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


在266年前的今天,1754年12月11日(农历1754年10月28日),清朝《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去世。

1754年12月11日,《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去世。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朝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410年,卒于高宗乾隆109年,年5104岁(1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浪费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103年,(公元1735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3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两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2百310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敬梓生平最恶举业,所著《儒林外史》5105回,(1本作5106回,又1本作610回,均非本来)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滑稽,读之捧腹。又有《诗说》7卷,《文木山房集》5卷,诗7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故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遭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由于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取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由于财产和权利而展开了剧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意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讨厌,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1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在吴敬梓的1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1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习以为常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果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朝三暮四的嘴脸,就很容易发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类种类型的知识份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完全的揭穿,真是如大禹之铸9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4)。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气力。

他1生经历了清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3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显现了某种程度的繁华,但,这也不过是行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华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帝、乾隆帝年间,清代统治者在逐步弹压武装起义的同时,也采取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钓饵;考8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份子。其中,以科举制度危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份子堕入寻求利禄的骗局,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类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8股文,反对科举制度,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恨士子们醉心制艺,热中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应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陋的事物进行了深入的揭穿和有力的批评,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采。

吴敬梓1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102卷,今存4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该书中《范进及第》1文还被选入9(初3)年级上册的语文书。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的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人们在他的故乡建立了吴敬梓记念馆;南京秦淮河畔桃叶渡也建立了吴敬梓故居。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小本票

评论问答

少年王尔德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怀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他的父亲威廉·王尔德(william wilde)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珍·怀尔德是一位诗人与作家。王尔德自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后,获..

会唱歌的白骨的故事从前有个国家来了一头野猪。它践踏耕地、咬杀牲畜,还用尖利的獠牙咬人,人们为此痛苦不堪。国王宣布只要有人能将王国从这一灾难中拯救出来,他就会大大地赏赐他。可是野猪太大了,而且强不可敌,因此谁也不敢接近它藏身的那片森林。最后国王宣布:谁若能捕获或者杀死那头野猪,他就..

麦草、煤块和豆子的故事一座村子里住着一位贫穷的老太太,她摘了一盘豆子,准备煮熟了吃。她在炉子里点上火,为了让炉子烧得快一点,她生炉子的时候用了一把麦草。当把豆子倒进锅里时,她没有注意到一粒豆子掉了出来,落在地上的一根麦草旁。不一会儿,一块燃烧的煤炭也从炉子中跳了出来,落在它俩的旁..

毕沅,清代大臣和著名学者,生于公元1730年,去世于公元1797年,纕蘅,自号灵岩山人,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状元郎。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编撰,五十年为河南巡抚,五十一年为湖广总督,嘉庆元年赏轻车都尉,嘉庆二年病逝,追赠太子太保。毕沅学识极高,可以说学富五车,著有《续资治通鉴》、传..

毕沅是清代官员,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同时也是那一批中的状元郎。毕沅清廷为官,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却是在作品上,他继司马光之后,写《资治通鉴》续,得《续资治通鉴》一书,后世人评价很高。雍正八年,毕沅在镇洋出生,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他是由自己的母亲张藻独自抚养长大。他能够成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之手。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但他其实是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李绅家几代为官,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

虱子和跳蚤的故事一只虱子和一只跳蚤合住一室。有一天,它们在鸡蛋壳里酿啤酒,虱子一不小心掉了进去,被烫伤了。小跳蚤于是大呼小叫起来。小房门问它:“小跳蚤,你干嘛尖叫呀?”“虱子被烫伤了。”小房门于是“吱吱嘎嘎”响了起来。角落里的扫把听到了,问:“小房门,你为什么叫呀?”“我难道不该叫..

近日,扬州作家蒋亚林创作的长篇小说《大盐商》出版,该书以清代扬州大盐商江春为原型,描述了盐商这个亦儒亦商的群体。江春是扬州盐商的代表人物,最牛徽商以布衣交天子、一夜造白塔等故事汇集一身,乾隆皇帝为何对江春如此宠幸,记者采访了扬州文史学者丁家桐和《大盐商》作者蒋亚林,解读扬州大盐商..

钮祜禄氏是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之一,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本为地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钮祜禄氏出自金代女真姓氏女奚烈,又作粘合、粘割。至明代,其近世可考始祖索和济巴颜后裔散居于长白山、英额、安图瓜尔佳、瓦尔喀、倭赫法三,其余则分布倭济、札库木、珲春、佛阿拉、辉发等地方,于后..

在清代河南汝宁县的一个山村里,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叫陈致和,弟弟叫陈致秋,兄弟二人都是老百姓,靠种地养家糊口。龙生九子,九子不同。陈致和、陈致秋虽然是亲兄弟,但是..

本文作者罪加罪归档在1754年12月11日频道

1754年12月11日发生的大事件,原标题:清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是发生在农历1754年10月28日的新闻,最新最全的历史数据库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历史文章请登录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标题为清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的内容,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lishi/144.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