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
1999年8月11日 (农历7月初1),20世纪最后1第二天全食。
1999年8月11日,欧亚1些地区观赏到了1次壮丽的日全食景象。
这第二天全食是本世纪最后1第二天全食,将延续两分钟左右,它将从大西洋上开始。月影掠过英国的西南角,经英吉祥海峡,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上欧洲大陆,然后横扫欧洲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诸国;再经黑海而进入亚洲,超出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最后消失在印度洋上。这条食带长达1万多千米,但宽度仅100千米左右。在食带区,从凌晨到下午将顺次出现日全食。日全食延续时间最长的地点,是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西北100多千米处的勒姆尼库沃尔恰城附近,该处的日全食带宽度达112千米,中心线处,食延时间2分23秒。
近150多年来,欧洲所见到的日全食不足10次,特别是中欧地区,上1次还是在1842年看到的;而且最少在30年以内,欧洲不再能见到新的日全食。在匈牙利,乃至要等到公元2135年时才能见到下1第二天全食。因此,这第二天全食激起了欧洲公众的巨大热忱。
天文学家对这第二天全食有更浓厚的兴趣,由于其时会出现许多平时难以出现的、乃至不可能出现的特殊现象。这正是对太阳本身、对外层的日冕、色球等太阳大气进行探测的特别有益的时机。事实上,在本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对太阳大气的了解,对太阳大气物理状态的有关知识大部份都来自于对日全食的观测。日全食时,还可能对地球环境例如气温、地磁场、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等产生1定的影响,因此也为研究日地效应或日地关系提供了特别的机会。近150多年来,每当甚么地方产生日全食时,科学家们总是要动用各种手段,乃至研制特殊的观测装备,进行种种的科学探测和研究。
这第二天全食,又正好产生在太阳活动变化10分剧烈的峰年时期(太阳的活动有着11年的周期性规律,目前正处邻近顶峰的时期),因此,这第二天全食对科学探测来讲,更有侧重要的意义。
日全食是正常的天文现象。时至本日,天文学家不但早已知道日全食的成因,而且还能根据科学规律精确地计算和预报每第二天全食产生的时刻,做到分秒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