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布拉格战役,为何舍尔纳宁战不降?3个原因让他难以下定决心


在研究二战苏德最后一战布拉格战役时,有人认为,如果舍尔纳元帅下令向苏军投降,就可以避免90万德军被歼,苏军也可以减少14万人的伤亡,他还能成为苏军的座上宾。最重要的是,苏军兵不血刃进入布拉格,也会减少当地平民的伤亡,舍尔纳就可对和平解放布拉格作出贡献。那么,当时苏军已占领柏林总理府,希特勒和一众高级将领饮弹自尽,德军已无翻牌机会,舍尔纳为什么还要置士兵生命于不顾,做无谓的牺牲呢?

01舍尔纳是德军最后一张王牌,他不想给德军丢脸。早在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进德国总理府之前,希特勒已经在地图上纸上谈兵了好多次,而且多次把希望寄托在舍尔纳的中央集团军群能单车救主,而此时,苏军的几个方面军主力,因与盟军展开竞赛,宁可放弃眼前的中央集团军群不打,也要先拿下柏林,目的就是迫使德军早点投降。

但在舍尔纳内心,他是忠于希特勒的顽固分子,在他指挥的90万大军里,还有坦克第1第4两个集团军,还有第17集团军和奥地利集团军群一部,以及第8集团军和坦克第6集团军一部,外加苏军投降过来的弗拉索夫俄罗斯解放军10万人马,是当时德军在柏林以外驻扎的最大一支作战集团。

那么,既然希特勒都已经死了,柏林也落入苏军之手,舍尔纳为什么还要做最后顽抗呢?实际上,在战役打响前,舍尔纳也曾多次与苏军沟通,想以布拉格几十万平民作交换条件,要投降也只能向盟军缴械,一方面是拖延时间好让盟军打到布拉格,另一方面是为他本人和90万德军后路着想,因为有前车之鉴,大部分投降德军都到西伯利亚扛木头去了,后果不是老死苦寒之地,就是累死在原始森林,这不是他所要的结果。

所以,从这个层面讲,舍尔纳明知继续打下去毫无胜算,但为了拖延时间还是硬着头皮对抗,从一定程度上讲,舍尔纳也有不甘心失败的意图,莫德尔都战败自尽了,他也没什么可留恋的,也有追随希特勒而去的动力在里面。

02内外交困,舍尔纳无法安心考虑投降事宜。布拉格战役是1945年5月6日开始打响的,到11号才结束,这期间5月8日德军就签订了投降书,5月9日德军新任统帅邓尼茨还专门下命令让舍尔纳放下武器停止作战,但为时已晚。这里面有两个客观因素让舍尔纳无法接受命令。

一方面是布拉格人民的起义和反抗。早在1944年底,苏军完成十次战役大反攻后,仆从国内已经不再团结,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多个国家都调转枪口打向德军,而当苏军占领柏林以后,布拉格的游击队动员当地民众举行了反抗舍尔纳的起义,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为了应对城内危机,舍尔纳只好分兵镇压,迫使苏军提前发动了进攻,内外结合打了舍尔纳一个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是俄罗斯解放军的临阵倒戈,等于终止了投降谈判。原本,弗拉索夫在莫斯科战役时,先是第2集团军的司令,因作战勇敢后接任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但被德军包围被俘后就投降变节,为此,德军专门为他组建了一支由苏军俘虏为主的俄罗斯解放军,兵力一度达到了几十万人。

但1945年4月底布拉格民众起义后,弗拉索夫认为投降盟军的希望要落空,于是采取了明哲保身的办法选择调转枪口,可以说这一举动完全出乎舍尔纳的预料,也迅速瓦解了布拉格守军的防御阵线。

从这个层面讲,当舍尔纳还在和参谋人员商量如何投降事宜时,守军内部已经出现了分歧,而当时苏军给出的条件就是无条件投降,客观上讲,德军宁可战死也不愿意投降苏军,在沟通环节中,苏军两个方面军已经兵临城下,舍尔纳想投降都来不及了。

03苏德最后一战,科涅夫不想有一点瑕疵。在苏德战争中,如果说曼施坦因、莫德尔、古德里安是德军的三驾马车的话,那么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和科涅夫就是苏军的三个赶车人。就布拉格战役来讲,即使舍尔纳想投降,科涅夫也要打他一仗才算了却心愿。

从苏军进攻柏林的作战部署中能看出,斯大林虽然下达了让朱可夫和科涅夫齐头并进的战术向前推进,但他内心还是对朱可夫高看一眼,毕竟朱可夫名义上是苏军副统帅,又比科涅夫在盟军中享有一定的威望。但科涅夫不服啊,他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比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进展迅速,理应第一个打进柏林的,但斯大林偏偏命令他让出一条通道,让朱可夫的部队先进攻柏林。

所以,在科涅夫内心,既然朱可夫能先于盟军占领柏林,那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也不能让盟军接收了布拉格,这最后一战必须由他来打。所以他指挥苏军仅用三天时间急行军200多公里,甚至在高山峻岭和峡谷地带,苏军的坦克也跑到了50到60公里速度,苏德战争最后一战科涅夫是当成荣誉之战来打的。

战斗到5月11日,舍尔纳见突围无望,他带着两个奥地利师逃出包围圈投降了美军,而对其它包围圈里的德军,他也下达了解散命令各自逃命,舍尔纳这么做,落了个里外不讨好的名声。

从上面分析看出,舍尔纳选择在布拉格继续抵抗一点意义都没有,其结果也是盟军把他和其它投降的德军都交还给了苏军,该扛木头的扛木头,该审判的审判,舍尔纳也被判了25年。但在这场本不应该打的战役中,还是牺牲了那么多的士兵,不管是德军还是苏军,这无谓的伤亡都要算在舍尔纳头上。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战布拉格战役,为何成为苏美争夺战俘的收官之战?战后利益所需

二战斯摩棱斯克战役,为何5个战役集群突击影响大?创新战场打法

二战库尔斯克战役,为何比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更重大?断了脊梁

二战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军顽强抵抗,是推迟莫斯科战役的重要因素

评论问答

1895年,樱花盛开的4月,一艘轮船从天津塘沽港开出,目的地是日本的马关,船上搭乘的是以李鸿章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和谈代表团。这时,中日战争已近尾声,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威海卫的北洋水师最后几艘军舰也被迫投降,提督丁汝昌自尽身亡,日本陆军从朝鲜追杀至辽东,战局已经无法支撑,这次赴日与其说..

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

清乾隆五十八年,那时附属于安徽的盱眙县有个很优秀的小伙子,拳脚很好,智慧勤学又肯用功,报名加入当年的武科乡试。家里人很看好这个武童,以为凭他的实力,通过乡试问题不大。合法全家和亲戚密友满心欢畅地抱着希望的时候,这个孩子却被举报了,盱眙县好多人反对这个孩子加入测验,都闹到县衙去了,..

南京是郑和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生活着郑和的一支后裔。有人不禁会问:郑和是太监,怎么会有后代呢?据南京的郑和十九代孙郑自强介绍,郑和幼年即被阉入宫,无子,只知他的养子叫郑恩来,两个孙子,一个叫郑万选,另一个叫郑廷选。郑自强告诉记者,他通过报纸和互联网寻找郑和后裔,新年期间在南京和苏..

我和牛男是一个月前通过双方父母介绍认识的,我算是时尚品味,懂事的女生,完全是牛男的菜,他算是阳光型,品位还可以,个不高,第一印象一般。相互看了照片然后网上聊天,两天后约见个面,我也爽快答应了,结果前一天他去外地玩,所以我当天约了我朋友,到之后才给我打电话,所以当天就没能见成面。一..

有的贵妃死后的葬礼比皇后还要风光,而有的皇后死后的葬礼比贵妃还要简单;有的皇后死了多年还让皇帝魂牵梦绕,而有的皇后临死之际却得不到皇帝一丝怜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乌喇那拉氏就是这样一个死前遭遇冷落、死后饱受凄凉的女人。堂堂大清国母之所以遭遇如此不幸,仅仅是因为她在陪乾隆南巡途中..

早在奕?回京之前,两宫太后与肃顺等人发生矛盾的信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北京。在奕?的授意下,北京派的重要人物、内阁大学士周祖培首先采取了行动,他是三朝老臣,名望甚高,但和肃顺的矛盾极深。清朝的时候,中央六部设立满汉双尚书制,当时肃顺和周祖培曾在户部分任满汉尚书。周祖培学识渊博,而..

提起年羹尧,人们就会想起血淋淋的血滴子,因为在传说中,年羹尧总是用血滴子残酷地杀死其对头。然而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头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好下场,最终为雍正所杀,但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年羹尧呢?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年羹尧,字亮工,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进士。为人聪敏,豁达,娴辞..

就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而言,庄子永远是他们精神追求上遥不可及的巅峰。这种巅峰的文化意义,在于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进入坐忘境界的庄子,是世俗完全摆脱、心灵彻底自由的一个象征。所以,庄子作为图腾,始终为古往今来的读书人所仰慕,所效仿。在他们看来,庄子那..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协这一生,过..

本内容由荀彧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二战布拉格战役,为何舍尔纳宁战不降?3个原因让他难以下定决心是一篇由荀彧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荀彧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2196.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