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


大历年间,陇西有位书生叫李益,年仅二十岁就考上了进士。第二年,吏部举行任用官员的考试,李益等待参加。夏季六月,他来到长安,住在新昌里。

  李益出身在高贵的名门世族,从小就显露出才华,诗文清丽出色,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举世无双。前辈长者,都一致推崇他。他每每为自己的才情骄傲,想得到一位称心的伴侣,于是到处寻访名妓,但很久都未能如愿。

  长安有位叫鲍十一娘的媒婆,从前是薛驸马家的婢女,后来赎身从良,已经十多年了。鲍十一娘生性善于迎合巴结,又能说会道,豪门大户皇亲国戚住的地方,她没有没去过的;为别人追女子出谋划策,干她那行的都推她为首领。她曾经接受李益的嘱托和厚礼馈赠,心里十分感激他。

  过了几个月,李益有一天正在住处的南亭闲坐,大约申未时分,忽然听见急促的敲门声,下人来报是鲍十一娘到了。李益提着衣摆跟着去大门口,迎着鲍氏问道:“鲍卿,今天为什么忽然来了?”鲍氏笑着说:“公子昨夜做好梦没有?有一位仙女,被罚到人间来了,不贪图钱财,只爱慕风流少年,这样的人品身份,跟十郎正相配。”李生听说后一下跳起来,心神飞荡,身体也变得轻飘,拉起鲍氏又拜又谢说:“我愿一辈子做她的奴仆,死也不怕。”于是打听那女子的姓名住址。鲍氏一一告诉他说:“她是从前霍王的小女儿,字小玉,霍王十分喜欢她。她母亲名叫净持,是霍王宠爱的婢女。霍王刚死的时候,他的弟兄们因为小玉是妾所生,不太想收养她,就分给她一些钱财,让她搬出王府去住,改姓为郑氏,别人也不知道她是霍王的女儿。我一生没有见过像她这样美艳的女子,情趣高雅,姿态超逸,各方面都出类拔萃,音乐诗书,没有不精通的。昨天她家托我寻找一个才貌相当的后生,我就跟她细说了你的情况。她也听说过李十郎的名字,非常欢喜满意。她家住在胜业坊古寺旁的小巷中,刚进巷子的大门就是。已经跟她约好,明天中午,只要到巷口找丫头桂子,就行了。”

  鲍氏走后,李生就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行动,并叫家童秋鸿到堂兄京兆参军尚公处借纯黑色的骏马和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当晚,李生洗衣沐浴,修饰仪容,喜悦和激动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夜都没有睡着。

  天快亮时,就穿戴好衣服头巾,把镜子拉过来照了又照,唯恐有什么地方不合适。焦急不安地等到中午,就骑马疾驶而去,一直来到胜业坊。

  到了约定的地方,李生果然看见有名丫头在那里等候,她迎面问道:“来的是李十郎吗?”李生下马,丫头让人把马牵到屋后,急忙锁上大门。接着看见鲍氏从里面走出来,远远地就笑着说:“哪里来的后生,竟冒冒失失闯到这里?”李生跟她调笑未完,就已经进了中门。院子里有四棵樱桃树,西北角悬挂着一只鹦鹉笼,见生人进来,那鹦鹉就说:“有人来了,快放帘子!”李生的性情文雅恬淡,心中一直有些迟疑畏惧,忽然听见鸟儿说话,惊讶中不敢再往里走。正游移不前,鲍氏领着净持走下台阶来迎接他,请到屋里,相对坐下。净持四十多岁年纪,风姿绰约,谈笑间神态十分妩媚。她对李生说:“早就听说十郎才气出众风流潇洒,今天又看见十郎容貌清秀仪态文雅,果然名不虚传。我有一个女儿,虽缺乏教育,但长相还不算丑陋,要是跟您匹配,倒很合适。常听鲍十一娘说起这个意思,今天起便让小女服侍您吧。”李生道谢说:“我鄙陋笨拙,平庸愚钝,想不到能得到小姐青睐,倘若被小姐选上接纳,我会一辈子引以为荣。”于是净持命人摆设酒饭,让小玉从堂屋东面的小房间里出来跟李生见面。李生连忙行礼迎接。他只觉得满屋之中,如同琼林玉树相互辉映,转盼中,小玉眼里的光彩一直照射到自己的心底。随后小玉就坐在母亲旁边。母亲对她说:“你常常爱念的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就是这位李十郎的诗句。你整天吟诵思慕,怎比得上亲眼一见呢?”小玉于是低头微笑,小声说:“闻名自然不如见面,才子怎能无貌呢?”李生就连忙起来行礼说:“小娘子爱慕才华,鄙人看重姿色,两个人的长处合拢在一起,就才貌双全了。”母女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都笑起来,于是大家喝了几轮酒。李生站起来,请小玉唱歌。小玉起初不肯,母亲坚持要她唱。小玉的声音清亮,曲律精妙。

  酒尽席散,天已经黑了,鲍氏带着李生到西院休息。庭院安静,屋宇幽深,门窗的帘幕十分华贵。鲍氏叫丫头桂子、浣沙给李生脱去靴子解下衣带,服侍他睡下。过了一会儿,小玉来了,言谈温和,语调宛转柔媚。脱衣服的时候,神态娇美。两人帏中枕上,极其欢爱。李生觉得楚怀王梦会巫山神女、曹子建洛水遇见洛神,欢爱也不过如此。

  半夜,小玉忽然流着泪看着李生说:“我出身于娼妓之家,自知配不上你。如今因为你爱恋我的姿色,所以把终生托付给你。只担心有朝一日人老色衰,你会把恋情转移到别人身上,让我像离开树枝的松萝一样无依无靠,像秋凉后的扇子那样被人抛弃。因此欢爱已极时,不知不觉悲哀就涌上心头。”李生听了这些话,感叹不已。于是让小玉枕着自己的手臂,慢慢对她说:“我平生的心愿,今天已经得到满足,即使粉身碎骨,也发誓不会抛弃你。你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请给一块白色绢绸,我要在上面写下誓约。”小玉于是擦干眼泪,命侍女樱桃揭开帐子举着蜡烛,把笔砚递给李生。小玉在弹奏音乐的空闲里,也很喜好诗文,书箱笔砚,都是霍王家过去的东西。于是拿出绣囊,取出一段三尺长的有黑色细纹的白绸交给李生。李生向来才思敏捷,提笔成章,所写的誓约以山河来比喻情意深厚,指日月为证来表明自己的忠诚,每句话都非常恳切,让人听了觉得感动。写完,让小玉收藏在珠宝箱里。从此两人相亲相爱,好比翡翠鸟在云间比翼飞翔一样美好。就这样过了两年,两人不分白天黑夜从不分离。

  下一年的春天,李生以书判拔萃进入仕途,授任郑县主簿。到了四月,李生即将赴任,到东都洛阳去看望父母。长安城里的亲戚,都来参加给他饯行的宴会。这时正值残春初夏,酒宴结束后宾客散去,离别的忧愁不禁萦绕在两人心头。小玉对李生说:“凭你的才华和名声,很多人都仰慕你,想跟你结成婚姻的人一定不少。何况家中有父母要侍奉,却没有正式的妻室。你这一去,必定会缔结一桩好的姻缘。当初的誓约,不过是些空话罢了。然而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现在告诉你,让你永远记在心里,你肯听一听吗?”李生惊讶地说:“我有什么事得罪了你,让你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你不妨把想讲的话说出来,我一定照办就是了。”小玉说:“我今年才十八岁,你仅有二十二岁,到你三十岁的时候,还有八年。我一生的幸福时光,希望能在这段时期里与你共度。然后你再去选择显贵人家联姻,也不算晚。我那时就抛弃人间的一切,剪发为尼,过去的种种愿望,到此也就满足了。”李生听了既惭愧又感动,不觉流下眼泪。于是他对小玉说:“指着太阳发出的誓言,不论生死都要遵守。跟你白头偕老,还觉得不够满足,怎么会三心二意呢?请你绝对不要怀疑,只要好好住在这里等我。到了八月,我一定还到华州来,派人接你,相见的日子不会远的。”又过了几天,李生就告别小玉往东去了。

  李生到任十来天后,请假去洛阳探望双亲。没有到家之前,他母亲太夫人就替他物色了表妹卢氏,婚约已经定下来。太夫人向来严厉果断,李生犹豫不决不敢抗拒。这样就去卢家谢婚,并商定在近期完婚。卢家也是名门望族,嫁女儿到李家,聘礼一定要有百万钱,如果不满这个数目,宁肯不嫁女儿。李生家向来贫穷,筹集这些钱必须四处借贷,他就请假到远方投奔亲友以求帮助,跋涉于江淮之间,从秋天一直奔忙到夏天。李生自知背弃了跟小玉的盟约,归期大大地延误了。

  他不让小玉知道一点消息,想断绝她的希望。他嘱托长安的亲友,不要泄露他的行踪。

  小玉自从李生超过了日期没有回来,就多次设法打听他的音讯。

  传来的都是不可靠的消息,并且每天都不一样。她到处求人卜卦问讯,又担忧又怨恨,这样过了一年多。后来病倒在空房里,落下了积久难治的玻虽然李生的书信始终不见,但小玉的思念之情却丝毫不改,她赠送钱物给李生的亲友,求他们告诉她李生的消息。寻求十分急切,钱财往往不够,就常叫丫头偷偷卖掉箱中收藏的衣服玩物等东西,多数是交托西市侯景先家的寄售铺变卖。曾经有一回叫丫头浣纱将一只紫金钗,拿到侯景先那里去变卖,路上遇到一个皇家作坊里的老玉工,看见浣沙手里的玉钗,就上前来辨认,说:“这只玉钗是我做的,当年霍王的小女儿将要上鬟的时候,命我做了这只玉钗,给了我一万钱的报酬。我还不曾忘记。你是什么人,从哪里得到它的?”浣纱说:“我家小娘子就是霍王的女儿。家业败落之后,又失身于人。丈夫前些日子去了洛阳,没有一点消息。娘子积郁成病,至今快两年了。

  叫我卖掉这只玉钗,送钱给人,求访丈夫的音讯。”玉工伤心地哭着说:“皇族贵人家的子女,倒霉落魄,竟到了这种境地。我活在世上的时间不多了,看见这样的盛衰变化,真是伤感。”于是便带浣纱来到延光公主家,详细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延光公主也为小玉的事悲伤感叹了很久,并给了她十二万钱。

  那时,李生聘定的卢家女子住在长安,李生凑足了聘礼后,回到郑县。这年腊月,再次请假到长安成亲。他悄悄找了一个僻静的住处,不让别人知道。有个叫崔久明的明经,是李生的表弟,性情忠厚,早些年常跟李生在小玉家欢会,吃喝谈笑,也没有隔阂。每次得到李生的消息,他必定如实告诉小玉。小玉经常把柴米衣物之类的东西资助崔生。崔生很感激她。李生来到长安后,崔生把情况详尽地告诉了小玉。小玉愤恨地叹息说:“天下难道竟有这样的事情吗?”于是遍请亲朋好友,想方设法要把李生找来。李生认为自己延误日期违背了誓约,又听说小玉病得十分厉害,为自己忍心抛弃她感到惭愧羞耻,就始终不肯去见小玉。每日早出晚归,想躲避小玉。小玉日夜哭泣流泪,废寝忘食,只想跟李生见上一面,竟然没有机会。心头的冤屈愤恨越来越深,倒卧在床不能起来。从此长安城里渐渐有人知道了这件事。

  风流才子,都为小玉的痴情所感动;豪侠之辈,都对李生的薄情表示愤怒。

  这时已经到了三月,人们大都去郊外春游。李生和五六位同辈朋友到崇敬寺观赏牡丹花,漫步在西边的长廊中,一个接一个地吟诵着诗句。有位京兆人叫韦夏卿,是李生的好朋友,当时也在一起。他对李生说:“风光秀丽,花草繁茂,不过可怜郑家女儿,还满怀冤屈独守空房!你最终还是遗弃了她,真是残忍的人。男人的心胸,是不该这样的。你要好好想想!”正在感叹责备的时候,忽然有一个豪侠之士,穿着淡黄色麻布衣衫,手持弹弓,神貌俊秀,衣着轻盈华丽,只带一个剪短发的外族小孩做仆从,悄悄走在一旁听他们说话。过了一阵,那人上前对李生行礼说:“公子该不是李十郎吧?我家本来祖籍山东,跟皇帝的外家还算是亲戚。我虽然缺少文才,心里却佩服贤德的人。久仰公子的名声,常想能见上一面。今日有幸相会,得以看见公子的风采。

  我家离这里不远,也有弦管音乐,足以愉悦心情。还有八九个美女,十几匹骏马,任由公子喜欢。只希望公子能过去看看。”与李生一道的那些人,听见了这番话,都赞叹不已。于是就跟豪士一起骑马同行。一路快跑,转过一些街市,就到了胜业坊。李生因此地离小玉家很近,不愿过去,就找了个借口,想掉转马头回去。豪士说:“我家近在咫尺,你怎么忍心扔下我们不去呢?”就挽住李生的马,拉着朝前走。转眼工夫,已经到了小玉家的巷口。李生神情恍惚,抽打坐马想要返回。豪士立即命令几个仆从,强行把他抱着往里送,自己赶过去把他推进车马出入的门,命令把门锁上,向里面传报说:“李十郎来了!”一家人都非常惊喜,喧嚷之声一直传到院子外面。

  前一天晚上,小玉梦见一个穿黄衫的男子抱着李生前来,到了席位上,让小玉脱去鞋子。小玉惊醒过来后告诉了母亲。又自己解梦说:“鞋,就是谐的意思,指夫妻重新团圆。脱,就是解的意思,团聚之后又解脱,就是永别了。由此看来,必定会跟李生相见,相见之后,我就应该死了。”这天清晨,小玉请母亲给她梳妆打扮。母亲以为她病得太久,心迷神乱,对她说的不很相信。她一再要求,只得勉强为她梳妆。刚刚梳妆完毕,李生果然就到了。小玉病卧在床已经很久,连翻身都要人帮助。忽然听说李生来了,猛地自己坐起来,换了衣服出去,如同有神灵在扶助她。于是就跟李生相见,眼含怒恨直盯着李生,一句话也不说。病重的体质,娇弱的身姿,好像不能控制,不时地用衣袖遮掩着,转过头去看李生。感物伤人,在场的人都忍不住落泪。不久,外面送进来几十盘酒菜。大家看到都很吃惊,急忙问其原因,原来这是那位豪士送的。于是摆好酒菜,并排坐下。小玉侧身转过脸去,斜视了李生好一阵,就举起杯子洒酒在地,说:“我身为女子,竟是如此薄命,你是男人,竟然这样负心!使我年纪轻轻就将含恨而死,再也不能奉养母亲,从此告别了我喜欢的绮罗和音乐。在九泉之下痛彻心肺,这些都是你一手造成的!李生啊李生,今天我们该是永别了!我死之后,一定会变成厉鬼,让你的妻妾终日不得安宁!”于是伸出左手握住李生的手臂,把酒杯摔在地上,放声痛哭了几声,然后就断气了。她母亲抱起她的身体,放在李生的怀中,让他呼唤她,但终于没有苏醒过来。

  李生为小玉带孝服丧,日夜哭泣,十分悲痛。将要下葬的前一天晚上,李生忽然看见小玉站在停放棺木的灵帐当中,容貌艳丽,就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她穿着红裙子,紫色外袍,肩披红绿相间的纱巾。她斜着身子靠在灵帐上,手中拿着绣带,回头对李生说:“感谢你来送行,看来还留着几分情意,我在阴间,能不感叹吗!”说完,就不见了。第二天,葬于长安的御宿原。李生送葬到了墓地,尽情表达了自己的哀痛之后才回去。

  后来过了一个多月,李生跟卢氏完婚。李生一看见小玉留下的东西就伤感不已,郁郁不乐。夏季五月,跟卢氏同行,返回郑县。到达郑县十多天后,有一次李生和卢氏正在睡觉,忽然帐子外面啧啧有声。

  李生吃惊地起来察看,只见一个男子,年纪大约二十来岁,长得温文尔雅,躲在帐幔后的阴影里,不停地向卢氏招手。李生惊惶之下连忙跃起,绕帐幔好几圈,那人突然就不见了。李生从此心里就对卢氏感到疑心和厌恶,猜忌多多,夫妻之间就变得毫无情趣了。有些亲戚婉转地劝说,李生心中才稍稍平静了。又过了十来天,李生由外面回来,卢氏正坐在床边弹琴,忽然看见从门外抛进来一个用有斑纹的犀牛角雕成的镶花盒子,长宽一寸多,里面有轻柔的丝带,系成同心结,落在卢氏杯中,李生打开来看,见里面装着托寄相思的红豆,一只表示祈求的叩头虫,还有春药发杀觜和驴驹媚。李生当时愤怒地吼叫起来,声音就像狼嚎虎哮,提起琴来击打卢氏,逼迫她说出实情。卢氏始终解释不清这件事情。此后李生经常粗暴地殴打她,百般虐待,最后告到官府把她休了。

  卢氏被休后,李生偶尔跟婢女侍妾之类的人同床共枕,随后就会大加妒忌。甚至有因此而被他杀死的。李生曾经游历广陵郡,得到一个出名的美女营十一娘,容貌鲜润姿态妩媚,李生十分喜欢她,每当两人闲坐时,常对营氏说:“我曾经在某处遇到某某女人,因为犯了什么什么过错,我用某种方法杀了她。”天天都说这些话,想让她害怕自己,以此来整肃闺门风气。李生出门的时候,就用澡盆把营氏盖在床上,周围贴上封条,回来一定要仔细察看,然后才放营氏出来。李生又藏了一把短剑,非常锋利,他常对侍妾婢女们说:“我这把剑是用信州葛溪出产的好铁打制的,专用来砍有罪之人的脑袋!”凡是李生见过的女人,他总是马上就会生出猜忌之心,以至于娶了三个妻子,都跟当初对待卢氏一样。

上一篇:奶奶的故事
下一篇:半截手指
评论问答
本内容由郑光祖发布在青楼红颜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霍小玉传是一篇由郑光祖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青楼红颜内容历史,支持郑光祖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7469.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