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饮食习惯
蒙古人的饮食习惯
作者:魏铎
蒙古人的饮食结构由于生产方式和居住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居住在农业区的蒙古人,饮食上与汉族人基本相同,以粮食和蔬菜为主;居住在半农半牧区的蒙古人,粮食、乳食和肉食三种搭配食用;居住在牧区的蒙古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饮食习惯,以乳食和肉食为主,称为“白食”和“红食”。
蒙古人的乳食分为饮料和食品两大类。
蒙古人的饮料有三种:奶茶、酸奶子和奶酒。奶茶又称为“蒙古茶”,是用砖茶加水煮开后,捞出茶叶再添入鲜牛奶熬制而成,饮用时加入少量的盐、奶制品或炒米,不论是牧区还是半农半牧区,奶茶一直是蒙古人离不开的饮料。酸奶子是将鲜牛奶放入缸中,加盖密封自然发酵,数小时后味道微酸即可饮用,酸奶子酸甜可口,奶味香浓,滋补开胃,并能解除困乏,是炎热夏日的最佳清凉饮料。奶酒是用牲畜的奶汁酿成,特别是马奶酿制的奶酒品质最佳,这是因为马奶含糖高、水分大,不适合直接饮用,而更宜于酿酒。马奶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20度左右,既有白酒的醇香,更有米酒的甘甜,适量饮用可消食健胃,舒筋活血,但后劲较大,不宜畅饮,一旦醉倒,难以短时苏醒过来。马奶酒酿制过程十分复杂,据明朝《北虏风俗》中记载:“马乳初取者太甘不能食,越二三日则太酸不可食,惟取之造酒。其酒与烧酒无异,始以乳烧之,次以酒烧之,如此至三四次,则酒味最厚。”这就是马奶酒制作工艺的描述。一般来说,100斤马奶可以酿出5斤左右奶酒,因而是蒙古人招待贵客的饮料,也是过去清朝皇家的御用饮品。
蒙古人的奶制食品种类也很多。一是黄油,又称酥油,它是将鲜奶表层的脂肪捞出后用粗布过滤,再将其放入锅中熬制而成。黄油是奶食中的极品,营养丰富,乳香浓郁,是招待贵客的上等佐餐佳品。二是白油,它是炼制黄油剩余下的奶油,装入羊肚之中慢慢凝结而成。三是奶皮子,夏末秋初时,牛羊膘肥体壮,因而奶汁浓度很高,将其放入锅中烧开,用勺反复浇洒,冷却后浓厚的奶脂就会形成一个蜂窝状的奶皮饼,称为奶皮子。四是奶豆腐,做奶皮子剩下的奶渣熬干后装入布袋放进木模,晾干后就是奶豆腐。五是奶酪,是将做黄油剩下的奶子放在热处,稍酸后把沉淀的粉块压制成型,晾干食用。
蒙古人的肉食以牛羊肉为主。
蒙古人食用羊肉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做法就是“手把肉”。人们一般选用肉质肥嫩的绵羊,将其按倒后,用刀切开胸腔,伸手掐断心脏动脉血管,将血流入器皿中留着制作血肠,然后剥去羊皮,除掉头蹄和内脏,将整只羊身切割成几十块,放入白水中熬煮,不添加任何调料,待水烧开后即将羊肉捞出,放置于木盘之上,趁热切割食用。用这种方法屠宰绵羊和煮沸即食的羊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蒙古人食用羊肉的第二种方法是“羊背子”,即将整羊从脊背到尾部割成一段,脖颈、四肢和肩胛各为一段,放进锅中加入盐、葱和少许调料后煮沸,置于大盘内食用。羊背子做法很多也十分讲究,一般是招待宾客所用。蒙古人食用羊肉最讲究的做法是“烤全羊”。首先将羊除去头蹄、皮毛和内脏,随后整体放入锅中煮一下捞出,涂抹上调料和食用油用木炭烧烤,皮焦肉烂之后将其以爬卧的姿势放于铜盘之上,大家围坐在一起,手拿蒙古刀割取食用。烤全羊只有在喜庆节日和隆重仪式上才会制作,而且摆放和吃法有很多讲究。
蒙古人平时不经常食用牛肉,秋后入冬前将牛宰杀后切成肉条,放在遮阳通风之处晾吹多日,然后储藏起来冬季食用,称为“风干牛肉”。另外,蒙古人还吃鹿肉、驼肉、兔肉,后来受汉族人影响也吃猪肉,但由于不习惯,所以吃的很少。蒙古人禁止食用狗肉、马肉和鱼类。
编辑:任瑞新
任瑞新,笔名,星空,土默特蒙古族,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水磨牛群房村人,大专学历,今日头条中国阴山作家网创办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土默特历史研究会会员,土默特左旗网络协会会员,土默特左旗新联会会员。始终秉承“以文会友,以文化人”的宗旨,现致力于土默特历史文化研究及民族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