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逝世
在65年前的今天,1948年8月7日 (农历7月初3),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去世。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17791848),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倡者量子化学大师。在发展化学中作出重要贡献,接受并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论;以氧作标准测定了41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第1次采取现代元素符号并公布了当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17791848),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倡者量子化学大师。在发展化学中作出重要贡献,接受并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论;以氧作标准测定了41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第1次采取现代元素符号并公布了当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发现和首次制取了硅、钍、硒等好几种元素;首先使用有机化学的概念;是电化2元论的提出者;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并首先提出了催化概念。他的卓著成果,使他成为109世纪1位着名的化学权威。
1779年8月20日诞生在瑞典南部的1个名叫威菲松达的小乡村里。贝采里乌斯的父母都是农民。在他4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2岁的mm改嫁给了1位牧师。两年以后,贝采里乌斯的母亲也去世了。荣幸的是,自己已有5个儿女的继父对兄妹俩就像对待亲生儿女1样,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牧师其实不富有,但不久他依然尽力张罗了相当大的1笔钱,为7个孩子请了1位博学的家庭教师。 在家庭教师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同时,牧师还非常注意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常常专门为了教育的目的而带领他们去远足。小河边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在游水吐泡,小虾、小蟹在鹅卵石中钻来碰去。小河边1年4季的景物各不相同,对孩子们来讲,沿着小河旅行无疑是1场非常有吸引力的游戏。贝采里乌斯更喜欢这类旅行,特别是继父常常对他视察事物加以指导与帮助。渐渐地,他开始全身心肠爱上了大自然,有时他就躺在河边软软的草地上,仰望着天空中的朵朵白云,他恍如觉得自己已是大自然的1部份了。
1793年,14岁的贝采里乌斯进入了林彻平中学。对那些复杂的社会科学课程,他学习其实不10分努力;但对自然科学课程,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常常搜集各种植物、动物的标本,还喜欢去打猎。在1位刚从西印度群岛作学术旅行回来的新博物学教师的指点下,贝采里乌斯开始对林彻平地区的动植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全部中学阶段,他给老师们留下的印象是:1个天赋好、志向广泛但脾气很急的年轻人。
中学毕业后,贝采里乌斯希望能够继续进修,继父同意了他的要求。1796年9月,17岁的贝采里乌斯来到乌普萨拉――瑞典古老的大学城。随即他通过了入学考试,成了乌普萨拉大学的学生。由于继父无力为他提供更多的资金,所以他的生活相当艰苦。为了能使自己的生活状态有所改观,贝采里乌斯就去给他人当家庭教师,虽然收入相当微薄,但这类自食其力的生活却培养了他坚强的意志和酷爱劳动的品格。为了给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的孩子上课,贝采里乌斯又开始自学法语、德语和英语,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自学经历,所以这些语言方面的知识在他后来利用多国语言研究各种学术著作中起了很大帮助作用。
1798年秋季,大学生贝采里乌斯取得了1笔奖学金,这样他就有了较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没必要为了生计东奔西跑了。很快,他通过了自己的本专业――医学哲学的考试。直到这时候,贝采里乌斯对自己以后终生所从事的事业――化学,还没有多大兴趣。
终究促使贝采里乌斯将他的精力用到化学方面的却是1次考试。在大学3年级的1次各科考试中,他的化学成绩排在了全班的最后,要不是其他学科成绩良好,他就极可能被开除。从此以后,不甘居人后的贝采里乌斯开始主动地学习化学。此时,这位年轻人开始研读德国化学家吉坦尼尔的教科书《反燃素化学基础原理》。这是1部通俗易懂的教科书。贝采里乌斯后来回想道,正是研读了这本书后,他对化学的兴趣愈来愈浓厚,他的头脑里充满了各种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
那时,拉瓦锡的氧的学说正深入到化学理论当中并开始代替过时的燃素论。在燃素论与拉瓦锡学说的拥戴者之间进行着剧烈的辩论。在瑞典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还是燃素论,贝采里乌斯的老师们都是信奉旧观点的,而他们的这位学生则接受了拉瓦锡的学说。贝采里乌斯在实验室里制备了大量的氧,常常当着同学们的面进行在氧气中燃烧各种物资的实验。对这些同学来讲,这是使他们认识拉瓦锡氧的学说的最早实验。在不断的实验中,贝采里乌斯更加深了对化学的兴趣。在当时的乌普萨拉大学,化学并没有遭到太大的重视,也很少有哪一个大学生想要专门献身于这门学科当中。但贝采里乌斯此时已深深地爱上了化学,并开始努力解决自己在研究某些化学现象时出现的困难。1799年的暑假,他是在1家玻璃店里度过的,在那里他向1个意大利人学习了焊接玻璃和制造玻璃器皿的技艺。这项对实验室工作极其重要的技能,在以后总是令他的学生们感到惊叹不已。这1年的冬季,他给麦地维矿泉水产地的1位医生当助手,1800年冬,贝采里乌斯对麦地维矿泉水进行了化学分析,并以此作为他学位论文的题目。
贝采利乌斯晚年时,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最后1次演讲说道:我对上帝充满了感恩,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1个男人。他死于1848年8月7日。由于长时间紧张地工作和常常接触有毒化学药品,贝采利乌斯的健康遭受很大损伤,积劳成疾,于1848年8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病逝,享年69岁。瑞典科学院和瑞典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贝采利乌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机化学这个名称。他发现了外消旋酒石酸,并由于它与酒石酸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而认识到同分异构现象,并命名。1835年他发现了催化作用,并命名。
在分析化学方面,他开创了重量分析。他最早分离出硅(1810)、钽(1824)和锆(1824);详实地研究了碲的化合物(1834)和稀有金属(钒、钼、钨等)的化合物。他大大改进了分析方法(使用橡皮管、水浴、干燥器、洗瓶、滤纸、吹管分析)和燃烧分析方法(1814)。 贝采利乌斯
贝采利乌斯著有《化学教程》(2卷,1808~1812)和《电的化学作用和化学比例理论》(1814)。 贝采利乌斯还是1位化学教育家。他10分重视化学人材的培养。他曾编著化学教科书共3卷,于1816年初版后不久,即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在贝采利乌斯生前,该书在瑞典曾印行过5版。它是1部最完全、最系统和最通俗的化学教科书。在长达30多年间,不计其数的青年化学家们都读过该书。贝采利乌斯以其广博的知识和正确评价实验数据的洞察力吸引着科学家们。他总是不断地改造旧方法,创造新方法,并且绝不隐瞒地把自己的所有成绩都写迸教科书里,给青年学者们铺成了前进的坦途。维勒等1大批化学家都曾师承于贝采利乌斯,他是当时国际上公认的化学权威之1。
主要著作
1、《化学教程》
2、《生理化学》
3、《年度述评》
4、《电的化学作用和化学比例理论》
著有大量化学专著,为化学领域的发展作出卓著的和不可磨灭的极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