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成立
在151年前的今天,1862年6月11日 (农历5月105),京师同文馆成立。
简称同文馆,清朝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同治元年(1862)7月2109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前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2105年之久。 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3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104岁以下8旗子弟,1862年6月入学的仅10人,以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8旗子弟和汉族学生,和30岁以下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科举正途出身的5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入学学生逐年增多。学习期限初定3年毕业,自光绪2年(1876)后改成两种: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诸学者,8年毕业;年岁稍长,仅借译本而求诸学者,5年毕业。课程设置最初只有英、法、俄、汉文,同治6年后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除汉文外其它课程多由外国人担负教习。其经费、人事等权基本控制在总税务司赫德手中。同治8年,赫德提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负同文馆总教习,总管校务近310年。光绪2107年(1902)并入京师大学堂。 清朝在北京开办的采取班级授课制的第1所洋务学堂。清政府自雅片战争后,多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也是受欺蒙遭失败的缘由之1。左宗棠、李鸿章等坚持学习西方,因而在同治元年(1862)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学生为103、4岁的8旗子弟10人。次年增想法文馆、俄文馆。再后又增设德文、日文。馆中教习均聘外国人。1866年底改成入馆学习者皆取正途人员,如举人、优等贡生及由此出身的5品以下的京外各官,且年龄的30岁以下的人。1867年增天文算学馆。1869年聘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总教习。1872年拟订了8年课程计划,计为:第1年认字、写字,讲授浅书;第2年练习句法,翻译条子;第3年讲读各国地理及史略,翻译选编;第4年讲求数理启蒙及代数学,翻译公文;第5年讲求格物、几何本来、平3角、弧3角,练习译书;第6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7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8年讲求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考试严格,有月课、季考、岁考3种。每3年举行大考1次,列入优等者升官阶,次等者记优留馆,劣等者除名。馆内待遇较优,除膳食、书籍、纸笔由官家供给外,每个月尚有薪水银10两。京师同文馆有统1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4书5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前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210余种。另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 1902年1月(光绪2107年102月)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1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