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即佛,乃佛所说,可佛为何,禁汝同居岂非避佛而于门外乎本隐士略有小疑,独请佛教解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是表达什么意境
万物即佛,乃佛所说,可佛为何,禁汝同居岂非避佛而于门外乎本隐士略有小疑,独请佛教解惑
善哉善哉,吾同汝说:佛不曾禁汝,亦不曾禁天下人。天下人自禁耳。汝不意独居,无人缚。佛言之戒,随汝自由。何谓之佛禁汝焉?况乎汝不闻佛曰:未曾说一法,亦无佛法?佛曾谓之:万物皆有佛性,神通具足。汝可曾使神通?只因世人颠倒,五阴障碍,贪着爱欲,业力深重,善根浅薄,不愿出离生死苦海。轮回无尽,不曾闻佛,亦不信佛,亿劫难闻。今我得闻,信受奉行,求出有期。愿汝闻之,亦能信之,欢喜持戒,修佛法门。修菩萨道,广度众生!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三世诸佛!南无三世诸菩萨摩诃萨!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是表达什么意境
表达的意境:
不俗即仙骨,是为人有不随世俗逐流的心性,乃仙人风骨。
多情乃佛心,是指众生与佛同等,多情即是尘,有尘才能悟破,才会成佛。多情是修成佛果的种子。
出自:
一说出自林散之。传说是白云山能仁寺中的11幅对联之一,本作“不俗是仙骨,多情乃佛心”,清人任颐(1840~1896)行书对联改上联“是”为“即”,从此便作“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传世。其语虽浅,其旨却深。
具体解析: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指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
菩萨则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有情的另外一个意义是说,一切众生,本身是有灵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
有情者,指一切有感情、意识的生命,并非是普通的“情”,而是爱心,慈悲心,欢喜心,离开了情,也就无所谓众生。
佛的出家弟子们,离开人世间妻儿、父母、家庭,这种出家众叫做大比丘众。在佛教经典中的出家众,归类到小乘的范围,他们离开人世间的一切,专心于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弃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罗汉的境界。远离尘世,自然成就仙人风骨、佛祖心肠。
扩展资料:
林散之的个人简介: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美,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有《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