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书呆子误国的典型案例,没有老师宋濂的一半能力
中国历史很长,也非常重视史学,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个副作用,那就是,但凡是能被史书记录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物,很多人看了史书之后,感觉这个人很一般,自己也可以,但实际上,这里面还差着十万八千路。
这里面流毒最深的就是,把人中龙凤万中无一的事情,当做是自己也能做成的事,这其中文人心目中,姜太公诸葛亮就是非常典型的错误效应。
姜太公和诸葛亮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长期没有从政经验,一出山就是指点江山,挥挥手就能改天换地的那种,以至于很多读书人,都自命不凡,以为自己也有这样的能力,只要多读点书,能力自然就有了。
方孝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读书好苗子,以至于姚广孝都说他是读书的种子,当年老爹因为空印案被杀,而他则小就有神童的美誉。
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方孝孺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而且还成了宋濂的学生,有了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方孝孺被人推举,有了两次面圣的机会。
洪武十五年被举荐,朱元璋接见了方孝孺,给予很高的评价,没有用他,洪武二十五年,经别人再去举荐,朱元璋又见了方孝孺,聊过之后觉的这是个人才,但还是没用他。
但是对太子朱标说,这是个人才,你可以一直用他,这话当然也被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知道了,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没有把帝王术好好交给儿子和孙子,只是随便夸一夸这个书生,居然就被孙子深信不疑。
朱元璋为什么不用方孝孺,原因很简单,觉得方孝孺很一般,也许方孝孺读书很厉害,但是做官治国,肯定不行。
方孝孺十岁的时候,大明已经建立,可以说是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对残酷斗争岁月,完全没有概念,跟他老师宋濂不一样。
宋濂是长期处在残酷的战事和斗争环境中,一生谨慎,知进退,懂官场,更能明白老板的心思,但这些具体的经验方孝孺都没有。
朱元璋真想为儿子储备人才,就应该早早的让方孝孺在官场上历练,但两次亲自面试,都没用方孝孺,这传达的信息已经很明显了,只不过是话说的比较好听而已。
但方方孝孺哪懂这个,他以为自己就是姜太公就是管仲,就是诸葛亮,现在虽然蛰伏,但一旦出山,定能改变乾坤。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做官经验的人,对天下大势的把握,完全是从书上看来的,从别人嘴里听到的,就以为自己有能力指点江山,关键朱允炆还真的就信了。
朱元璋刚一咽气,朱允炆就迫不及待地把方孝孺召到自己身边,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诗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完全实现了读书人最高的理想,作为一代帝师,指点这大好的河山。
读史让人明智,这话不假,但也得分什么场合,历史上有很多的经验教训,都可以借鉴,你看别人故事的时候,总觉得别人很傻,但殊不知自己也会成为历史故事的一部分。
方孝孺是好的读书种子,当然知道历史上藩王作乱,给国家造成过多少危害,因此削藩就成了朱允炆团队最重要的任务。
可惜的是,方孝孺没有实际的经验,皇帝又是少不更事,根本真不知道如果让国家正常运转,以为几个文书,几道圣旨,代表着正道的皇权,就能完全压制那些藩王,关键此前所有的历史经验都告诉他,这样做是可行的。
见了圣旨之所以要磕头,是因为背后有大刀长矛做支撑,朱允炆的核心团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削藩计划,不能说他们不用心,也是先易后难,温水煮青蛙,但他们几个都太心急了,面对前所未有的机会,朱允炆跟方孝孺一样,都急于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儒家做事,从不计较后果,讲的是,只要认准是对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九死而尤未悔,儒生可以不计较,但建文帝和大明朝,必须要承担决策失败带来的巨大风险。
方孝孺的忠心肯定没问题,要不是他最后被残忍杀害,可能对他的评价会差很多,事实上他就是一个没行政经验的官僚,突然把他放到高位上,最不好很正常,不过位置越高,代价越大。
关于方孝孺,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