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家曹靖华逝世
1987年9月8日 (农历七月十六),文学翻译家曹靖华去世。
曹靖华原名曹联亚,1897年8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卢氏县,青年时期即积极投身进步的学生运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1922年回国。1925年受李大钊同志派遣,他赴开封任国民***军第二军苏联顾问团翻译,大***失败后再次赴苏,前后在莫斯科中山东大学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等校任教,1933年秋回国。其后,他曾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指点下,参加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并主编《苏联抗战文艺连丛》。
从20年代初,曹靖华即从事进步的俄国文学和苏联文学的介绍工作,与鲁迅和瞿秋白结下了深厚友谊。作为我国翻译介绍苏联***文学的先驱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处心积虑地译出《铁流》、《保卫察里津》、《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虹》等作品近30种,约300万字。他曾被鲁迅先生称赞为:一声不响,不断地翻译着。
新中国成立后,曹靖华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系主任。除沉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外,他还担负过文艺界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部会议的候补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处***,《世界文学》主编等。他曾屡次出国访问和接待外国代表团,为推动和发展中外文化交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1987年5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授与他名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与他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从60年代起,曹靖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这些文章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读者的爱好。
曹靖华将自己的生命同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1956年加入了***。他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董必武同志曾以洁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的诗句,赞誉他高尚的情操和风骨。
曹靖华1987年9月8日清晨3时53分忽然长逝,长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