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帝王李煜的“错位”人生
978年8月13日,一代才子帝王李煜死于北宋京师。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今天,让我们阅读这篇文摘,走进南唐后主李煜的一生。
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他即位时,南唐国势已衰,宋朝正在虎视石头城。
李煜做了15年皇帝,在位期间对北宋卑躬屈膝,不断以金帛珠宝结宋朝皇帝的欢心。
这15年实际上是胆战心惊,为小国存亡忧虑不安的15年。李煜虽做了皇帝,但实质上仍然是一位风流才子。
他自幼聪慧,多才多艺,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他虽没有帝王之才,却和其父一样,迫于绍袭而勉为人主。
他不堪寂寞而烦忧的君王生活,把一腔感情倾注在国后周氏姐妹身上。
在当时国运日蹙的环境下,李煜有为君无策的难言苦衷,只得寄情于爱后,唯以美人安慰自己空虚的心。
降宋以后,从皇帝宝座跌入囚徒的深渊,过的是“日夕以泪流面”的日子,那痛苦更是难言了。
李煜作为君主是个失败者,然而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则为历代帝王中所罕见,尤其是他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词被公推为晚唐五代词中最杰出之作。他的前期作品承晚唐以来的“花间派”词风,大多写宫廷享乐生活,但绘情绘景十分真切,描述人物,丝丝入扣,非常生动。
后期作品多写亡国之痛,感叹身世,怀念过往岁月,有浓厚的感伤情绪,但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撼动人心。
其代表作《虞美人》与《浪淘沙》词,突出表现了他对“故国”、“江山”的痛念,把他从皇帝到囚徒的悲伤,表现得分外真切和沉重,感情强烈激越,撼人心魄,催人泣下。
词中的“雕栏玉砌”与“小楼”作鲜明对比,春水向东流,如泣如诉,悲切凄凉,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积郁与悲愤,为国破家亡而痛哭流涕,情真意挚。
这两首词其中包蕴着的内容有许多是不容易表达明白的,但读起来竟像是脱口而出,随笔写成,看不出一点选词炼字的痕迹,显示了他的不凡的艺术功力。
李煜本无经国之才,对安邦治国一无定见,具有高超的文学才华而无政治才能,面临的又是强大的正在完成全国统一大业的宋朝。
他不是个暴君,并且能够自悔、自责、自痛,但是他的不明是非,不能审时度势、怠政误国,也是不容宽恕的。
李煜的这些特点,构成他的悲剧风流帝王形象,但他作为五代时期词坛最耀眼的星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冲破了“花间派”的藩篱,开创了一个词史上的新时期,是辉煌宋词的开路人。
王国维评论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四史名篇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