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杨沫逝世
在25年前的今天,1995年12月11日(农历1995年10月20日),女作家杨沫去世。
1995年12月11日清晨1点03分,小说家杨沫在北京大学医院去世,享年81岁。
杨沫,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县人,1914年8月生于北京书香门第之家。1928年考入西山女子温泉中学。1950年出版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2年调至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1958年出版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其中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林道静等1系列青年知识份子形象。后由自己改编为电影《青春之歌》。1978年至今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和《杨沫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记》、《不是日记的日记》等11部作品。曾任申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北京市文联主席、8届人大代表。
她的去世事出突然。据她的长女徐然说,她的身体状态1直到6月都还较好,7月份她因膀胱炎住到同仁医院,医院做的全面身体检查中发现她的左肺不太好,有积液,不能确诊是不是恶性肿瘤。其后,杨沫又于9月份住进北京大学医院,开始做放疗、化疗,对年逾8旬的老人,这是难以负荷的。11月20日,杨沫突发高烧至40度,同时出现肺炎,到11月23日,烧退下去,人却委靡下去。24日杨沫对徐然说:1点劲儿没有,那时她头脑苏醒但浑身无力。从11月26日杨沫开始病重,昏迷说呓语。11月28日,北京大学医院病发危通知书。李志坚同等志来院看她,她那时尚很苏醒。
11月30日,是杨沫生前最后苏醒的1天。那天,她说了很多活,上午,她说要治好病,还有很多事要干,要继续干。中午,她说要立遗言,下午3点,翟泰丰、陈建工等人来看望她,她对他们表示自己是个***员,1辈子为党做事,稿费要捐出来给中国当代文学馆。
那天她很惦记地问起白杨及小儿子3妹来了没有,让她来,小波怎样还不来?从4点以后她就再不能说话。从这1在,杨沫开始进入半昏迷状态,只能断断续续地吐出单字,再没有完全地说话。
杨沫是在12月10日中午11点35分停止呼吸,临终前她表现得很难过,不断呻吟。上午她非常焦急地想说话,做了许多动作。徐然猜度她的意思,她却焦灼地摇头。老人最后的话终究没有说出来。11点时她慈详地看着徐然:说了最后1句:你饿了。5分钟后她停止了呼吸。
人工呼吸、电击等抢救的措施都无效。尔后她靠呼吸机保持呼吸到第二天清晨谢世。
徐然说母亲她1生就为两个目标奋斗,1个为党、1个为文学创作。在杨沫的作品中都流露着对理想、对党的赤诚,她的遗言中把10万元稿费和1部份书籍捐献给中国当代文学馆。
杨沫曾说自己的历程是***加文学,她的传奇生涯作为她创造的著名人物林道静的原型而为人熟知。虽然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她对写作投入了许多热忱,并因此1度使她的孩子失望,而她送给孩子的回答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她的信条。但后来人们发现她爱孩子、爱人们,她多情!
北京市文联曾与她共事的人的回想是平易、温和、通情达理、声望高、对新事物有着敏锐的捕捉力,与不同代的作家相处很好
杨沫带着没有说的话离去,但青春之歌不会因此戛但是止。
当代著名女作家杨沫以《青春之歌》1书而享誉文坛
(杨沫1家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