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宣告成立
在36年前的今天,1985年1月5日(农历1984年11月15日),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宣布成立。
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简称学通社,于1985年1月5日正式成立。学通社是继新华社、中新社、上海红围巾通讯社以后的中国第4家通讯社,也是全国第1家中学生通讯社。凡北京在校中学生(职高生)都可报考。学通社最初由北京青年报学校部领导,自1994年后由《北京青年报》的系列报刊之1《中学时事报》编辑部负责平常管理工作。
自成立至今学通社见证、培养了近3000个孩子以别样的方式走过了自己的中学时期。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看前人没有看过的风景!是学通社记者的口号。学通社在社会上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被誉为首都新闻界的1支新军。学通社以《北京青年报》、《中学时事报》、YNET网站和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网站为依托,为中学生参与提供了丰富的平面、电子媒介平台。
每一年《中学时事报》编辑部都会在寒假或暑假请知名新闻工作者为学通社记者讲授新闻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新闻实践培训。学通社的指点老师有明确的分工,有针对新闻业务的版面编辑,也有负责组织管理的指点老师。学通社总社和各分社每个月各召开1次例会,会上记者们与报社的记者、编辑就新闻选题、报纸版面进行交换。
作为我国青少年新闻人材培养的领旗军,学通社为我国职业新闻队伍输送了大量人材。包括:2000 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取得者、2002年范长江新闻奖得主王瑶;《法制进行时》节目主持人、2002年范长江新闻奖取得者徐滔;我国第1位采访情感隐蔽的女记者、《绝对隐私》等系列口述实录的作者安顿;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宾利欢乐传播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那威;现新华在线总裁夏鸿;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导演、策划马宁等等。
目前学通社共有10个分社(包括两个国际分社),记者遍及海淀、东城、西城、崇文、朝阳、丰台、宣武、石景山、门头沟、大兴。目前在社记者共有近300名,散布在全市150所初中及高中校、职高、私立学校。他们活跃于学校电视台、电台、校刊、校报等校级媒体中,具有庞大的校内和校际传播网络。许多优秀的学通社记者还在校内承当学生会的管理工作,在学生中威望高,号令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