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斤姑娘


张箍桶有一个女儿,名叫九斤。

  九斤是一个绝顶智慧的姑娘。虽然她从小死了娘,没人管教,但是长到十七八岁,浆洗缝补、描龙绣凤,没有一样不会,没有一样不精。相近三村的人,都知道张箍桶的女儿是个很有才情的姑娘。

  一天,张箍桶出门做活儿去了,九斤在家替爹爹补衣裳,突然来了一个七八十岁的丈夫公,见了九斤就问:九斤!你爹在家吗?

  九斤答复说:不在家。你找他有什么事吗?

  当然有事喽!你爹回来,叫他顿时到我家里去,有点要紧活儿要请他做。

  好!回来了就叫他去。丈夫公,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的名字叫做:一斗半,两斗半,三斗五升,四斗半。你自己去算吧!

  九斤连想也没有想就说:噢,本来是石二公公!石二公公,你家住在哪里呀?

  就住在东头石家村。我家是有记号的:东边丁零当,西边冷静清,门前两个管门人,一东一西两边分,胡子生在头颈里,笤帚插在头顶心。你爹来,就叫他找这一家好了。

  九斤想了一想说:好,知道啦!你家东边是一家铁匠店,西边是一个祠堂,门前有两株棕榈树。对吗?

  对,对,对!石二公公笑眯眯地捋着胡须说,九斤姑娘真有才情!我走啦。

  石二公公走后不久,张箍桶就回来了。九斤就把石二要箍桶的事告诉了爹爹。

  张箍桶皱着眉头说:他家里我不去。阿囡,你不知道,他这个人,讲出话来,就像茅山道士念咒一样。相近三村,就是他家的活儿难做。

  九斤想了一想,说:

  爹爹,我看你仍是去吧!石二公公的言语不好懂,有阿囡给你想措施。

  你又不好跟着我去,有什么措施?

  不跟去也有措施的。你把一张长推刨放在家里好啦。到了石家,假若叫你修旧家什,依样画葫芦,你总会画的。假若叫你做新家什,说出话来不懂,你就说:做新家什要用长推刨的。一张长推刨放在家里没有带来,要回去拿一拿。你回来拿长推刨,阿囡就替你出主意。

  张箍桶被女儿这么一劝,就承诺了。

  转头再说石二公公。

  石二公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早已娶了妻子,小儿子却仍是一条王老五。他据说张箍桶的女儿很有才情,就想把她娶来给小儿子做妻子。这天他叫张箍桶去做活儿,就是想试试九斤的才情,准备和张箍桶结一门亲眷。

  张箍桶挑着担子到了石二家里,石二待他很是客套。吃过点心,石二说道:张师傅!目前请你来,想要你箍几样新家什。

  要箍什么新家什?你说吧!

  我要箍一只早早桶,一只中午桶,一只小儿桶,一只有底无盖桶,一只有盖无底桶张箍桶一面听,一面咕哝着:哎哟,哎哟,要箍这很多桶!

  石二说:你不要急,另有呢:一只桶,两只耳朵高耸耸,中间直弄通,一眼望去到山东;另有一只桶,中间横着一根栋,尾巴翘起通天空,翻回身来扑隆通。张师傅,这几样桶你会箍吗?

  张箍桶一想,这些稀奇离奇的桶,听也没有据说过,不知道怎么箍法,可是嘴里不好这样说,只得撒个谎,答复道:会箍,会箍。说着,假痴假呆地把箍桶担翻了一阵,搔搔头皮说:石二伯伯,做新家什要用长推刨的,我一张长推刨没有带来,还要回去拿哩!

  石二知道他要回去问女儿,随口承诺说:好好,你要快去快来呀!

  张箍桶回到家里,一见九斤,便抱怨说:我说石家的活儿难做,不去不去,你偏要我去!他叫我箍几样桶,我一样也不知道。

  九斤立即慰藉他说:爹爹,你不要着急,总好想措施的。你说说看吧,到底是几样什么桶。

  张箍桶便把石二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九斤想了一阵,说:爹爹,这几样桶我都晓得了!

  啊?你晓得了?快点告诉我,我还要去做活儿哩!

  爹爹,你记明显:早早桶是面桶,中午桶是脓包,小儿桶是坐桶,有底无盖桶是脚桶,有盖无底桶是镬盖。两只耳朵高耸耸,中间直弄通,一眼望去到山东,这是蒸饭的蒸桶。中间横着一根栋,尾巴翘起通天空,翻回身来扑隆通,这是打水的吊桶。

  张箍桶一听,兴奋得跳起来说:我道是什么断命桶!这几样桶,我箍了半世了,还不会箍?

  张箍桶高兴奋兴地回到石二家里。石二一见就问:张师傅,长推刨拿来了吗?那几样桶你都会箍吗?

  张箍桶神气活现地说:

  这个不是吹牛皮,面桶、脓包、坐桶、镬盖、吊桶,我闭着眼睛也箍得起来。

  这是你阿囡教你的吧?

  哼,我箍桶箍了半世了,莫非这几样桶还不会箍,要我阿囡教?

  张箍桶要体面,撒了一个谎。石二听了,心中暗暗可笑,便说:嗯,你张师傅肚才良好!今天这几样桶都不要箍了,你别的替我箍一只外国金丝桶吧!

  张箍桶心里想:本国桶箍得多,外国金丝桶倒没有箍过,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管他三七二十一,叫他说出来看看再讲。便说:饭都是米煮的。本国桶、外国桶老是一样箍法。是什么样子,只要你说得出,我都会箍。

  好,我说给你听。石二摇头晃脑地念道,上无盖来下无底,四面城墙不通风,三街六市闹盈盈,十字路口在当中,千军万马里面登,中间坐个赵子龙。这种桶,你会箍吗?

  张箍桶一想:另外不讲,单是这么大就箍不起来。要说会箍吧,实在箍不起来;要说不会箍吧,又怕被他小看。想来想去,没有另外措施,只好仍是去问九斤,就撒个谎说:这种桶好箍。就是箍这种桶的家什放在家里没有带来,一定要去拿来才好动手。

  石二知道他又要去问女儿了,也就假痴假呆地说:半天功夫被你三跑两跑跑光了,你快去快来吧!

  张箍桶回到家里,一见九斤便气鼓鼓地说:石二这家乡伙今天硬是要和我作对,他本国桶不箍了,要我箍什么外国金丝桶了。

  九斤一听以为很希奇。石二连一百里路以外的地方也没有去过,晓得什么外国金丝桶呢?便说:爹爹,他告诉你了吗,这种桶是什么样子?

  张箍桶又把石二的话学说了一遍。

  九斤低头想了一下,笑起来说:阿爹,你被他骗了。这明明是蜂桶,哪里是什么外国金丝桶!

  张箍桶细细一想,也笑起来说:讲起来倒是有点像,阿囡你真智慧!

  张箍桶欢欢畅喜地回到石家,存心问石二:石二伯伯,你家又不养蜂,蜂桶箍起来做啥?

  石二说:你不要假痴假呆,这一定又是九斤教你的。张师傅,你家九斤真有才情,我蜂桶也不要箍了,我要和你结亲。

  结亲?我和你一点儿亲戚也没有呀!

  没有老亲可以结新亲。把九斤许给我家老三吧!

  哎哟,好倒是好,不过我这个阿囡是个宝,她的终身大事,要她自己愿意的。让我回去问问她吧。

  石二说:好,我等你的回音。

  张箍桶出了石家门,在村庄里打探了一阵,知道石二的小儿子人还良好,就回家和九斤磋商这件事。九斤也愿意了。

  过了几天,石二选了一个日子,用花轿把九斤抬过去,和他的小儿子成了亲。

  一天,九斤正在灶头切菜,突然来了一只黄猫,衔起一块鱼鲞就跑。九斤一把没有抓住,慌了手脚,遇上去就是一菜刀,把猫屁股劈成两爿,那时就死了。

  这一下就闯了祸了。本来这只猫是一个守寡的地主婆的。这地主婆刁钻离奇,又和官府有些交往,所以厉害得很,村里人没有一个不怕她、不恨她的。

  大家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做希奇刁。

  九斤斩死黄猫的消息,很快传到希奇刁的耳朵里去了。希奇刁当然不愿甘休,她拿了一块砧板,一把菜刀,跑到石二门口,剁着砧板,高声咒骂起来。

  石二立即上前向希奇刁赔不是,说:三弟妇,黄猫是九斤失手砍死的,只好请你原谅,我认赔。

  希奇刁搭起架子说:你认赔?哼,只怕你赔不起!我这只猫,不是平凡的黄猫,是一只金丝猫!

  石二吃了一惊,说:什么叫金丝猫?

  希奇刁说:金丝猫是一件宝,它身上的毛,一天会变三种颜色。这还不算,这只猫,日里会拖金条,半夜会拖元宝。我这份家私,就是靠它挣起来的。你要赔,就该照式照样地赔我一只金丝猫!

  石二一听,气得两眼发黑,不由得说:

  三弟妇,你也不要太做过头了。一只平凡的黄猫,你说它是只金丝猫,世上哪有这样的金丝猫!

  希奇刁一口咬住说:一点儿良好,是一只金丝猫,前年有人寻宝,出过三千两银子,我还不愿卖呢!

  这时,忽听大门一响,九斤出来了。九斤很客套地拉着她说:三叔婆呀,砍死你的金丝猫,不要说三千两银子,就是三万两,也总要赔你的。你定心!哪怕卖田卖屋,我们也要交出三千两银子来,不会少你的。

  你到里面坐坐歇歇吧!

  希奇刁一听,真痛快,立即说:

  仍是九斤懂道理,我也不坐了,只要赔我三千两银子,我就走。

  九斤说:三叔婆,我听家里人说,过去你经常到我家借东西,借去了,从来也不还。有一次还借去一把镬铲,至今也没有还我们。

  希奇刁一心只想着要三千两银子,没有多思量,就说:有的,有的!你赔我三千两银子,我买一把新的镬铲还给你们!

  九斤说:镬铲不要你赔了,你把那根镬铲柄还给我们吧!

  希奇刁呆了一呆说:那根镬铲柄早已给我烧火烧掉了。没有关系,赔你们一根新的好了。

  九斤冷笑一声说:这根镬铲柄,只怕三叔婆赔不起了。这是月亮婆婆送给我公公的一根木条。木条做了镬铲柄,这个镬铲就成了宝。只要镬铲甩一甩,一镬净水就变饭;只要镬铲凿一凿,一镬萝卜就变肉;只要镬铲丢一丢,一缸净水就变酒。这根镬铲柄,当年有人来寻宝,出过六千两银子,我公公还舍不得卖呢!

  希奇刁一听,慌了手脚,立即说:

  九斤,你不要耍胡赖,全国哪有这样的镬铲柄!

  九斤说:全国既有那样的金丝猫,就有这样的镬铲柄。三叔婆,目前这笔账要算算明显,你的金丝猫值三千两银子,我们的镬铲柄值六千两银子。赔了你金丝猫,你还要找给我们三千两银子。三叔婆,你是付现钱仍是立欠约,随你利便!

  这时,希奇刁已经处于下风,没有措施,只得说:九斤,我的黄猫不是金丝猫,你的镬铲柄也不是什么宝贝木条,大家不用赔,两下对消,好不好?

  九斤说:你的黄猫你自己说不是金丝猫,我们的镬铲柄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根宝贝木条,这是不好对消的!

  希奇刁被说得理亏词穷,一见苗头过失,立即丢下砧板菜刀,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评论问答

从前,有个小孩叫红松,才十二岁,爹娘就死了,成了孤儿。幸好爹娘给红松留下了一块河畔的荒地。村里人说,这块荒地什么也不长。真的,河里涨水,水就把荒地淹了,刮起大风,沙就把荒地漫了。红松长到十七岁了,别看年龄小,但是一个坚强的小伙子。他动手料理起那块荒地来了,别人说:红松啊,你别枉费..

古时候,在宁夏南部山区米钵山下的红石岗,住着一户叫哈阿旦的穷苦农夫,他和老伴都已年过半百,只有一个十七岁的独生女儿,名叫法图麦。这姑娘长得十分惹人喜欢。哈阿旦家景清贫,一家三口种着恶霸地主杨黑狼的五亩坡地,每年打下的粮食连交租都不够,日子过得很是艰巨。杨黑狼对法图麦早就包藏祸心。..

从前有一个名叫萨勒巴依的汗,他的年岁已经很大了,因为没有一个儿子,在他病得厉害的时候,就把人们召集到一起,这样说道:我活了偌大年龄,经历了很多事情,能吃的我吃过了,能喝的我也喝过了,此刻我将近死了。假如我还欠你们什么债务的话,你们就说吧!在我闭眼以前,我一定要还清。我们还必需磋商..

这是一个小山村。村旁一道清流,从不远处的山岗平地上潺潺而下。山岗上有一个很大的庄院,住着竺员外。竺员外有一女儿名荷叶,不惑之年又添了个儿子,因生在秋天,取名为“竺秋生”。竺秋生七岁那年,竺员外请来前村落第秀才任先生。竺秋生从小娇生惯养,不爱读书,几年来连个简单的对联也对不上来。而..

明朝年间,随沐英征讨云南后迁移到会泽的客户,有位名叫沐定的妇女,住在会泽县鲁机村,乃是沐国公的后代,太夫姓李,是个强干的农人。夫妻二人虽然勤劳,但租税太重,生活也不怎么好过。间或年景稍好,后而谷贱伤农,一样贫困。沐定姑娘生性聪敏,智慧过人,处人耿直,做事细心,实在是个巧媳妇。她心..

从前有一对老夫妻,无儿无女,生活得很寂寞。有一天,老头儿说:“咱们到林子里去采蘑菇吧!”于是他们就到村子外的树林子里去了。在树林里,老太太发现了一个草窝,草窝里有只小野鸭。她惊奇地叫道:“快来看呀,老头儿,一只小野鸭!”老头儿赶忙走过来,看了看说:“你看,它受伤了,咱们把它抱回家..

从前,有户富贵人家生了个瞎子姑娘。这姑娘长到十八岁,俩老口生怕她嫁不出去,于是打了个主意,给她三匹马:两匹为她驮衣食,一匹驮着她,早早打发她骑马远出了。临行前二老对姑娘说:你骑着马跟前边两匹驮马走,到什么地方路不通,马停了,那边就是你的家了。可怜的瞎子姑娘就这样脱离了家,她被马驮..

从前有个穷货郎,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货郎品行好,厚诚。他一到那个庄上,人家就把他围起来:换个针,扯点线;买个顶针,割截头绳。但是,他跑一天,赚的钱,换成柴米,也只够他娘俩吃的。有时候,交易不好,赔了本,还得跟人家借粮。眼看母亲年岁越来越大了,货郎恐怕出远门卖货,母亲在家没人照料,..

从前,在高黎贡山脚下一个富饶漂亮的村寨里,有一个孤儿,名叫此阿切。他的爹妈亲本是勤奋能干的庄稼汉和智慧乖巧的织布妙手,但被富人普盗黑逼死了,留下一间小茅草房和一支小竹笛,算是爹妈亲的惟一家当。此阿切把这支竹笛当做爹妈的贵重遗产,长年累月带在身边。每当纪念爹妈亲的时候,吹起竹笛,就..

很久的时候,有个叫赞歧造的樵夫正在竹林中砍竹,忽见前面亮起一道神奇的光。樵夫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发现芦苇丛中躺着一个纤小美丽的小女孩,这小女孩只有四寸长。 樵夫弯下腰轻轻地抱起小女孩,把她带回家去。他的妻子一见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身边正缺少一个孩子。可是孩子太小了,他们只得把她放在篮..

本内容由周勃发布在民间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九斤姑娘是一篇由周勃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民间故事内容历史,支持周勃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5395.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