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说媒(民间故事)


一天,范蠡从外地贩马归来,路过张家洼东北角一片坟地。时逢农历七月,骄阳似火。道路旁边的玉米叶儿被太阳烤得卷起一个个小圆筒儿。范蠡和伙伴们直热得汗流浃背,身上全湿透了。他们口干舌燥,饥肠辘辘,正想找片树荫乘凉,歇歇脚,顺便吃点东西。

“嗯?不好!”范蠡刚想坐在道旁休息,一抬头,突然发现前面一棵歪脖子槐树下,一个身穿浅绿色衣服的女子正在把绳子挽了一个套,套在脖子上,双脚一蹬地下的砖块,上吊了!

“快,快去救人!”范蠡一吼,几个箭步窜过去,飞起一刀割断绳子。“扑通”一声,那女子落地,嘤嘤啜泣起来。

众人把绳子从姑娘的脖子上解下,把她扶起来,范蠡等人这才看清:姑娘生得如此娇美,大眼睛、柳叶眉、瓜子脸,细皮嫩肉,犹如粉面桃花。

“姑娘,你天生貌美,为何行此短见?”范蠡不解地问道。

“几位恩公,你们不该救我呀!你们今天救了我,明天我还得去上吊,不如现在就让我死掉吧!”姑娘哭得像个泪人。

“姑娘,你有什么难处,不妨告诉我,你有什么想不开的?”范蠡劝解道,“普天之下,道路千万条,何必走寻死这条路呢?”

“恩公。”姑娘苦苦地摇着头,“即使给你说了,你也救不了我。恩公,求求你们了,还是让我去死吧!”

“可别这么想!”范蠡连连摆着手说,“这位姑娘,天下的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只要姑娘说出来,兴许我能为你解围呢!”

姑娘瞪大了一双杏眼,重新打量着面前这位白静、慈祥、相貌非比寻常的男子,随即掏出手帕擦擦泪水,说:“恩公,俺看你们都是好人,给你说了也无妨!”

接着,姑娘抽泣着,娓娓道来。

姑娘姓张,名叫巧云,年方二十六。她爹是本村大财主,名叫张喜贵,人称张员外。家有良田千顷,房舍百间,虽有三妻四妾,可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取名为巧云。巧云自幼聪慧过人,饱读史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巧云与在她家做长工的高三情投意合,两小无猜。高三打七岁就来张家做长工,先是给张家放牛、放羊、打猪草。高三生得聪明机智,手脚勤快,深得张员外喜爱。为此,高三更是感激不尽,拼命给张家卖力。再说张家小姐呢,见高三面目温存、心地善良、四肢发达,逐生爱慕之心。一次,高三的七旬老母亲患伤寒病,险些丧命。幸亏了巧云几次给高家送去私房钱,使得高母能够及时医治,才保住这条老命。对此,高三默默记在心头。

在张巧云进入二八妙龄那年。三月的一天深夜,张巧云打发丫鬟约高三在后花园里会面时,姑娘有意要把自己的终身许配给他,问高三愿不愿意。

高三一听,脑袋“嗡”的一下,瞪大了惊奇的眼睛。只见他怯生生地说:“小姐,这可不行,俺家境贫寒,配不上你呀!”

张巧云凑到他跟前,压低噪门,说道:“俺巧云也是个有骨气的女子,不论富贵与贫贱,只要情投意合,既便吃糠咽菜,心里也是甜的。反过来,虽富贵荣华,心不相投,虽吃山珍海味,可心里也是苦的呀!高三哥哥,俺这辈子看中了你,也就铁了心,你就带俺远走他乡,过清静的日子去吧!”

可说来也巧,张小姐跟长工高三私下约会的事,立时被张员外知道了。于是,他偷偷派二十几个家丁,把一对情人抓个正着。

随即,张员外喝令家丁把高三绳捆索绑,关进牢房。又派众家丁专门看住张巧云,不许她离开闺房半步。

高三家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刘氏,听说儿子被张员外关进牢房,吓得差点没有背过气去,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刘氏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来到张家欲找张员外评理,哪知被张喜贵破口大骂一顿:“你这刁老婆子,我不找你就算便宜了你,可你倒找上门来了。看你生的好儿子,平日里缺少管教。坏我门风,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不晓得锅是铁打的!但念你偌大年纪,暂且饶了你这条老命。哼!”说着,张喜贵一招手,众家丁蜂拥而上,把刘氏老太太推推搡搡,轰了出门。

当天夜里,恼羞成怒的张喜贵又指使家丁,一把火把高家的两间破草房烧了。幸亏刘氏老太太赶上起夜,拉起肚子来,半天没有离开茅房,才幸免遇难。

张喜贵火烧张家的消息很快传到女儿巧云的耳朵里。善良的姑娘气愤至极,捶胸顿足,她哭着对贴身丫鬟桃花说:“我爹爹真缺德,竟对高三哥家下此毒手!苍天啊,这叫我如何是好呀!”

站在一旁的桃花劝道:“小姐,你快别哭了,还是想想办法,救救高三哥这一家吧!”

张巧云抹抹眼泪,说:“桃花妹妹,你快给我想个办法呀!”

足智多谋的丫鬟桃花定睛思索了一会儿,低声对巧云耳语了几句。张巧云茅塞顿开,喜出望外,立即唤桃花说;“就这么办吧,你快去把家丁二愣叫来!越快越好!”

“嗯!”桃花开门四处张望一下,见院子里静悄悄的,便蹑手蹑脚一阵风似的消失在夜幕里。

不大一会儿,桃花带着一位穿青挂皂的男子来到张巧云的闺房里。只见那人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身高九尺,面目黝黑,鼻正口方,十分结实。那人见了张巧云躬身施礼:“小姐,您唤小的有何吩咐”?

张巧云欲张口,眼泪又涌了出来,泣不成声地说:“二愣哥,求求你,帮我放了高三,眼下我爹又派人烧他家的房子,叫他娘如何安身呀!”

“这?”二愣一惊,不知如何是好,面带犹豫。

“二愣哥,事情办成,俺绝不会亏待你的!”巧云哭说着,指使桃花用托盘端出一盘白银。“二愣哥,一点薄礼,不成敬意,你就收下吧!”

二愣平生哪见过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简直看傻了眼,半天才说到:“小姐,这么多银子,俺可不敢当!”可说着还是把银子收下了。不多时,桃花又拿出一个蓝布包裹,巧云接过来,递给二愣,哀求道:“二愣哥,这一百两白银,请你带给高三哥,让他远走高飞,快快逃命去吧!”

二愣别了张巧云,跟随桃花,拐弯抹角,从后门出了小院。此时,三更已过,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

天刚蒙蒙亮,张员外已经起床,正准备上厕所。这时,一个家丁慌慌张张地跑来:“老爷,不好啦,高三跑了!”

“跑了?”张员外一愣,随即训斥家丁道:“谁把这小子放跑了?嗯?真是狗胆包天!还不赶快给我追!”

为追赶高三,张家几乎倾巢出动,可追了半天,连个影子也没见着,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高三跑了以后,一心想着攀龙附凤的张员外日夜张罗着要把独生女儿嫁出去。风声放了出去,前来说媒提亲的人能踏破门坎。结果呢,张巧云连一个也没有看中。可固执的爹爹不死心,还是变着法儿为女儿说亲。老东西什么招数都用上了,哄、骗、吓、逼,可一点也不凑效,巧云就是不见。就这样,八年过去了,巧云宁死不嫁。

有一天,张员外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他苦苦哀求道;“好闺女,这回我给你说的这门亲,保证你满意。小伙子家有良田千顷,宝马千匹,他的舅舅在朝为官,我已经收下了人家的彩礼。明天,我把这小伙子请来,你偷眼瞧瞧,肯定成!”

第二天上午,果真有个陌生男人进了张家大院。楼上的张巧云隔着窗户观看,只见那男人狮子鼻,血盆口,一双三角眼冒着贼光,紫茄子般的大脸,全是横肉,肥厚的嘴唇憋憋着,大腮帮子鼓鼓着,圆不溜秋的大肚子腆着,如同凶神恶煞一般,让人一看就恶心。

当天下午,爹爹又来逼婚:“闺女,你觉得那小伙子怎么样。嗯?”

“啊呸!”巧云气得鼻子都歪了,脸色铁青,“我好狠心的爹呀,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那是小伙子?起码五十挂零了吧,倒是个老伙子!要嫁,你嫁给他吧!”

“你!”张员外压了压心中的怒火,说道,“闺女,那人是大了点,人也不太俊,可人家有钱有势的。”

“我看你是财迷心窍!整天算计着钱,钱,钱!反正,我死也不嫁!”

“死丫头,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就这样定了!”张员外心一横,气红了眼,便拂袖而去。

“就这样,我被逼无奈,只有走寻死这条路了!”张巧云姑娘从头到尾将她的不幸遭遇讲述一遍,使得在场的人无不给予同情和感慨。

“孩子,地上的路千万条,你年纪轻轻,聪明漂亮,又何必走这条路呢?我想办法总会有的!”范蠡安慰着张巧云。然后,长长舒了一口气。

“是啊,这位姑娘,你见到我们范老爷,就算有救了!”这时,马倌王贵兴插了一句。

范蠡捋一捋花白的胡须,眉头一皱,微然一笑,说道:“巧云姑娘,既然碰上了你,说明咱们有缘份。如果你相信老夫,就来听老夫安排如何?”

张巧云听罢喜出望外,跪在他面前“嘣嘣嘣”连磕三个响头。说:“恩公,小女子就听您安排!”

“哈哈!”范蠡站起身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便胸有成竹地说:“好,咱们一言为定!”

夕阳西下,满天云锦。张员外在书房看书,这时,一个家丁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老爷,门外有一位贩马的老者求见!”

“贩马的老者?”张员外推开竹简,不耐烦地瞪了家丁一眼,“一个小小贩马的有什么好见的?大惊小怪。不见,把他轰了出去!”

“老爷,”家丁急了,“老爷,轰不得呀,那马贩非要见您老人家,说有要事商议!”

“噢?”张员外一惊,抬起头了,看了家丁一会儿。不解地说,“有要事商议,一个贩马的,我与他素不相识,能有什么要事商议?”

“老爷,小的给轰了,可轰不出去呀。来了五六个人,还有几十匹宝马良驹在门口恭候呢!”

“噢?”张员外又是一惊,“那好,会客厅有请,看茶!”“小的明白。”家丁从地上爬起来,一溜烟似的跑了。

不大一会儿,范蠡等人跟随家丁来到会客厅。但见会客厅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六十挂零的老者,大耳有轮,鼻正口方,金簪别顶,穿绸裹缎。两个丫鬟,正用芭蕉扇“呼哧呼哧”地为他扇着风。

这时,家丁向范蠡等人介绍:“客官,这位就是我们张员外!”

范蠡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一揖到底,说道:“再下范某拜见张员外!”

只见张员外打量着面前这位客官,穿青挂皂、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面色白皙、身高丈二、威风凛凛,果然与众不同。他耷拉着眼皮,打着哈欠,说道:“这位客官,非要见老夫,意欲何为?”

范蠡目视一下对方,见这位身材矮胖的张员外如此傲慢,目空无人,心中很是不悦。但他把火气往肚子里压了一压,依然微笑着说:“老朽去东北贩马,见天色已晚,想借宝宅安歇一晚,明日即可登程,不知员外大人允许否?”

“嘿嘿,这点小事,何必非要见老夫呢。让家丁安排一间房子住下就是了,下去歇息吧!”说着,张员外头也不抬,起身便走。

“员外大人慢走,老朽还有一事相求。”范蠡摆摆手,又问:“大人贵庚了?”

张员外十分不快:“你只管下去歇息,管我贵庚不贵庚干什么?你我萍水相逢,这与你有何相干?”这老头说来也怪,还是没有正视对方一眼。

范蠡仔细打量着对方:“老朽平时懂一些卦术,常给人相相面,便知吉凶祸福。我观员外大人面色发青,阴气满面,必有大难临头!”

张员外闻听勃然大怒:“你这老东西,好不知趣!提出要在我家借宿一晚,念我今生心善好德,允许尔等住下。不料,尔等得寸进尺,满口胡言!老夫如今日子如日中天,哪来的祸凶?气煞老夫也!”说着,呼唤家丁:“把这等不知好歹的东西乱棍打了出去!”

话音刚落,站列两旁的家丁,面带煞气,如狼似虎,扑过去举棍要打。

“慢来,慢来!”范蠡见此情景,不慌不忙,捋着花白胡须,叹了口气说道:“想不到我范蠡吒咤风云,纵横天下,乐善好施,今天算是看错人了!”

话音未落,张员外突然打断他的话:“等等,你说什么?你说你是范蠡?就是那个协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了吴国的上大夫范蠡?”

范蠡微微一笑:“正是再下。”

“哎呀呀!老夫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张员外听罢,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态度马上缓和下来。便喝退众家丁,然后来到范蠡面前,大礼参拜。

范蠡随即还礼,说:“员外如此大礼,再下不敢当,不敢当呀!”

张员外又吩咐家丁:“给范先生等人看茶,要上等香茶!”他拉着范蠡的手,重新打量着对方,说:“范先生尚有经天纬地之才,决胜手里之韬略。不知哪股香风把你刮到寒舍来了,真是满院添锦,蓬荜生辉呀!哈哈哈!”

“哪里,哪里!”范蠡跟他客套一番,接着说:“员外膝下可曾有个女儿?”

“是啊,范先生怎么知道的?”张员外又是一惊。

这时,范蠡指着躲在马倌中的张巧云:“姑娘,出来吧!”

女扮男装的张巧云走出人群,来到张员外跟前,低头不语,泪水扑扑地往下落。

张员外大惊失色,疑惑地问:“你?这是为何?”

范蠡站起来,对张员外说:“员外,你甭着急,听我慢慢给你解释,是这么,这么……”

张员外闻听,不禁老泪纵横。说道:“丫头,想不到你性情这么刚烈。休怪爹爹逼婚,二十五六大的大姑娘,嫁不出去,爹爹能不着急吗?再说,那胡大,人是丑了点,年纪也大了点,可人家是这一带方圆百里的首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范蠡接过话茬:“有道是,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我先问员外大人,是巧云嫁人,还是你嫁人?”

张员外随口答道:“当然是巧云嫁人喽!”

“这就对了!”范蠡进一步开导他,“既然是巧云嫁人,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难道你就不让她作一点主吗?你能把一个黄花大闺女,许配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吗?”

“这个?”张员外无言以对。又说:“我已经收下人家的彩礼,这又如何是好呀!”

“这有什么为难的,退了彩礼就是了!”范蠡说,“倘若退婚,我倒认识一个小伙,此人学识渊博,才高八斗,貌似潘安,熟读兵书,日后必成大器!不妨给巧云姑娘介绍一下如何?”

“这个?”张员外若有所思,“退婚?退不得呀!那胡大有权有势,咱得罪不起呀!”

范蠡又说:“自己的女儿,自己不能作主,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呀!老夫倒有一计,保你心想事成。”“噢?”张员外急不可待地说,“范先生,你快说说,有何高见?敬请范先生教我。”

范蠡对张员外耳语几句之后,说:“你只需这么,这么……即可退婚,而且还能使那胡大满意,何乐而不为呢?”

张员外闻听大喜,急忙点头称道:“高,高,这叫金蝉脱壳。哈哈……”

按下范蠡怎么给张员外定计与胡大退婚不提,再说说王良洼的员外胡大。此人现年52岁,因为他右手比别人多一个手指头,因此,人送外号“胡六指”。他依仗着舅舅在朝为官,横行乡里,欺男霸女。为此,别人又给他送了外号“胡一霸”。

这一天,胡六指正在家里庆贺他52岁生日,邀请亲朋、名人、乡士无数。会客大厅,一下子摆了成百桌宴席。饭桌上碟盘、杯盏、山珍海味。这一带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

正在这时,管家侯春,人送绰号“二猴子”的人进来,慌慌张张地对胡六指说:“老爷,张喜贵的老管家张星求见。”

胡六指一怔,把举起的酒杯放在桌上:“张星来了有啥大惊小怪的,你小子接待一下不就了事了吗?张星是不是来报喜的?问他何时把那美人张巧云送过来!”

二猴子倒地便拜:“不是,老爷,张家是来报丧的,那张巧云上吊死了!让咱们派人去吊孝呢?”

“死了?”胡六指大惊,“妈的,真扫兴,老子今天庆贺生日,他却前来报丧。真他娘的会凑热闹!”这时,胡六指似乎又悟出点什么来,赶忙追问一句:“你说什么?张巧云上吊死了,这,这怎么可能呢?前两天还好好的。”

二猴子肯定地回答:“老爷,千真万确!”

胡六指有点半信半疑:“妈的,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这个时候死了!”他把酒杯一放,对众人说:“诸位,尽情地喝,尽情地吃,待我处理点小事,立马就回来!”

胡六指来到后院,牵了一匹“小白龙”,在四十几个家丁陪伴下,打马扬鞭,直奔张家洼。

胡六指来到张家洼村西头,只见一片坟地里围了黑压压的一片人,有的身穿重孝,哭声不止。

这时,张喜贵号啕大哭着来到胡六指跟前,招呼着:“胡爷来了,我的女儿死了!家门不幸……”

“妈妈的,人死了,还这么美。哎,该着不能跟我胡某成亲,真他娘的扫兴!”胡六指嘟嘟囔囔,把脸一沉,冲着张喜贵:“妈妈的,连个女儿都看不住,怎么能让她上吊呢?没用的老家伙,把彩礼退了!”

“嗯哪。”张员外吩咐家人把彩礼退了。

胡六指和下人接过彩礼,打马扬鞭,一溜烟似的走了。后面飞起一股黄色的灰尘。

望着胡六指等人远去的背影,裹在人群中的范蠡与张员外相视而笑。

接着,张员外大排筵宴。席间,张喜贵又提起为女儿说媒的事来。

范蠡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说道:“这门亲事就包在老夫身上了!”

张喜贵又问:“那,彩礼何时送来,不然,老夫还是寝食不安哪!”

范蠡笑了:“员外大人,彩礼马上就到。”说着他拍了拍手掌。

不大一会儿,范蠡随从对他耳语几句,范蠡笑着对张喜贵说:“大人,你朝门外观看!”

张喜贵等人铁屑趋磁般把眼睛投向门外,无不惊叹起来。

但见,门外一匹匹高头大马,头上戴着大红花,白的一队,青的一队,红的一队等等,一下子排成五队,每队五匹。

张喜贵惊叹着不知说什么才好,一个劲儿地唏嘘不已:“哎呀呀,哎呀呀,这么多的宝马良驹,这彩礼够重的,够重的。”他招呼手下人收下彩礼,直喜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农历八月的天气,秋高气爽,鲁西平原上的稻谷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青一色的范家大院东南角,那棵合抱粗的老银杏树上,喜鹊登枝。不多时,一顶花轿拥进院子,吹鼓手捧着唢呐,吹着欢快的曲子,显得格外热闹。在堂屋门口,花轿落地,人们抬出新娘。新郎董三胸戴红花,青巾罩头,青袍裹身,显得特别精神。接着,新郎、新娘开始拜天地,在拜高堂时,由于董三父母双亡,他着急地拉着范蠡的手说:“范伯,您老坐在前面,就做我们的高堂吧!”

范蠡忙摆摆手:“这可不行,我怎能做你的高堂呢?”

董三急了:“今天,你就是我们的高堂,是你收养了我,没有你,哪有我董三的今天!来来来,请接受我们一拜吧!”

在众人要求下,范蠡见难以推辞,只好坐在前边:“那,我就做一回高堂吧!”

为贺喜,范家大摆筳宴,亲朋好友前来庆贺暂且不提。但说,酒席散去。在新婚洞房,董三用小棍挑开新娘的头红,不觉惊喜若狂:“巧云,原来是你?”

张巧云也惊喜不迭:“高三?真的是你吗?我不是嫁给董三了吗?怎么会……怎么会是高三哥,你还活着?我这不是在做梦吧?”说着,她忙伸手咬了一下自己的左手小手指,发觉很疼,这才明白过来。她哭了,是喜极而泣。她一下子扑在董三怀里……

董三也哭了:“巧云,从今天起,我就是高三,再也不叫董三了!”他又一想,忽然说:“巧云妹子,天下的事怎么会这么巧呢?还得感谢上苍啊,老天爷有眼啊,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张巧云望着高三,说:“高三哥,快说说,你是怎么过来的,怎么又到了范先生家里的?”

“……那天夜里,二愣把我放出来后,我举目无亲,我和我娘,抱头痛哭了一场。心想,天下之大,哪儿有我们穷人的活路呀!于是,我背着娘,没有目的,一步一步往前走,沿村乞讨为生。一次,我们娘俩来到一个大户人家,主人姓范,他见我们母子很可怜,又见我要到饭时,先给娘吃,他感动了。说我真是个孝子!问我愿不愿意在他这里干点零活儿什么的。我怕再被张员外抓去,就隐姓埋名自称董三。一听这家主人要收留我,我和娘连忙跪地给他磕头感谢……就这样,我在范蠡先生家住了下来,给他做了马倌。几年后,我娘去世了,是范先生厚葬了我娘,范先生的大恩大德,我变牛变马也报答不完啊!”

张巧云又问:“高三哥,八年前,我托二愣哥带给你的一百两银子,你收到了吗?”

“这个?我不曾见过呀!”

“这个二愣……”

半年过去了,小日子平静如水,高三夫妇百般恩爱,如糖似蜜。

然而,有一天晚上,范蠡把高三夫妇叫到自己的会客厅里,为他们沏了一杯龙井茶,说:“我说,高三啊,你们结婚已有半年多了吧!”

高三点了点头。

“你这只雄鹰如今翅膀硬了,不能总在我这只笼子里趴着呀,应该冲上蓝天,振翼高飞了!”

高三一惊,不解地望着范蠡,说:“范先生,我不想离开你,我想永远跟着你!”

“这?这哪成啊!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善骑射,熟读兵书,日后必成大业。我岂能永远把你关在笼子里啊?你和巧云姑娘走吧,到发挥你们作用的地方去吧!”说着,范蠡从抽屉里拿出事先写好的书信递给高三,“不必说什么了,明天就启程吧!”

第二天一大早,范先生为高三夫妇准备两匹快马,把他们送出城去。

高三和张巧云依依不舍地向范先生拱手道别:“范先生,您多保重!”然后挥马扬鞭,绝尘而去。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景,范蠡长叹一声,捋着胡须,自言自语道:“美哉!妙哉!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若干年后,高三成为齐国的一位上将军,为协助齐王完成霸业立下汗马功劳……

评论问答

从前,都梁古地-津里,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母亲帮人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打麻线、编芦席糊口度日。儿子王小二七八岁就帮人放牛,十来岁打鱼摸虾,十五岁时拜师学徒,十六七岁时在门口搭了个席棚开了面馆。这母子俩,母亲心地善良,儿子忠厚老实,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一代代人..

很久以前,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一岁多一点儿父亲就因病离开了人世,母亲怕朱耀宗受到继父的虐待,硬是没有改嫁,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朱耀宗从小就聪慧过人,喜欢读书。母亲见儿子是个读书的料儿,就用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请了一个名叫张文举的教师来家里给儿子教书。张文举也是个穷书生,但他..

天津城也叫算盘城,城墙东西长,南北短,俨然是一只大算盘。天津的算盘城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明朝的刘伯温在北京修了里九外七的都城以后,看到北京三面环山,惟独南侧一马平川,好象营门大敞;又看到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个水陆要冲,盐粮集散之地,正好拱卫京门,便决定在这里也筑一座城。刘伯温带领一批..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隋炀帝即位后,任杨素为营作太监,令宇文恺主其事,修东变京,建宫殿,辟西苑,诏天下诸州献草木、花果、奇禽、异兽。河北易州进牡丹二十箱,尽植西苑。西苑周二进里,内建海渠、缘渠十六院。为便于炀帝和三妃、九嫔在御花园观花,特修望花楼一座,名曰玉凤楼。楼高三丈三尺,长七百余丈,尽是青石结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很爱好养花,人们便送他一个外号,叫他“花相公”这花相公的花园正靠着大马路,南来北往的人看了,都夸他的花养得好。花相公听了,心里也喜滋滋地直点头。一天早上,花相公正在花园里浇花,忽然,从园口走来一个白胡老头。花相公笑着走上前,问道 :“老爷爷,您 看我这花园怎..

民间故事通常是口耳相传、代代传承、逐步增添而成的,代表一个民族真正的文化背景、民风特色和价值观,后来国家成立以后,刻意妆点涂抹的虚伪形象架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四年级简短民间故事,欢迎查阅。四年级简短民间故事1相传,薛河上的西仓桥,是在明朝时候兴建的。这座三孔石拱大桥,..

康熙皇帝下南,来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到处游山玩水,吟诗题字,自称是个风流皇帝。一天,他要到灵隐来耍子了。灵隐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惊又喜,连忙撞钟击鼓,把全寺三百多个和尚都召集拢来。和尚们披起崭新的袈裟,头顶檀香,手敲法器,嘴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赶到三里路..

万历年间,一个叫孙万胜的人,继承了父亲的家业,成了湖州城里的大财主。孙万胜自幼好赌,父亲在世时,还多少有些节制,不过输点小钱,如今父亲一死,没了管束,便尽着性子,整天泡在赌场里,短短半年时间,几乎把偌大的家业输光了。这天,孙万胜与人豪赌,输掉了最后一块田产,情急之下又把房屋押上,..

古公亶父老了,他准备卸位了,这天晚上,他和王妃太姜商议,他说:“王妃啊……”说着咳了几声,顿了顿又接着说,“我们的这三个儿子,长子太伯,二儿虞仲,三儿季历,你说谁继位最合适?明天早朝就要议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季历登上王位古公亶父展开两张画像说:“昌儿,你的两个大伯都是为..

本内容由吕产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范蠡说媒(民间故事)是一篇由吕产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吕产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1922.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