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李陵降匈奴,很多人只知前半段历史,后半段真相教科书却没说
汉武帝以司马迁为李陵游说为名,判司马迁腐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初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怀念的是汉朝名将“飞将军”李广。李广在边关为太守时,匈奴非常惧怕称之为“飞将军”,几年不敢犯边。可谁曾想,他的孙子李陵,却因投降匈奴留下了万世骂名。尤其是宋末元初章回小说兴起后,“杨家将演义”在大众中的流传,其中有杨业碰碑一节;描写北宋名将杨业被辽兵围困狼牙谷不愿投降,大义凛然,碰李陵碑而亡,更反衬了李陵兵败变节的行径不为人耻,使得李陵变节的恶名流传更为广泛。
为了使读者了解李陵变节的情况,现将汉书中李陵兵败的故事译录下来(见《汉书.李广苏建传》)供读者阅读分析。
汉武帝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宠妃的哥哥)率三万骑兵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武帝下诏给李陵,准备让李陵负责贰师将军的辎重。在未央宫武台殿李陵磕头请战:“臣所率屯边军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能擒虎射雕。愿自挡一面,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不使匈奴专门对付贰师将军。”皇上说:“将军不喜隶属别人,但我发兵太多,没有骑兵给你。”李陵答:“不需要骑兵,臣愿以少击众,以五千步兵奔袭匈奴王庭。”皇上壮其志同意李陵的请求。因此下诏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军在半路迎李陵军。博德以前为伏波将军也不愿为李陵属下,上奏说:“现在秋天,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李陵屯驻至春天,将率酒泉,张掖的骑兵各五千人,同时袭击东西浚稽山,必可擒虏。”奏章上后,皇上大怒,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战而教博德上书,于是下诏给博德:“我想给予李陵骑兵,李陵说‘想以少击众。’现在匈奴进入西河,令你引兵到西河,挡住钩营之道。”下诏给李陵:“以九月出发,军出遮虏鄣(关名)。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察匈奴。如果没有见到,就随浞野候赵破奴从原道到受降城休养士卒。同时派驿骑传书报告。为何要博德上述春天再战。”于是,李陵率其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关,步行三十日,至浚稽山驻营;绘图所过山川地形,派麾下骑兵陈步乐,还都报告。步乐被召见,汇报李陵所率将士愿出死力的情况,皇上非常高兴,封步乐为郎官。
李陵到了浚稽山与匈奴单于相遇,匈奴骑兵三万围李陵军。军驻两山间,以大车为营。李陵率将士出营外列阵,前行执戟盾,后行执弓弩,下令:“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止。”匈奴见汉军少,直冲至营前,汉军短兵相接,搏战进攻。千弩齐发,匈奴应弦而倒,匈奴往山上逃走,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部落八万余骑兵攻李陵军,李陵且战且走,南行数日,到达山谷中。因为连续战斗,士卒中箭伤,有三次箭伤者坐车,两次箭伤者驾车,一次箭伤者持兵器作战。休战时,李陵问部将:“我军士气稍衰而鼓不起来是何原因?难道有女子吗?”原来李陵军开始出发时,有关东群盗的妻子被徙边的;随军为汉军士卒妇人,大都藏在车中,被李陵搜得,全部杀了。第二天再战,斩敌首三千。再引兵向东南,按照故龙城道撤退。四、五日,抵达大泽的芦苇中。匈奴从上风处放火,李陵令军士也放火自救。南行至山下,匈奴单于在南山上,令其子率骑兵攻击李陵军,李陵军利用树木,步战于树木之间,又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向山下逃走。当天捕得俘虏无数。俘虏交代:“单于说‘这是汉朝的精兵,攻击不能胜,日夜引诱我向南已近边塞。难道有伏兵么?’诸部落酋长都说:‘单于亲自率数万骑兵击汉军数千人不能灭,以后无法再派边臣,使汉朝越轻视匈奴,我们在力战山谷间,得四、五十里平地。如果还不能破汉军,我们就撤军。’”
当时,李陵军也很危急。匈奴骑兵多,鏖战一日冲杀数十回合,又斩杀敌虏两千余人。匈奴形势不利,准备撤退。就在这时,李陵军中有一军候管敢被校尉所羞辱,即逃至匈奴,并告诉匈奴:“李陵军无后援,箭矢已用尽。只有李将军麾下以及成安候韩延年部下各八百人为前锋,以黄色和白色为旗帜,只要用精锐骑兵射之即可破。”单于得到管敢的消息大喜,命令骑兵并力猛攻汉军,并高叫:“李陵、韩延年投降!”并挡住去路,急攻汉军。汉军守在谷中,匈奴在山上,四面围射,箭如雨下。汉军南行,未到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箭矢皆用尽。当即弃车撤退,军士还剩三千人,砍下车辐持在手中,军吏持短刀,到鞮汗山后进入峡谷。单于挡住后路,沿山抛下垒石,士卒死伤很多,无法行走。黄昏后,李陵便衣出营,并制止左右说:“不要随我,大丈夫独取单于之首。”很久,李陵还营叹息:“兵败,只有一死了。”部下说:“将军威振匈奴,是天命不济。以后再找途径归汉。比如浞野候被匈奴所俘,后逃之归汉,天子仍然客气待他,何况将军呢。”李陵说:“你们不要说了,我不死不是壮士。”于是,砍折旌旗,把珍宝埋于地下。李陵叹息道:“再有数十箭矢足可以突围了。今天无兵再战,天亮后将坐以待俘,现各自散去,如侥幸逃脱则归报天子。”令军士每人装二升干粮;一片冰。并希望突围到遮虏鄣关的人相互照应。夜半时分,击鼓催起军士,鼓不响。李陵与韩延年都上马,壮士有十余人跟随。匈奴骑兵数千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叹息:“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匈奴。士卒分散,逃脱到关塞的有四百余人。
李陵败处离关塞百余里,杀声都可以听到。汉武帝想要李陵死战,召见李母及其妻子,令相士察看面相并无死丧之色。后闻李陵投降,皇上盛怒。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言李陵有罪。皇上问太史令司马迁;迁大声说:“李陵孝敬双亲;守信于士兵,常奋不顾身以从国家之急,这些素质是平时所积累的。李陵素有国士风度,如今战事一有不幸,平时以身保李陵妻子之臣,就随风而曲罪其缺陷,真令人痛心。李陵率步卒不满五千;深入匈奴戎马之地,压制数万之师,匈奴救死扶伤,自顾不暇,只能把会用弓的人都召来围攻。李陵转斗千里,弹尽粮绝,道穷途尽;士兵用空拳,冒白刃;向北争斗与敌同死,这样得到士卒出死力,虽然古之名将也不能及。虽兵陷战败;但其所杀败的匈奴骑兵也足以彰显于天下。李陵之所以不死;是想在适当之时立功报汉。”
皇上以司马迁诬妄,想贬沮贰师将军,为李陵游说为名,判司马迁腐刑。
过了很久,皇上后悔没有救李陵;说:“李陵当时发军出塞,就应下召强弩都尉,命令迎军。由于是预诏,使得博德老将产生奸诈,出塞不至。”于是,派遣使臣犒劳赏赐李陵余军逃回者。
李陵在匈奴一年多,汉武帝派因杼将军公孙敖率军深入匈奴,迎取李陵。后来,敖军无功而返。并奏曰:“捕得活口说‘李陵教单于备战,以防汉军’,所以,臣无所得”。皇上闻言,斩李陵全家;母弟妻子皆被杀。后来,汉派遣使臣出使匈奴。李陵问使臣:“我为汉率步兵五千横行匈奴;以无救兵而败。有何负于汉,而杀我全家。”使臣说:“皇上闻听李少卿教匈奴用兵。”李陵说:“那是李绪,不是我。”李绪本是汉塞外都尉,守奚候城。匈奴进攻,李绪降。而单于以客人待李绪,常坐李陵上方。李陵痛恨李绪;其全家被诛是因为李绪的原因,故派人刺杀了李绪。
这就是汉书中记载的有关李陵降敌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明末一起冤案:大将军袁祟焕被敌人的离间计污为叛国,而遭凌迟处死,自毁长城的故事。
其实;一个朝代,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在对待一些问题;处理一些问题时,应该认真调查,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切忌轻率。否则,小则个人沉冤,家庭受辱。大则政策曲扭,国家动荡。这一教训是任何时代都应记取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