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过人的小霸王孙策,遇害之后,为何没有把位子传给亲生儿子?孙策的儿子 被孙权害死的
才智过人的小霸王孙策,遇害之后,为何没有把位子传给亲生儿子
孙策遇害之后,把皇位传给了弟弟孙权,而不是他的儿子。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是其实这才是小霸王孙策的聪明过人之处。内在条件,孙策之子尚年幼,二来孙权是有能力的而且有野心;外在的条件,是很多人还不服孙策的统治,一旦有什么变故将会国家动荡。
首先,孙策知道自己孩子还太小了,肯定没办法守住他打下来江山。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再加上,如果幼主继位,肯定是需要皇后垂帘听政来辅佐。这样很容易造成外戚干政的结果,再加上后宫一般与宦官联系较为密切,再出现宦官干政,东吴就完了。
其次,就要说孙权这个人了。孙权这个人性子沉稳,做事谨慎。孙策很了解自己的弟弟,他知道孙策绝对不是一个亲王就很可以打发的。当时的情况下,传位给孙权是最好的结果。否则,一意孤行非要立自己的儿子,有可能改造成孙权篡位,到时候联自己儿子都要死于非命了。
孙策在临死之前对孙权说的原话,“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其实这是对孙权的忌惮,侧面提醒孙权要善待自己的子女。
另外一点,是孙策虽然打下了江山,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服从孙策的统治。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绝对不是自己年幼的儿子可以统治的。综上几点,可以看出孙策还是聪明过人的小霸王,分析的清清楚楚。
孙策的儿子被孙权害死的
不是。
孙策(175—200),字伯符,富春(今富阳)人。孙坚长子。以“少年英杰”著称。孙坚初兴兵,即由策扶持母亲携带弟妹寄寓江淮。与周瑜结为生死之交。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称帝后顾虑到自身后代是否能享有帝业,仅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并与国家象征的皇帝宗庙有所区隔,另外为孙策立庙于建业,为了淡化孙策之子孙绍年长于孙权长子孙登的太子策立问题,对于孙绍及其后继者孙奉的册封也仅止于侯爵,起初孙绍被封为吴侯,后其爵位为太子之子孙英取代,孙绍改封为上虞侯。
暂时未查到孙绍之死与孙权直接相关的证据。孙绍之子孙奉死于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孙皓之手却是事实。孙奉在父亲孙绍死后,继承上虞侯爵位。吴末帝建衡二年(270年),民间有传闻孙皓已死,说孙奉或章安侯孙奋其中一个会当上皇帝,孙皓知道后诛杀孙奉。
扩展资料
孙策
孙策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都愿意为他效死。他又严申军令,不得掳掠民间财物,受到百姓的欢迎。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孙策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据势力,占有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扬州的广大地区,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
孙策善于采纳他人建议,进攻会稽太守王朗时,他采纳叔父孙静的建议,谎称兵士腹痛,摆出一副士气衰弱、无法抗战的柔弱病态,而孙策却趁王朗麻痹大意,夜袭王朗属地高迁屯,斩杀王朗大将周昕,并占领会稽。
孙权
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孙权注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即开始推行屯田。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
孙权为人节俭。虽然称帝迁都建业,不建新宫殿因陋就简沿用旧将军府寺为宫,至赤乌十年(247)腐朽损坏后仍仅以武昌宫加以重建,可见其爱惜民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