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死后这10年,比除掉他更难的事一直摆在美国人面前


2011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北京时间5月2日),拉登被美军击毙。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拉登之死标志着“反恐战争取得迄今最为重大的进展”。然而20年的战争使阿富汗深陷乱局,如今拜登号称要 “无条件” 撤军,或留下中东“烂摊子”。

|作者:冯璐

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发动恐怖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倒塌,近3000人死亡。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以阿富汗塔利班当局庇护“基地”组织为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2001年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两架民航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

10年后的2011年5月1日,拉登被美军击毙。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拉登之死标志着“反恐战争取得迄今最为重大的进展”。

拖了20年的阿富汗战争,让“撤军”成为自小布什以来历任美国总统的心病。奥巴马在2014年宣布阿富汗战争正式结束,但到他离任时,撤军都没完成。继任的特朗普把“撤军阿富汗”列为政策目标,宣布2021年5月前完成撤军,也成了泡影。

今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5月1日开始撤军,9月11日完成。他说,这场战争的目标已经实现——拉登已经死了,“该结束永远的战争了”。

曾计划刺杀奥巴马

10年前,拉登在巴基斯坦一座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小城被美军突击队击毙。他的尸体24小时内被匆忙葬于阿拉伯海,相关照片也未发布。

美方称,由于没有国家愿意收留拉登的尸体,美国也不想为世人留下“拜谒拉登的圣地”,因此决定将其海葬。此外,不公布照片是为了避免煽动暴力,以及尊重伊斯兰传统。

·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

美军在拉登藏身地缴获了大量机密文件,称之为“从恐怖主义头目那里缴获的最大情报宝库”,并从中分析出“基地”组织的报复可能针对海上能源供应(包括袭击油轮)等情报。从2014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陆续解密相关内容,拉登的秘密不断震惊世界。

中情局解密资料显示,拉登对西方兴趣浓厚,喜欢研究美国,一些看法颇有远见。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陷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衰退。拉登写信告诫手下,不要被美国暂时的衰落迷惑,“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是好事”。他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美元贬值将如何促进美国出口。出身沙特豪门的拉登还热衷黄金投资,立遗嘱称要将自己留在苏丹的2900万美元捐给极端组织用于延续全球“圣战”。

拉登私人电脑硬盘里的内容也被曝光,里面有好莱坞电影、3部关于拉登的纪录片以及《猫和老鼠》等动画片。硬盘中还有不少色情视频,人们一度以为拉登“好色”。后来的分析发现,拉登是在色情文件中隐藏加密指令,以此与下属沟通,逃避侦察。

拉登也在琢磨国际形势。他认为巴基斯坦和印度将会开战,想把“圣战”矛头指向巴基斯坦以渔翁得利。他还考虑过攻击土耳其和伊朗,但想到“基地”组织的资金输送须经过两个国家,才放弃这一念头。对奥巴马推进的巴以和平计划,拉登称“注定失败。”他还致信奥巴马,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美国网友调侃:“连住在山洞里的恐怖分子都知道全球变暖”。

与此同时,拉登也在谋划刺杀奥巴马,以便“使美国陷入危机”。拉登在信中告诉“基地”组织一位高官,要成立两个小组盯住飞往这一地区、有可能载有奥巴马或时任中情局长彼得雷乌斯的飞机,但不要管拜登乘坐的飞机。他写道:“杀死奥巴马将使拜登自动接任总统职位、完成剩余任期,这是美国的常态。拜登对此完全没有准备,这将导致美国陷入危机。”

拉登人生最后两年留下的书信,内容从遗嘱到袭击美国的计划包罗万象。2009年前后,信的风格比较冷静,比如有一份他起草的“基地”组织招聘卷:“你愿意成为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吗?”“如果你有幸成为烈士,需要我们联系谁?”越接近2011年,信的字迹越潦草,内容充满对自己和“基地”组织未来的担忧。

被击毙前,他通过信使网络向“基地”组织发布命令,将命令存在手机芯片中,让信使们交到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甚至索马里的成员手中。信使在任务结束后要把背包烧掉,以防被美间谍利用;所有的地面活动必须选阴天,因为美军无人侦察机无法在阴天正常工作。

在美军无尽的空袭下,拉登资金枯竭,信得过的人越来越少,导致他最后近乎偏执的谨慎:被困伊朗的老婆逃跑时,“衣服、鞋子等任何能被安装针头窃听器的东西一律不许带”。他的藏身之地经常断电,为防泄密他还不用手机、不上网,日子单调得比坐牢还难受。美情报人员后来给拉登起了个外号“踱步者”,他们从间谍卫星的监控画面中看到拉登经常在院子里独自踱步,仿佛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杀拉登不易,撤军更难

“9·11”事件后,拉登被美国视为“头号恐怖分子”。时任总统小布什发誓:必须将拉登“缉拿归案,无论死活”!美国政府悬赏5000万美元、派出十几万大军,只为一颗拉登的人头。这堪称史上耗资最巨大、动用军力最多的“大追杀”。

·2001年11月25日,海军陆战队第15远征部队队员在阿富汗背着肩扛式导弹向安全位置转移。

猎杀拉登,这不仅是小布什8年任期内的目标,也是继任者奥巴马的“使命”。让白宫恼火的是,拉登仿佛是抓不到也打不死的幽灵,每当外界认为他已毙命时,这个说话柔声细气的人就通过视频发声,证明自己还活着,如同幽灵般折磨着美国总统的神经。

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阿富汗战争,已成为吞噬美国财富的无底洞。但为了“体面”脱身,美国需要一场“胜利”。在“9·11”事件的9年7个月又20天后,奥巴马突然宣布拉登已被击杀。随后一周里,美国举国欢庆。调查显示,奥巴马在此期间支持率猛涨6%,美国经济信心指数也高涨10个百分点。但当人们估算阿富汗战争及击杀拉登的巨大成本后,两者又跌回原形。有媒体调侃,“拉登的幽灵都让美国不得安宁”。

过去20年,美国深陷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统计,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耗资高达1万亿美元,是除二战以外美国史上最贵的战争。连年战火除造成阿富汗的巨大损失外,也导致2200名美军士兵丧生,2万多人受伤。美军在阿富汗的存在,已成为难以甩掉的沉重包袱。

奥巴马上台后,驻阿美军一度增至10万人以上。但他2014年作出撤军的公开承诺。到2017年特朗普上台时,驻阿美军已降至约8500人。

2020年2月,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美国承诺逐步减少驻军,在14个月内全部撤出。塔利班则承诺不再让阿富汗成为恐怖分子的庇护所。目前,驻阿美军约有2500人。

然而,由于局势复杂危险,完全撤离的计划一缓再缓。而且,五角大楼也在撤军问题上频频与白宫唱反调。直到特朗普下台,美军也没能撤完。

·2019年1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首访驻阿富汗美军基地。

而在拜登看来,阿富汗是“危险的泥潭”。他说,拉登10年前就被击毙,如今应以2021年的视角看世界。宣布撤军决定前,他去吊唁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他说,“在美国过去的40年历史中,我是唯一一个有孩子曾赴战区服役的总统(拜登长子博曾在驻伊拉克美军服役),我知道那是什么滋味”。

事实上,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身为副总统的拜登就多次对驻阿美军的效用提出质疑。拉登被击毙时,拜登与奥巴马一起在白宫战情室全程观看。拜登主张在阿富汗仅保留小规模美军,但该提议未获采纳。

·2011年5月,奥巴马(左二)和拜登(左一)在白宫办公室观看并指挥击毙拉登的全过程。

如今,拜登强调不会将撤军责任交给下一任总统,并称自己做此决定不是冲动,而是和军方及情报、外交等部门协商的结果。

有美国官员称,拜登定的撤军期限是“绝对的”,不会再根据阿富汗国内局势改变。拜登认为,以往的撤军都是“基于条件”的,这是过去20年来美军无法离开阿富汗的原因。

拉登代表的势力并未消散

拜登撤军得到奥巴马和小布什力挺。特朗普则称步调太慢,应在5月全撤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他曾会见阿富汗总统加尼等人,后者支持撤军。一些共和党参议员则对撤军感到“失望”,认为这将为恐怖分子创造温床,甚至“为下一个‘9·11’铺路”。

尽管拉登已被击毙,但他所代表的势力并未消散。前驻阿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说,“当年支持拉登的塔利班组织未表现出足够的和谈诚意。一旦美国撤军,塔利班很可能再次占领阿富汗,这无疑会助长‘基地’组织卷土重来。”

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称,塔利班比2001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强大,控制了阿富汗1/5的人口。阿富汗的民生和安全问题仍未解决,加尼政府的安全部队实力堪忧。

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一位共和党议员认为,撤军不仅会使阿富汗处于危险之中,还会危及美国公民。

对美军撤走后的阿富汗局势,连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没底。他说:“是时候让美军回家了,阿富汗人必须挺身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所能做的是提供资源和援助。”但他也表示,“我不能保证阿富汗的未来会怎样。没人可以。”

美军方高层主张在阿富汗保留一支千人规模的部队来制衡塔利班。而在美国学者克里斯·多兰看来,美国仍可能利用外交和多边关系保持在阿富汗的存在。分析指出,即便美国不再驻军阿富汗,仍或多或少留有“后手”——特种部队、五角大楼承包商、情报人员可能会继续留在那里。

阿富汗有1.8万名承包商,显示美国正将战争“外包”给私营雇佣军,使战争远离美国公众视线并避免异议。美国特工也一直训练阿安全部队作为执行任务的“代理部队”。按照拜登的计划,这些“由明转暗”的任务有望继续。

评论问答

美国着名将领巴顿以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885年11月11日,乔治·史密斯·巴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高贵家庭。自幼喜欢骑马,在牧场中度过了愉快的童年。18岁时进入私立维吉尼亚军事学院,一年后又进入西点军校学习,毕业后被调往..

风险我觉得一个创业者要防范创业风险,最重要一条,就是你越在成功时,越要知道自己不是无所不能。这是我们收获的教训,因为越是走在正确道路上,资本、媒体、政府给你喝彩时,你开始就有点心痒了。你开始就觉得这个也可以做,那个也可以做,各种相关联不相关联的合作都会找上门来,这时就要有决断,要..

近段时间,环球极端天气频发。有军事专家指出,天气变化将使得一些国家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更有报道称,这些极端天气的发生,都要归罪于美国的气象兵器。美军气象兵器致多国高温?俄罗斯正在蒙受10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炎热气候。一些俄罗斯专家猜疑,炎热气候有被人为控制的迹象,美国有大概在俄罗斯上空试验..

比尔是美国费吉尼亚州的一位在校大学生,他的家庭非常富有,父亲有两家公司,母亲是律师。但当他离开家上大学时,却拒绝了父亲的资助。临走时他信心满满地对父亲说:“我只需要带点车费就行,上学的费用自己想办法解决。”父母一脸吃惊,但是看到比尔那么自信,只好答应了。刚到大学,比尔就跑到一家餐..

2007年11月6日,28岁华裔女子黄素芬以72%的高票击败多名资深竞争对手,当选为美国费奇堡市市长,成为该市243年来的第一位华裔市长。黄素芬一无背景二无资历,究竟凭借何种手段击败强劲的政治对手,贏得选民支持的呢?黑马参选黄素芬的父母都是在美国居住了35年的香港移民,父亲黄健波经营餐馆,母亲郭..

在亿万年之前,世界上没有陆地,没有风、雨,只有天空、雾和水,紧靠水边有一间祈祷室,里面住着施舍神和他的同伴。每当施舍神在室内祈祷时,他的同伴就带着烟草,在祈祷室外守护。一天,这个同伴似乎看到了亮光,赶紧进去告诉施舍神,说他看见了一种奇怪的东西,施舍神心中暗暗高兴,回答说:“知道了..

小浣熊和他的奶奶住在一起,他是奶奶惟一的孙子,所以奶奶非常疼爱他。一天,奶奶带他在山上采摘橡树果。奶奶在树上面采,他在下面拿着小篮子盛。天晚了,奶奶问他: “好孩子,晚上吃点鹿肉好吗?”“不要,鹿肉我吃腻了。 小浣熊回答说。”“那么,吃点牛肉干吧? 奶奶说。”“哼,我讨厌牛肉干。 小浣..

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军阀并起,连年的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就连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寺院也未能幸免。成都西郊的广宁寺就是如此,主持方丈因阻挠官军将寺院据为军营,便被官兵捆绑起来吊在树上,用鞭子给打得奄奄一息。临终前,他将最得意的弟子慧明叫到跟前,嘱咐他带领众僧侣到渝州,投靠那..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之哈默简介亚蒙·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因为他是第一个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合作的西方企业家,被列宁亲切地称为“哈默同志”;他又是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

1995年冬天,上海虹桥机场。77岁的日籍妇人齐田喜美子对78岁的上海老人黄伯平深深鞠了一躬,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别送了,年纪大的人哭哭啼啼起来,让人笑话。”真的该走了。黄伯平眼光有点模糊,伸手揩了一下眼睛。10年前,他是用鲜花在这里迎来喜美子的;10年后,送别喜美子到同一个机场的,只有自己..

本内容由扬雄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本·拉登死后这10年,比除掉他更难的事一直摆在美国人面前是一篇由扬雄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扬雄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2506.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