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是“半人半妖” 般的存在


提起诸葛亮,无数人都会翘起大拇指,仿佛他是神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尤其在《三国演义》里,有两个故事把他的智慧演绎到极致。一个是“空城计”,孤身一人吓退了司马懿数十万大军;一个是“草船借箭”,佯装偷袭曹营,用稻草人引诱曹军射箭,解决了孙刘联军武器不足的难题。

“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要见于《三国演义》,而在《三国志》里却只字未提。这也就说明,这个故事是否发生在诸葛亮身上是可疑的。那我们就对比一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孰是孰非,经过“理性”的审判自然会水落石出的。

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形象主要是通过《三国演义》被塑造出来的,此外还有戏剧、说书等。从传播学上来讲,可听觉化的东西的传播速度、传播力度远远优于可视化的东西。毕竟在古代很多人都不识字,即便是识字的人爱看书的人也不会太多。因此关注《三国志》的人除了专业人士以外,几乎无人问津。

《三国演义》就不一样了,你别忘了,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因为通俗嘛,所以它的传播途径就非常广,再加上戏剧、说书等传统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自然是家喻户晓了。

我们且先看看《三国演义》的记载,《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做了详细描述。这时候,曹操已经灭掉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可以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孙权、刘备偏安一隅,不过是借了地理位置的优势。这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一代枭雄早就想南征统一天下了。于是在这一年,发动八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发布檄文,“愿与将军会猎于东吴”。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孙刘结成联盟,共御外侮。

面对敌我悬殊的局势,诸葛亮表现得镇定自若,仿佛早已成竹在胸。于是登坛施法,向上天借东风。在诸葛亮施展了“法术”之下,东风借来了,这时候万事俱备,不欠东风了。可是还缺一样东西,就是箭。于是,趁着大雾弥天,他率领二十只战船,一路开到曹军寨前,擂鼓呐喊,挑衅曹军,做出一副佯装进攻的样子。多疑的曹操不敢轻举妄动,生恐有埋伏,便派弓弩手万箭齐发,一探虚实。结果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借到十万只箭,曹操知道上当后气得七窍生烟。诸葛亮的这场妙计不仅挫败了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周瑜的阴谋,也挫败了曹军的锐气,可以说是完胜。

可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历史小说,具有很多虚构的成分。其中的记载相较《三国志》而言,更为详细。这就怪了,按道理来说,越靠前的资料距离历史越近,因此记得也就越清楚,为什么反而是一千年后的《三国演义》记得更详细呢?其实,中国的历史大部分都是这个特点,晚出的资料记载的历史更为详细。其实也很容易想明白,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顾颉刚先生专门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将之称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就是说最初的历史记载很简略,反而更可靠,越到后来,你加一笔,我加一笔,像一个女子化妆一样,越化越完美,但也就逐渐失去她的本来面目了。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有意神话诸葛亮,因为诸葛亮“鞠躬精粹,死而后已”,是一位典型的清官,忠臣。按照易中天的解读,诸葛亮代表了老百姓的“清官梦”,所以受到人们追捧,人们便对之进行投射,把很多美好的形象都移花接木在他的身上。于是他也就成了智慧、忠贞的代表,“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一发不可收拾,俨然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变成了一个半人半妖的形象。还是鲁迅说的深刻,“状诸葛之多智而近乎妖”。

我们再来看看《三国志》,看它是如何记载的。据史料记载: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伐吴,和孙权相持两个多月还没有分出胜负。一天,为了观察曹军动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面对危机时刻,孙权不慌不忙,急中生智,让船受力平衡免遭沉没,体现出大将风度。曹操得知后,望着孙权远去的背影,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之子若猪狗耳!”可见,借箭的是孙权,而非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将发生在孙权身上的故事移花接木给诸葛亮。

那么,事实就一目了然了。在历史上存在两个诸葛亮,一个是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一个是作为艺术形象的诸葛亮。那么,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诸葛亮?其实两个都是,前一个诸葛亮是事实的真,后一个诸葛亮是价值的真。也就是说《三国志》里的诸葛亮是更接近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诸葛亮的形象的。而《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则既是人们价值观投射的产物,反过来也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如果问哪一个诸葛亮对人们的影响更大,毫无疑问是后者。因为后者的传播途径更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虽然他是虚构的,但只在史实层面上是虚构的,在价值的层面,却是真实的。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价值都寄托、投射在他的身上,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人们渴望无限,便让诸葛亮变得无限起来了。

其实无限的不是诸葛亮,而是人们对无限的渴望,但无限太过抽象,存在却不显现,它超越于现实世界之外。而人们是需要偶像崇拜的,偶像一定是人格化的,于是便通过诸葛亮这一具体形象将人们对“无限”、对美好价值的渴望表现出来。这也就是诸葛亮为什么看上去半人半妖的原因,因为他存在于世俗世界,又具有超越性。

兼具二重性的他,既不可能完全在这个世界之外,也不可能完全在这个世界之中。只能以一个神秘的,模糊的,半人半妖的形象出现。再看看他的经历就明白了,他早年隐居过一段时间,这就是他的超越性;但后来又入世了,参与到人间的纷争当中,这就是他的世俗性。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演义》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问答

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带领雄师攻打四川。入川时正遇上三伏,气候操热。他领的兵不服水土,再加上路途远,不分白日黑夜,不住脚地走,这三下归一,可把军士们弄垮了,闹病的一天比一天多。别说打仗,就是行军也难了里诸葛亮只好命令当场安营扎寨,休整两天。他一看军士病倒这么多,粮草剩得这么少,一..

马谡简介:马谡此人,是马氏五常之一,刘备的重臣白眉最良马良的弟弟。后世多评为赵括式的人物。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 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合,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

大多妇女做完针线,在弄断线头的时候,不用剪刀剪,都欢畅用牙咬,这是什么原由呢?听人家说,从前有个人叫陆忠,他老婆刘氏生得又美丽又贤惠,养个儿子胖乎乎的,也讨人喜,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哪晓得昙花一现,不知什么时候,陆忠与本村的季氏勾结上了。不到一年,就卖掉了十几亩田,贴了这个野婆娘..

合众资源·3A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刘承元在总裁班讲课,我经常问老板总裁们,你们在管理中有哪些问题?尽管回答五花八门,但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执行力太差、沟通不畅、职责不清、考核不到位……我再问,那你们知道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吗?学员们的回答大多是否定的。我的回答却让他们感到意外,我说:..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横亘着一条大河,河中一般都会写有楚河汉界四个大字。所谓楚河汉界,等于源于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据《史记》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也就是说,鸿沟就是楚河汉界。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呢? 据记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

清翟灏的《通俗编妇女》说:今俗谓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古人常以琴瑟比喻配偶,以续弦比喻丧妻再娶。而用于男子离异再娶,或女子再嫁,均不合适。相传,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其妻极赞赏他的琴技,常让俞伯牙抚琴给她听。后伯牙妻重病,卧床不起。伯牙请医熬药精心侍奉,可总不收效。伯牙常为此焦急..

《金瓶梅》讳莫如深,不是每人都可以看到它的完整面目。时至今日,《金瓶梅》仍旧被视为色情书,不仅少儿不宜,成人也不宜,它依然不能被正常看待,色与淫依然仍是它的标签..

诸葛亮北伐中原,由于错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结果致使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失守,再无法进军取胜,而且随时有被魏兵堵 截归路、全军覆灭的危险。诸葛亮顿足长叹:大势去矣,这全是我的过错造成的!为避免更大损失,忙安排人马,布置撤退。为防魏军乘势追击,赶紧把关兴、张苞两员小将唤到帐前:..

中国古代的三大性畸形现象:一是娼妓,二是太监,三是女子缠足。其中,娼妓和太监在国外也有,而女子缠足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现象。所以,过去西洋人视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的..

海燕在海边的岩石处建造了房子,房子盖得可漂亮了。海燕贴出广告说,“愿意寻找最好的朋友共同居住在一起。” 许多小动物都想和海燕做邻居,海燕把房子都盖好了,能和海燕住在一起那该多好呀。天上飞的海鸥来了,海燕摇了摇头,“不行不行!” 地上跑的海龟来了,海燕晃了晃脑,“不行不行!” 海燕真..

本内容由烛之武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为什么诸葛亮是“半人半妖” 般的存在是一篇由烛之武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烛之武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1392.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