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对商鞅做了哪些美化?历史上真实的商鞅什么样?
《大秦帝国之裂变》对商鞅做了哪些美化?历史上真实的商鞅究竟什么样?
最近小编看了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2的历史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下简称《裂变》)。这部戏是电视剧《大秦帝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大秦帝国三部曲均根据孙皓晖先生同名小说改编,但只有第一部《裂变》才是孙皓晖参与编剧程度较深的一部,也是他自己最为满意的一部。
大秦帝国裂变海报
孙皓晖何许人也?陕西三原县人,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从1993年秋天,孙皓晖开始写《大秦帝国》,2008年4月,历时15年创作的《大秦帝国》全套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共6部11卷,504万字,据称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
“赳赳老秦,赴我国难”是《裂变》中频频出现的一句话,亦可以看出作者孙皓晖对老秦人的敬仰和歌颂。孙皓晖多次对外宣称“大秦帝国是中华文明的正源”,“我对大秦帝国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
《裂变》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孝公在国家危难之际,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开启秦国发愤图强新征程的历史传奇。该剧播出后引起广泛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商鞅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历史上,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给商鞅做了一个盖棺定论式的评价:“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商鞅是个生性刻薄的人。)传文中,司马迁对商鞅也颇有微词,比如借赵良之口,斥责商鞅“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对太子的太师、太傅施加刑罚,用严刑峻法来伤害百姓,这是在积怨累祸。)还说“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有朝一日支持你变法的秦孝公去世不在位了,秦国要收拾你的人还少吗?你的灭亡只要一抬脚的功夫就会到来。)
其实,如果客观来看司马迁这篇《商君列传》不算那么客观,所选材料和转述角度都不利于商鞅,对商鞅显然是有怨气和偏见?为什么司马迁不喜欢商鞅呢?本人猜测可能与当时汉武帝任用酷吏的历史背景有关。在汉武帝时期,虽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其统治实际上是外儒内法,管理还是用的法家那一套,酷吏酷刑,动不动灭你三族,重邢严罚。据说汉武帝晚期,长安城内监狱都人满为患,市民十有其三都进了监狱。司马迁本人还因为李陵辩护被判以腐刑。所以难怪严刑峻法的鼻祖商鞅不受司马迁待见了。
然而,出生在三秦大地,又是法律系教授的孙皓晖先生显然不买司马迁的账。孙皓晖曾语气凝重地说:“司马迁写《史记》,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上,是基本真实的。但司马迁的历史观是有问题的。遍翻《史记》,凡是在生死存亡之际为国家承担责任、勇于牺牲的人,文种、吴起、商鞅、晁错……没有一个能得到他的好评。能得到他好评的都是擅于做人、明哲保身之辈,范蠡、张良、李陵……我们为什么还把司马迁的主观评价当作史实来看?司马迁说商鞅‘刻薄’,只因为他的法律严格。但那是战时法律体系,能不严格吗?法律严格又能反证立法之人刻薄吗?司马迁说商鞅‘造反’,但《战国策》里记载,商鞅死后不久,秦国丞相范雎就说,商君‘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试问,商鞅相当于秦国第一任丞相,范雎是第三任丞相,商鞅若是造反,如此短的时间内,范雎就敢给商鞅这么高的评价吗?”
于是孙皓晖先生在《裂变》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商鞅形象。可以说这个商鞅是十分完美了,无懈可击了,既有翩翩公子之浪漫雅趣,又有爱国志士大义为公之决心,不仅深受明君贤主的厚爱与信任,还赢得了两位红颜知己的倾情追随,更有秦国万民的不世爱戴。商鞅从《裂变》第一集一直演到最后一集,关于他的笔墨颇多,可以称得上本剧第一男主角,小编看来,这部戏与其称之为《大秦帝国》,不如称之为《商鞅传》更为贴切(同名类比《甄嬛传》《芈月传》)
《裂变》中商鞅形象
《裂变》对商鞅的塑造有别于历史的地方主要有三:
其一、商鞅人生中重要的朋友知己皆为虚构或有意美化。
电视剧中:商鞅俨然是个风流才子,很有女人缘,不仅俘获了魏国白圭丞相之女白雪的芳心,还赢得了秦国秦孝公妹妹荧玉公主的厚爱。前者如白雪为了营救被庞涓软禁的商鞅,不惜倾尽家财,为了商鞅能在秦国有好的发展,居然劝商鞅娶秦国公主,而自己甘心退出,独自一人为其养育孩子,又在商鞅受刑时与商鞅一同赴死。而后者如荧玉对商鞅也是一片痴心,改变了以往的男孩子情态,一显女儿的娇羞,在明知商鞅有心于别的女子之后,仍不惜用情用义感化商鞅守护商鞅,做他的贤内助。噫!有女如此二人,夫复何求呀!
除了红颜知己外,秦孝公扮演了明主这一角色,对商鞅可谓是一往而情深呀,(cp感十足),还记否二人的盟誓?秦公:赢渠梁对天明誓,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 商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乃至出现了孝公病危托孤商鞅的桥段,还说如果我儿嬴驷不堪重用,君可取而代之。这不是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么?
再有商鞅的臂膀景监和车英,也都是十分干练,有大才的名士。
真实历史:白雪和荧玉皆为虚构,没有这样的人;孝公对商鞅确实是支持,但应不至于如刘备白帝托孤。景监和车英,历史上并非名士。景监是一个受孝公宠幸的太监,而车英语焉不详。
其二、过度抬高商鞅变法的意义,刻意美好民众对商鞅的爱戴态度。
电视剧中,隐隐约约在宣扬这样一种历史观:秦是中华文明的正源;秦的强大是由于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贯彻的是法家的治国理念;所以,法家的治国理念是最优秀的。在推崇商鞅法治理念时,不惜贬低了儒家(孟子等),另外为突出秦国变法成功,把韩国申不害变法表现得一无是处。
秦国老百姓对商鞅变法简直是无比拥戴,田垄间随便一农村妇女都说好。商鞅受刑时,更有万千老百姓自愿披麻戴孝,为其送上“万古法圣”的牌匾,并山呼“商君万岁!新法万岁!”
真实历史: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立县制、实行统一度量和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等内容,确实促进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秦国强大,但实行连坐之法,鼓吹轻罪重罚,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行文化专制,一定程度也加重了对老百姓的剥削,加重了严苛的社会氛围。老百姓对其并没有那么爱戴,甚至会心有畏惧和敌意。
其三、与商鞅有关历史事件的一些重大出入。
电视剧中:不符史实事件一,魏军主帅公子卬写信给商鞅,请他到魏军大营议和,决计在商鞅不同意退兵时,当场将他擒杀,然后一举击溃秦军;而商鞅则将计就计,引公子卬率军进入伏击圈,明确告诉他自己从来不齿于跟像他这样的人为友。商鞅以两万步兵与公子卬三万骑兵公平对决,大胜公子卬。公子卬愚蠢如猪,商鞅对其多有戏言。
不符史实事件二,商鞅是主动回秦国入狱,并在活着的时候被处以车裂大刑。
真实历史:卫鞅利用自己和公子卬的旧交,骗公子卬前往秦军大营议和,将公子卬俘获,而后对魏军实施偷袭,将其全歼。
商鞅是在逃亡时被秦人杀死,其尸身带回秦国之后实施的车裂。是死后车裂,而不是车裂而死。
《裂变》中商鞅的红颜知己白雪
《裂变》中商鞅的妻子秦国公主荧玉
客观来讲,商鞅并不想司马迁所评价的那样是一个丑陋的酷吏,也不是孙皓晖所描述的万世法圣一个完人形象。商鞅有专属于己的才华和骄傲,但也其难以避免的偏私和无奈。商鞅逃亡时,欲投住边境一旅舍,旅舍老翁却问,你有居住凭证吗?商君法令,没有凭证,不让居住。走投无路的商鞅不禁感叹,“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我们可以想象,曾经在秦国一展平生所学、身居高位的商君,在这一刻该有怎样的悲伤。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