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军事家崔可夫出生
在121年前的今天,1900年2月12日(农历1900年1月13日),苏联军事家崔可夫诞生。
世界大战的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将领为数很多;但是,具有外交生涯的勇将却不多见。而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苏联红军中就有1位这样的将领,他就是与世纪同龄的苏联红军元帅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英文:Vasily Ivanovich Chuikov)。
初经烽火1900年2月12日,阴风低吼。在沙皇俄国图拉省奥谢特尔河谷的谢列布里亚内普鲁德村的1座小木屋里,出世了1个骨瘦如豺的小男婴,他被取名为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这里的村民们此时谁也没有料到,诞生时岌岌可危的崔可夫在壮年以后竟成为驰骋疆场并1度主宰东德命运的1名元帅。
1912年,由于家境清贫,12岁的小崔可夫就不能不过早停学,告别父母离开故乡,只身1人前往首都彼得堡谋生。在喀山东大学街的彼得萨韦利耶夫工厂,他干上了1份专门为沙***官制作刺马针的苦工;这个苦孩子向往着自己将来有朝1日能穿上马靴,带上刺马针去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1922年,战事停息下来,崔可夫申请系统学习军事理论,他10分向往进入工农红军军事学院进修。这所学院的前身是1918年9月创办的红军总顾问部军事学院,是苏联军事学院的开山鼻祖。1924年4月,著名的红军元帅伏龙芝出任该院院长,使该院的教学水准大大提升;为记念1925年去世的伏龙芝元帅,该学院于同年10月更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这所学院曾培养出了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1大批苏军高级将领。1922年8月,崔可夫如愿以偿地成为伏龙芝军事学院第5期的学员。在3年的时间里,崔可夫得以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理论,使自己的军事理论素养在丰富的实战经验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升。1925年8月,崔可夫以优良成绩随第5期学员们如期毕业;院长伏龙芝元帅向毕业学员提出贺辞∶为部队军事技能和政治觉悟的提升,奉献出全部气力。
由于学业优良,崔可夫被学院决定留在东方系的中国部继续作为期1年的进修。东方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新1代的军事外交官,对学员的要求10分严格。崔可夫在东方系中国部学习期间,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中国的汉语,并常常去纳里曼诺夫东方大学,与中国留学生1起讨论有关中国的问题。
1926年秋,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系中国部的实习生崔可夫,之外交随员的身份,随资深外交官克罗日科前往中国。在首次的中国之旅中,他前后到过中国的哈尔浜、长春、旅顺、大连、天津、北京。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战乱当中,崔可夫深切感遭到战乱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1927年秋,崔可夫正式完成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系的学业,再度前往中国,担负军事顾问。在这次军事顾问的两年任职期间,崔可夫4处游历,足迹几遍及全部华北、华南和4川省。他进1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并学会讲1囗流利的中国话。
1929年,中苏双方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出现纠纷,局势愈演愈烈,两***队在边疆地区不断结集。7月13日,苏联宣布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崔可夫奉命随苏方外交人员撤回国内。8月6日,苏联军事委员会组建远东特别团体军,任命曾在1924至1927年在中国担负孙中山先生顾问的布柳赫尔(即加仑将军)出任该团体军司令官;15日,苏联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16日,中国东北的大将张学良发表了对苏作战动员令,决定以东北军的6万兵力分东、西两路抗击苏军。此时,刚刚回国的崔可夫立即奉命赶赴远东特别团体军司令部的驻地伯力,在该团体军顾问部从事情报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直接对团体军司令官布柳赫尔负责。从10月10日起,中苏双方在黑龙江和松花江的会合处同江、富锦地区进行激战,设备陈腐的中国东北军失利;11月17日,苏军又猛攻黑龙江省东部的密山地区、西部的满洲里与海拉尔地区,再次得手。战场上的失败,使张学良不能不接受了《伯力协议》。而崔可夫则在此次中苏军队交兵的前线,首次亲眼目击了苏军步兵与战车部队协同作战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