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84周年:黑白光影中的祭忆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碑。(资料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新社南京12月12日电 题:南京大屠杀84周年:黑白光影中的祭忆

作者 杨颜慈 朱晓颖 申冉 钟升 徐珊珊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历经家难、城劫、国殇,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黑暗一页。

84年过去了,至暗时刻不曾遗忘。在黑白光影的折射下,祭忆的脉络日臻清晰。幸存者、海外华侨华人、中外学者、志愿者等群体以不同的方式“打捞”这段记忆,发出同一个声音:我们要和平。

谈及这段黑暗的历史是如何走入西方主流社会的视野,张纯如是绕不开的。

图为2005年9月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张绍进(左一)、张盈盈(左二)夫妇为他们的女儿张纯如的雕塑揭幕。(资料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12月12日,在位于江苏淮安的张纯如纪念馆内,一场以“勿忘历史 记忆传承”为主题的云端连线跨越太平洋,连起黑夜与白昼。加拿大、美国等地华侨华人共同传承记忆,祈愿和平。

“南京大屠杀战争记忆在代际的传承尤为重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通过视频阐述了传承历史记忆的意义。正是通过父母,张纯如第一次知道了南京大屠杀。

1995年7月,张纯如从美国只身到南京进行实地走访,著成《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书中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改变了西方世界长期遮蔽南京大屠杀的现状。

2004年,正在美国求学的德国人罗克经中文老师推荐读了张纯如的著作,震惊于书中描写的惨剧。罗克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将其作为研究课题。

图为位于南京小粉桥的拉贝故居。(资料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全世界对二战时的犹太大屠杀非常了解,但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我想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个课题。”如今,罗克成为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研究员。

历史真相穿越洲际与大洋,跨越黑暗与白昼。

到了2015年,这段民族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遗产。时光留下的阴影,在众人努力下,渐渐化为和煦的暖光,照耀着和平前路。

身为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的工作人员,每年12月是李雪晴最忙碌的日子。

李雪晴要帮助健在的老人守住这段记忆,更要抚慰历经劫难的心灵。幸存老人每每提及这段惨痛历史,常常老泪纵横,但最后都会反复念叨:“要和平,一定要和平”。

图为一位老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参观。(资料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年轻一代正用网络“时光播种机”,将这段黑暗历史凝聚成象征和平的白光,洒遍世界各地。

“95后”工作人员赵美娜是其中一员,她尝试利用网络向全世界的人们讲述历史真相,寻求和平路径。“传播和平理念并无国界,构建和平环境亦需久久为功。”

黑白光影下,不停响起的是祭忆的声音。

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体来说,每年此时,百感交集。往事并不如烟。

“我已经老了,但是只要我能动,就一定要站出来讲这段历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说。

图为1927年出生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资料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1927年出生的葛道荣如今年逾九旬,膝下子孙满堂。10岁时,他的叔父、两个舅父共三口人被日军残忍杀害。他的右腿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留下了永久伤疤。

葛道荣说,自己没什么财产留给子孙,但记忆这份“传家宝”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老人身体力行,坚持参加各种证言活动,把这份带着痛楚的家族记忆讲述给更多人听。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资料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下61人。随着幸存者凋零,幸存者的后人正在成为传播记忆的主要力量。

今年1月28日,幸存者杨翠英离开人世。杨翠英的女儿杨怀清告诉中新社记者,母亲离世的前一个月,已经把有关资料都郑重地交给了家里的后辈。“我知道,这是一份重托。现在的孩子们要如何记住这段历史?把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呼唤都告诉现在的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参加家祭活动。(资料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对于幸存者及其后代来说,每年此时,是祭,更是忆;是家祭,也是国家公祭。

在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这段家国交织的记忆再被拾起,反复诵念:昭昭前事,更为惕惕后人;鉴往知来,方能共祈和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问答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群狭隘、变态的岛民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在另一方面,从中国内部分析,作为当时的公认的执政政府和掌权者蒋介石,对于30万同胞的残死也难辞其咎。而现在忽然出现的蒋粉却集体选择失明,从公认的国民党军队在抗争时付出巨大牺牲开始,形而上的变成了对蒋介..

呼兰县,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人文气息和自然景观的地方。在1931年的街景中,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呼兰县,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自然景观..

为什么熊猫是黑白的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新一期《行为生态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解答,大熊猫的黑白色有两种功能:伪装和交流。领导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蒂姆·卡罗介绍说,生物学界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理解大熊猫身上的黑白色,这并不容易回答,因为其他哺乳动物长得都不是..

尉迟恭指的是尉迟敬德,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七位。尉迟敬德起初在刘武周的军队之中,与唐军敌对。后来被唐军打败,李世民有意劝降,尉迟敬德便被收入李世民麾下。面对尉迟敬德的投降,众将领大多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尉迟敬德不怀好意,极有可能是诈降,甚至向李世民提议..

2002年8月15日 (农历7月初7),百余日本老兵证言南京大屠杀史实。2002年8月15日,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在南京展现了百余日本老兵对南京大屠杀史的证言。松冈环在调查南京大..

在135年前的今天,1878年7月27日 (农历6月廿8),南京大屠杀首犯松井石根诞生。松井石根诞生在日本名古屋市(Iwane MATSUI,1878.7.27~1948.12.33),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罪魁,..

在66年前的今天,1947年4月26日 (农历3月初6),南京大屠杀首恶谷寿夫被枪毙。谷寿夫在南京中华门外被枪决1947年4月26日,南京军事法庭将战犯谷寿夫绑赴刑场,履行枪决。不..

1997年12月7日 (农历冬月初8),纽约举行记念南京大屠杀音乐会。1997年12月7日,纽约记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等团体举行动和平而歌音乐会,追思60年前在南京死于日本侵犯者屠刀下的30万无辜中国百姓,提示众人不忘历史。这台有300多人登台演出的大型音乐会在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中国音乐..

本内容由杨朱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南京大屠杀84周年:黑白光影中的祭忆是一篇由杨朱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杨朱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6040.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