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很多人视为精神导师的王阳明,他的“心学”到底有多厉害?


被很多人视为精神导师的王阳明,他的“心学”到底有多厉害?

文/无计读书

1508年,这是一个神奇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大明帝国的刘瑾创建了臭名昭著的内厂;西班牙人把非洲的尼格罗人运到西印度群岛作为奴隶,美洲“黑奴”从此开始;在欧洲,神圣的罗马帝国进攻威尼斯共和国失败……

细心的人也许会注意到此时此刻,马丁路德正在欧洲鼓吹着自己的宗教思想。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在大明帝国的贵州龙场发生的一件事。36岁的王阳明在贵州的龙场悟出了心学的真知,后人称这件事为“龙场悟道”。

他所创立的心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受到他的心学的熏陶,发动“明治维新”;曾国藩、康有为、毛泽东都把他当作精神上的伟大导师。

到底心学有什么样的作用,能让人如此着迷,下面我们来揭开心学的神秘面纱。

一 心学能够锻炼出强大的内心王阳明曾对他的弟子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的目的其实就是告诉学生要控制住自己内心的七情六欲(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六种欲望:色、声、香、味、触、法),虽然很难,但要尝试去做。

在七情中,我们最容易陷入哀伤忧愁的情感中。因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不如意时,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传习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是王阳明为忧伤哀愁开出的药方。

王阳明有个弟子陆澄一天收到一封家书,说他儿子病了。听到这件事情以后,陆澄很是忧伤。王阳明看到他一天闷闷不乐的样子,问起缘故。陆澄说了原因,王阳明听完以后,问他:“你如此忧伤,对你儿子的病有何帮助呢?”

陆澄苦笑道:“没有。”

王阳明于是语重心长地说:“那你就快乐一点。”

陆澄听完以后,气得都要跳起来,大骂王阳明没有良心。

王阳明笑了笑,说道:“平常让你们练心,就是为了让你们能够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陆澄问:“该如何练心?”

王阳明说:“父亲爱儿子,这是良知,良知就是认为对的就是天理。不过‘天理’就是因为它有个中和处,一旦过了就是私心,就不符合天理了。”

陆澄说:“我觉得我的良知就是要求我现在应该悲伤啊,我觉得我没有‘过’。”

王阳明笑笑:“你的认识和很多人的认识是一样的,以为面对不幸就应该忧愁哀伤,而且你还认为这是良知的意思。可你却不知道,此时你的良知已被你过分的情感所遮蔽。”

王阳明喝了口茶,接着说:“我要你们保持的良知,就是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锻炼自己的内心世界。悲伤不能过度而失去本性,高兴不能过度而得意忘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王阳明的心学要求人们保持理性,通过不断地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己,最终锻炼出一颗强大的内心,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平静面对,冷静分析。这其实给了当代的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遇事要保持平静,要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克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一路向前。

二 心学能够教会你如何知行合一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就是对孔子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在王阳明56年的人生当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知行合一”四个字。

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时,王阳明采取了“且战且拖,虚张声势。”朱宸濠在南昌造反时,王阳明在临江,此时他手里还没有足够的兵力。于是他火速赶往吉安,一面招兵买马,一面向中央申请救援。他知道自己的兵力不如朱宸濠,武器也不如朱宸濠精锐,于是他不断的派兵骚扰朱宸濠的军队,拖住他要围攻安庆的步伐。另一方面,他派人谣传消息,说正规军即将合围南昌城。这样的计谋使得朱宸濠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王阳明的这场心理战取得了胜利。在深思熟虑之后,王阳明并没有趁着朱宸濠军队的士气低迷而突然袭击,而是连夜派兵遣将突袭南昌。

我们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胆量与气魄。同时,我们也不禁疑惑是什么给了王阳明勇气去做出这样的决定?

其实答案就在“知行合一”四个字里面。王阳明在多方面考查和搜集大量资料以后,立即制定战略,并且绝不更改。他的成功源于他不断探索未知,总结经验,立即行动。

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明白要实践的道理。可是一到要我们亲身去做的时候,很多人就做不下去了。这些人就没有把知和行合二为一。我们平常在生活中不能光学知识而不行动,也不能光行动而不总结原因。总之,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得出真知;也需要我们不断获取知识,为实践做好理论的基础。

三 王阳明的心学能够教会你“致良知”王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是“存天理,去人欲”。但在1520年以后,王阳明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真真切切地遵循着良知去做,就能存善,就能除恶。依我们自己来看,致良知看来很容易达成,错误的事情不做,正确的事情去做。但是一件坏事摆在眼前,良知明明告诉你不要去做,可无数人还是违背了良知的教导。

这就是王阳明为什么说“致良知”看似简单,其实艰难的原因:知行不一。

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生道理:如果我们做每件事情都能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那就能获得不动如山的心和排忧解难的智慧。而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如果我们能够在困境中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和乐观豁达的态度。那么困难迟早会过去。而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和乐观的态度,必须长期坚持致良知才能获得。

卷尾语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需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很多人一不小心面对诱惑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很多人面对困难无法坚持,半途放弃。如果我们能像王阳明一样,坚持信念,做到知行合一。那么再多的困难在我们眼前也只是纸老虎。

评论问答

余秋雨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他的《文化苦旅》和《中国文脉》丛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书中对中国文化深刻的反思和认识,让许多人追捧。可你们知道吗,这与余秋雨先生的幼年读书时光有密切的关系。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

“请问您家里是几口人?”“是一口人。”“十一口?”“不是十一口,而是一口人。”“二十一口?”“不是二十一口,其实一口人。”“七十一口?不会吧?”“不是七十一口,就是一口人!”“九十一口?”“对了,就是一口人。”..

从西晋到而今一直说洛阳纸贵,怎么好好的一张纸就贵了?价儿因何而涨,为何而贵,是纸铺囤积居奇,还是纸作坊裁减了夥计,再就是纸浆的原料价格上调。唉,真实替古人担忧,好在现在的工商局管不了西晋的店铺。说起洛阳纸贵的起始缘由,得从《晋书文苑左思传》里的一句记载说起,这本书上说:于是豪贵之..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

鳌拜与多尔衮的三次对抗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之一,他是一个值得女人终身托付的好男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和郭圣通。但刘秀并不是把心分成两半,一半给阴丽华,一半给郭圣通。无论是白衣飘飘的少年,还是绿林好汉山大王,还是九五之尊的光武大帝,刘秀对阴丽华的爱始终如一。而与郭圣通..

有这样一个故事:李嘉诚口袋里的一枚硬币滚落到一个角落里,他弯腰去拾,却没有拾到。一旁的门童为他拾起,恭敬地放到他手里。李嘉诚给了100港币的小费作为酬谢。旁人问起,李嘉诚说:“硬币若不拾起,便没有用处;拾起,我还有用。100元钱对他来说也是有用的。钱的作用不在于聚敛,而在于使用。”这还..

明绍宗朱聿键是明朝的唐王,也是南明的第二位皇帝。他在弘光皇帝朱由崧去世之后继承皇位,改元隆武,后世也常以隆武帝称之。朱聿键是南明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希望能驱除外敌收复天下,然而可惜的是外忧内患,朝政大权被权臣把持,以其个人力量难以改变历史河流的走向。说他是南明..

展昭是中国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的人物,是一位在庙堂与江湖都拥有赫赫威名的人。展昭原先是一个在江湖上行侠仗义的侠客,最好荡平不平之事,因此在江湖上留下了很高的威名。因为他后来常年在江南一点居住,于是江湖上的人尊称其为“南侠”。 江湖与朝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两个世界,在很多小说,包括电..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实际上就曾加入过明教。《倚天屠龙记》结尾写到:由于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因而国号中不得不带一个明字。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均从明教而来。朱元璋确实加入过明教登上皇位后决定取缔《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写道: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

本内容由王莽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被很多人视为精神导师的王阳明,他的“心学”到底有多厉害?是一篇由王莽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王莽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1680.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