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到底有多帅?他打仗为什么要戴面具?
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在中国古代美男中地位最高,也是死得最冤的一个人。关于兰陵王的故事,历史上有很多演绎。那么,正史中是如何记载的呢?
兰陵王是高澄的第四个儿子,据《北史·齐宗室诸王下》记载,“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在高澄的六个儿子中,只有高长恭的母亲没有被记录下来,可见,他的母亲身份非常低微。
在子以母贵的封建社会,高长恭因为母亲身份低,大概从小也受尽了兄弟们的冷眼和不公正待遇,这也形成了他低调的性格。
不过,高长恭的作战能力在北齐是毋庸置疑的,他用事实告诉人们,他行。“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
让高长恭流传后世的一次战争发生在公元564年。这一年的冬天,洛阳被北周的十万大军围困,形势非常危险。高湛发布紧急命令,让全国各地的军队去解洛阳之围。
援军仅突破了北周的第一道防线就停下来,因为实力不足,接下来的防线他们无能为力。洛阳城内的守军看到城外这一切不禁心生绝望。
就在这时,他们忽然看到,从北齐军队中冲出一员大将,他带着五百士兵冲向北周的千军万马。这位将军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带着一个面目狰狞的面具,那面具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面具的震慑力,加上将军的勇猛,他率领的五百士兵居然在北周军队中杀出一条血路,冲到洛阳城下。
城内的守军不知道戴面具的将军是谁,不敢贸然开门。当将军摘下面具,城内守军一片欢呼,原来是兰陵王高长恭来了。
高长恭打仗为什么要戴面具?因为他长得太美,有女性的阴柔美,这样的人在战斗中会被对方轻视。为了震慑敌人,高长恭让人打了一副面目狰狞的面具,只要打仗就戴上它。
当守城的士兵打开城门,和高长恭的援军汇合,又一起杀向北周军队。北周军队大败。
“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 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芒山大捷后,高长恭的威望一下子提升了很多,大家在《兰陵王入阵曲》的音乐中感受着胜利的喜悦。但是,有一个人却表现出担忧。他就是北齐后主高纬。
高长恭威望太高,让高纬觉得这对他的皇位是一种潜在的威胁。高纬对高长恭的一次谈话,让他对高长恭更加忌讳。
“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 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在高纬看来,国和家都是他的,高长恭说“家事”,莫非他有夺位的非分之想?
高长恭大概也感受到了高纬对他的猜忌,于是,就用贪财来诋毁自己,表示自己没有窥伺皇位。在攻打定阳时,高长恭“抢”了很多钱。其实他根本不缺钱,但他必须这样做,他在做给高纬看。
对于高长恭的“贪财”,有一个人看出了门道。他给高长恭支了一招:在家生病,不再参与朝政,更不要出兵打仗。高长恭采纳了。可是,皇族的人,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
“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 ‘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
高纬虽然忌讳高长恭,但在军事上还是离不开他。而高长恭为了保住性命,居然盼望自己生病,生了病也不治。可是,即便是这样,高纬还是容不下他,最终赐给他一杯毒酒。
临死前,高长恭感慨地对妻子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这个疑问,其实是对高纬、对上天发出的。功高盖主,在高长恭这里成了他死亡的原因,但没有人告诉他。
高长恭的威望,不仅来源于他的善战,还来源于他的善心。
“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一个王子,能做到和士兵共享胜利果实,这是难能可贵的。
“尝入朝而出,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
高长恭入朝工作,出来后只剩下一个随从。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对下人很温和,不然,人们不敢偷跑。
史上第一美男子就这样含冤而死。他死后,最高兴的是北周皇帝,因为他少了一个能打仗的对手。而北齐,也就是这样一点点自毁长城,最终被北周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