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逝世
在78年前的今天,1943年1月31日(农历1942年12月26日),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去世。
赖和
赖和(1894⑴943),原名赖河,字懒云,人称和仔先,笔名有甫3、安都生、灰、走街先等。诞生于台湾彰化的1个百姓人之家。赖和生活的时期,正是日本占据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的时期,面对日本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高压统治,经济上的残暴压榨,文化上的同化政策,赖和以笔做刀枪,揭穿和控诉日本侵犯者给台湾人民酿成的深重灾害,热忱歌颂台湾人民的反抗精神。他的作品对台湾54以后的1代乡土作家产生了深入的影响,而赖和则成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被誉为台湾文学的奶母。
赖和少小时不愿入日本学校,在当地的小逸堂接受黄倬其先生的汉文教育,受益颇深。后不得已,入学校学日文,但不愿剪掉意味中国人的辫子。1909年 5月,16岁时入台湾总督府医学校读书,1914年毕业。1916年在故乡彰化开设赖和医院,为贫苦大众治疗疾病。 1917年赴福建厦门,在博爱医院服务两年。在厦门的两年,是他在汉学方面和思想方面有重大收获的两年。受54运动的影响,赖和深感民族自决的重要性,特别对启发民众的重要性有进1步的看法,认为文学是有重要作用的,应当属于人民。这以后,他开始了1面行医,1面从事文学创作的生活。1919年,赖和回到台湾,开始从事抗日运动和文学创作。1924年因从事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第1次被捕入狱。1941年又因所谓思想问题再次被捕入狱。这次入狱,使赖和的身心健康遭到了严重的摧残,1943年初出狱后不久,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长年仅50岁。
赖和去世后,台湾人民深深怀念和敬佩他。他的坟墓在台湾8卦山上,墓地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原来当地大众中流传1种传说,说是赖和的墓草可以治病,所以人们争相去拔,以致墓地上的草都被拔光了。
赖和号称诗医,他以其崇高的医德与人民息息相通,赢得了广泛的崇敬。他医术高明,却平易近人,特别对那些贫苦百姓,有时连诊费也不收取。有些病人请赖和医师赊下药钱,但对看来根本不可能还钱的病人,是连账都不记下的。他每天所看的病人,都在1百名以上。但是,先生的身后,却留下1万余元的债务。
应社3周年记念壬午中秋后1日
赖和不但是具有崇高医德的医生,更重要的是,他以平民作家的形象享誉台湾文坛,是为人民代言的作家。不但如此,他还是站在时期前列的志士仁人,与台湾人民1起参加了反抗日本统治的斗争。他行医1生,身后家业如此萧条,除常常少收费、免费医治等缘由外,更主要的缘由是他把自己的钱财慷慨地资助了抗日斗争。他生活在人民中间,对台湾人民的苦难有深入的了解,对台湾人民与日本侵犯者的斗争感触也最深。他有非常坚定的民族意识,这可以从两件事上表现出来:他1生永久只穿中国服装,历来不穿日本服装;他1生只用中文写作,宁可先用文言草就,然后改成白话,也决不肯用日文写作。他的小说既是他思想的真实反应,也是那个时期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赖和深受当时祖国大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54运动爆发后,他立即从厦门返台,和黄朝琴、张我军1起在台湾掀起了白话文学运动。1921年,赖和加入台湾文化协会,并当选为理事。1925年,赖和为呼应白话文写作,发表了处女作散文《无题》,被誉为台湾新文学运动以来头1篇可记念的散文。1926年,赖和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新文学运动以来最早用白话文写作的第1篇小说《斗闹热》,从此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1930年,他和许乃昌。黄呈聪等人创办了《现代生活》。1932年,他和陈虚若、黄周1起主持《台湾民报》、《台湾新民报》的学艺栏,并担负《南音》、《台湾新文学》的编辑,培养和提携后起之秀。1934年,第1个全台湾的文艺团体台湾文艺同盟成立,赖和被公推为委员长,但他却固辞不受。新文学运动的浪潮把赖和推为无可争议的台湾文坛领袖,他的1生,为提倡白话文写作和推动新文学运动起了极大的作用。有人说,台湾新文学由赖和打下第1锄,撒下第1粒种籽。
赖和留给人们宝贵的文学财富,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评论,其中以小说成绩最高。他的作品充满着写实主义的风格,用朴实的文笔把日据时期血淋淋的社会现实剥露在人们眼前,唤起被压迫的弱者奋斗的意志。由于职业方面的缘由,赖和跟当地下层人民接触较多,因此对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痛苦描述得特别深入。从1925年到1927年3年间,他前后发表了诗《觉悟的牺州》、小说《斗闹热》和《1杆称仔》,可以说,这3篇作品表现了赖和1生创作的3个主题,即旧社会风俗的败坏、被屈辱的人民、和弱者的奋斗。旧社会风俗的败坏,表达了人民对日据时期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文化革新、社会进步的要求。被屈辱的人民,表现了呻吟在水深火热当中的人民的惨状。弱者的奋斗,则伸张了被压迫人民的不屈意志和反抗精神。这3方面的主题构成了赖和小说创作的重要思想内容。而且赖和擅长讽刺和白描手法,善于应用台湾大众语言,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生活力息。
厦门时期与友人合影
赖和的小说里,绝少雄伟壮观的生死拼搏,也没有甚么雷霆万钧的豪言壮语,气力来自逼真的写实,直揭日据时期政治癌瘤的痛痒的地方,这类看来温和的思想启蒙却有力地拨弄着埋在人们心头的愤怒之火,其小说创作的深入性也就在这里。
叶石涛在《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总序》里将1920年开始的台湾新文学运动划分为摇篮期、成熟期和战争期,而赖和的创作活动几近贯穿了上述3个时期。赖和的作品对台湾54以后的1代乡土作家产生了深入的影响。赖和是台湾新文学的开辟者,他提掖并且引导了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的发展,他的写实意识影响了以后很多的文学创作者,特别是摇篮期的杨守愚、陈虚谷;他的嘲弄技法影响了蔡愁洞、吴污流、叶石涛;而他那不屈不挠的抗议精神更影响了朱点人、杨逵和吕赫若。对赖和的这类评价可以说是很正确的。
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
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
1920年代賴和
1941年赴日留影
穿本岛衫的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