不会再投向德军阵营了。
同时一边悄悄下令,让部队做好跑路的准备。
可是再多挣扎也没用了。
苏军向捷克政府施压,捷克没办法再给予弗拉索夫庇护。
5月7日深夜,“俄罗斯民族解放军”像条被驱逐的流浪狗一样,仓皇地离开了布拉格,没有想象中的欢呼和鲜花,只有命运未卜的惶惶不安。
弗拉索夫没有放弃,他打算撤进阿尔卑斯山,在那里静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当时机来临,他们将投入西方强国的麾下。
可惜美梦注定破灭。
伪军1师到达美军防区后,就被解除了武装,手无缚鸡之力。
而2师甚至还没跑到美军防区,就被苏军包围俘获。
伪军的空军部队投靠了美军,随即苏军向美方施压,要求他们立即将收容的叛军移交给自己处理。
弗拉索夫一听苏联来要人,立刻就向美方表示,如果美军真的把自己强制遣返回苏联,这样做就是违反了国际法。
他主动送上门,愿意给美方投降当战俘,但是美国却不愿意收了。
这支军队对于美方来说实在是烫手的山芋,一边是施压的苏联,一边是大扯国际法的弗拉索夫,明显还是苏联不好惹。
无语的美国最终做出了决定:美军不会接受俄罗斯解放军为战俘,但允许他们划分为小股穿越美军基地。
弗拉索夫立即意识到了美方的意图——美方不会为他们提供战俘的庇护待遇,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
反正人是放走了,再被苏军逮着就不关美国事儿了。
许多人自杀来逃避被遣返回苏联的命运,也有人坚持逃跑,最终依旧没能免于半路被苏军截获的命运。
1946年6月3日,弗拉索夫被遣送回苏联。
8月1日,弗拉索夫以及其余8名伪军领导人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
最终,弗拉索夫等人被处以绞刑,结束了他们充斥着背叛与谎言的一生。
而对他们的鞭笞远没有结束,他们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叛徒,永生都要被后世唾弃。
信息来源:
苗文韬. 苏德战争中的“弗拉索夫现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千里.沉重的历史 二战中的俄罗斯民族解放军小史[J].现代兵器,2010(06):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