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钱穆在台北逝世
1990年8月30日 (农历七月十一),史学家钱穆在台北去世。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九岁入私塾,1912年停学后自学,任教于故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京大学学教授。
钱穆居北平八年,前后授课于北京、清华、燕京、北师大等名校,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商讨。抗战时期,展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华西、齐鲁、四川各大学。撰写《国史大纲》,公推为中国通史最好著作。1949年秋季,香港亚洲文商学院出任院长。1955年赠予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60年应邀讲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又获颁赠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1965年正式离任新亚书院校长,应聘马来亚大学任教。
1967年10月,钱穆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筑素书楼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1968年膺选中研院院士。晚年专致于讲学与着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朗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
逝后,家人将其骨灰散入茫茫太湖,以示归家。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名士大夫、国学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